印度古典美学(华大博雅学术文库) 7562233292

配送至
$ $ USD 美元

商品编号: 541634 类别: 图书 哲学与宗教 哲学 综合
作者简介
邱紫华,重庆人,1945年生。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中师范大学东方美学与文化研究所所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已独立承担并完成两项国家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参与一项国家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独立承担并完成两项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已出版学术著作《悲剧精神与民族意识》《思辨的美学与自由的艺术——黑格尔美学引论》《东方美学史》(上下卷)《东方艺术与美学》《西方美学史》第二卷(参编)等,近期将出版著作《东方美学范畴论》《东方美学原理》。
编辑推荐
本书为“华大博雅学术文库”的其中一册,是教育部“九五”规划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印度美学研究”的最终成果,是国内第一部运用跨学科、多视角的研究方法全面论述印度古典美学与艺术的学术著作。内容包括:印度美学生成的自然与文化土壤、印度佛教的美学思想、印度古典主义美学思想、印度古典艺术的美学特征等。
作者简介
邱紫华,重庆人,1945年生。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中师范大学东方美学与文化研究所所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已独立承担并完成两项国家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参与一项国家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独立承担并完成两项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已出版学术著作《悲剧精神与民族意识》《思辨的美学与自由的艺术——黑格尔美学引论》《东方美学史》(上下卷)《东方艺术与美学》《西方美学史》第二卷(参编)等,近期将出版著作《东方美学范畴论》《东方美学原理》。
目录
绪论印度哲学和古典美学思想的总体特征 一、印度思想的基本特点 二、印度古典美学思想的总体特征 第一章印度美学生成的自然与文化土壤 第一节复杂多变的自然环境对民族审美意识的影响 第二节多样化统一的文化结构对美学思想的影响 第三节千年不变的农业村社文化对民族审美意识的影响 第二章吠陀时期的宗教哲学和美学思想 第一节吠陀经典中的宗教哲学思想 第二节吠陀经典中的原始思维特征 第三节吠陀经典中的审美观念 第三章《奥义书》的宗教哲学和美学思想 第一节《奥义书》的哲学本体论 第二节《奥义书》的哲学认识论 第三节《奥义书》的悲观主义人生哲学 第四节《奥义书》的审美思维特征 第五节《奥义书》中美的两个层面 第六节《奥义书》中的美论和美的形态论 第四章印度佛教的美学思想 第一节佛教美学的哲学基础 第二节佛教美学思想的逻辑起点及范畴 第三节佛教美学思想中美的层次和美的形态 第四节佛教的思维方式与审美思维的叠合 第五节佛教文学的审美特征 第六节佛教艺术的美学特征 第五章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的美学思想 第一节《薄伽梵歌》和《摩奴法论》的哲学思想 第二节两大史诗中的达磨思想对审美思想的影响 第三节两大史诗的诗学理论 第四节两大史诗的悲剧观念 第六章印度古典主义美学思想 第一节印度古典主义美学的文化艺术背景 第二节传统思维模式对印度古典主义美学思想的影响 第三节印度古典主义美学原则 第七章古典主义美学范畴及情味、韵论美学理论 第一节古典主义美学范畴体系 第二节古典主义情味美学理论 第三节古典主义美学的韵论 第八章印度古典艺术的美学特征 第一节古典戏剧的美学特征 第二节古典建筑艺术的美学特征 第三节古典雕刻艺术的美学特征 第四节古典绘画艺术的美学特征 第五节神奇的印度音乐 第六节印度舞蹈的美学特征 第九章神是无限完美的典范——泰戈尔的美学思想 第一节泰戈尔的宗教哲学思想 第二节泰戈尔的美学思想 参考文献 后记
ISBN7562233292
出版社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邱紫华
尺寸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