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本:128开 |
纸张:胶版纸 |
包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553345543 |
所属分类:图书>历史>口述史 |
商品详情
商品名称 渡江战役亲历者口述史第辑
编者 渡江胜利纪念馆
责编 金欣
定
号
出版社 南京出版社
版印次 版 次
开本 开
装帧 平装
页数
出版时间
印刷时间
《渡江战役亲历者口述史(第二辑)》由渡江胜利纪念馆编写,以该馆馆藏的渡江战役亲历者采访视频资料为基础,整理出相关口述资料余篇,再现了渡江战役的宏大场景和历史细节,歌颂了渡江战役期间感人的军民之情、战友之情、弘扬了广大人民群众支持渡江战役的伟大精神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的伟大胜利。图书融原创性、知识性和可读性于一体,内容生动,文字流畅,图片精美,特别适合广大中等以上文化程度的读者阅读。
第一部分 先打黑沙洲
访王德清
访任义
访李言明
访周培杰
访王松谦
访王可夫
访盛锡候
访戴尔济
第二部分 把战旗插上黄山和香山
访马兆美
访向守志
访冯乃秀
访阎超山
访宋新安
访韩新怀
访李义山
第三部分 东线的战斗
访王征明
访王刚
访贾保立
访孙兆冬
访尤云儒
访韩坤
访徐宣明
访汪祖耆
访徐传翎
访杨守来
访范春振
访蔡翠卿
访阎增耀
第四部分 硝烟中的天使
访李明烨
访陈良
访于仁祥
访王怡峰
访常愈明
访厉复绪
编后记
渡江战役的革命精神永放光芒
七十五年前的月日时,即南京国民政府拒绝在《国内和平协定》上签字的当日,人民解放军中路渡江大军按预定计划首先打响了渡江战役第一枪。第二天,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命令中国人民解放军各野战军“奋勇前进,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歼灭中国境内一切敢于抵抗的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全国人民,保卫中国领土主权的独立与完整”。由此,长江北岸,万炮齐发,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在西起九江、东至江阴的余里的江面上,千帆竞渡,冲破敌阵,直捣南岸,这一历史上空前规模的渡江战役,揭开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向全国进军的序幕。渡江战役是我军实施战略追击的第一个战役。战役从年月日开始,至月日结束,历时天。人民解放军以木帆船为主要航渡工具,采用江河进攻战、陆地追歼战、城市攻坚战三种作战类型相结合,一举突破了国民党军队苦心经营多年的长江防线,彻底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凭借长江天险,实现“划江而治”的图谋,歼灭了国民党军约万人的重兵集团,解放了南京、上海、杭州、武汉、南昌等城市及广大长江以南地区,为随后解放华东全境和向华南、西南地区进军创造了重要条件。渡江战役之所以能在短时间内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歼灭江防敌军,取得空前的伟大胜利,除了党中央的英明领导、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外,还与广大指战员以及广大民众身上所体现出来的革命精神分不开。这一精神内涵十分丰富,既是对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而形成的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战精神、西柏坡精神等的传承和弘扬,也具有渡江战役中形成的独特的革命精神。渡江战役,是我党“将革命进行到底”战略方针得以贯彻实施的生动体现。没有渡江战役,就不能彻底推翻国民政府的统治,不能彻底结束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新民主主义革命就不能取得彻底的胜利。因此,将革命进行到底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是渡江战役革命精神的重要内容,它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军民团结为中坚,解放全中国、解放人民为主题,蕴含着彻底革命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排除万难奋勇争先的拼命精神、无所畏惧不怕牺牲的舍命精神和坚定信念夺取胜利的立命精神。作为一种精神,它已融入中国共产党博大精深的精神谱系之中,铸入中华民族的红色基因之中,成为坚定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信念!
渡江战役是一场伟大的战役,挖掘探析这场战役所蕴含的革命精神有着非常重要的时代价值。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历史是的教科书。”“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说,中国革命历史是的营养剂。”渡江战役已经过去年了,当年的参战者、亲历者健在的不多了,运用历史人物口述的方法,来抢救和记录那场波澜壮阔的渡江记忆,穿越时空隧道,感受人民军队的辉煌历史和奋斗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口述历史作为史学研究的一种方法,近年来得到了较快发展。从世纪初开始,中央党史研究室及各省党史研究室也普遍采用这一方法来征集党史资料。口述历史的魅力,体现在一个个“小”真实的基础上呈现出来的“大”真实。有时纵使千言万语的文字记录,也抵不上简短的一刻钟录音、短短的一小段录像。历史资料与当事人的相互佐证,是口述历史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关键。亲历者口述的渡江战役中的一些关键环节和引人入胜的事例,通过通俗、简明、生动、写实的手法呈现,能够让广大读者重温这场激动人心的战役,深切感悟渡江战役呈现出革命精神的强大力量,接受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
今天,我们倾听和铭记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为的是一种传承,一种传承后的发扬,一种发扬后的开拓,开拓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灿烂明天。虽然今天时代变了,条件变了,但中国共产党人为之奋斗的理想和事业没有变,渡江战役所体现出来的将革命进行到底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仍然闪烁着光芒。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理想之光不灭,信念之光不灭。”年月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大力弘扬愚公移山精神和将革命进行到底精神。年月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全党发扬将革命进行到底精神,一刻不放松地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始终跟上时代、实践、人民的要求。在全面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之初,面对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必须牢牢把握好五个重大原则,其中一个重大原则就是“坚持发扬斗争精神”,“全力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困难和挑战,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习近平总书记为什么多次强调这种精神?新时代新征程,要实现党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要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仍要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必须勠力同心、排除万难、前赴后继、永不言弃。新时代新征程继承和弘扬渡江战役革命精神,需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怕困难、不畏艰险,勇于斗争、敢于胜利。只要包括渡江战役革命精神在内的中国精神在,魂魄就在,力量就在,生机就在,一个由这样精神灌注的党,一个由这样精神灌注的国家和民族,必定无往而不胜。必将如历史上的渡江战役一样,使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得以胜利实现。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首席教授钱振勤
商品名称 渡江战役亲历者口述史第辑
编者 渡江胜利纪念馆
责编 金欣
定
号
出版社 南京出版社
版印次 版 次
开本 开
装帧 平装
页数
出版时间
印刷时间
《渡江战役亲历者口述史(第二辑)》由渡江胜利纪念馆编写,以该馆馆藏的渡江战役亲历者采访视频资料为基础,整理出相关口述资料余篇,再现了渡江战役的宏大场景和历史细节,歌颂了渡江战役期间感人的军民之情、战友之情、弘扬了广大人民群众支持渡江战役的伟大精神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的伟大胜利。图书融原创性、知识性和可读性于一体,内容生动,文字流畅,图片精美,特别适合广大中等以上文化程度的读者阅读。
第一部分 先打黑沙洲
访王德清
访任义
访李言明
访周培杰
访王松谦
访王可夫
访盛锡候
访戴尔济
第二部分 把战旗插上黄山和香山
访马兆美
访向守志
访冯乃秀
访阎超山
访宋新安
访韩新怀
访李义山
第三部分 东线的战斗
访王征明
访王刚
访贾保立
访孙兆冬
访尤云儒
访韩坤
访徐宣明
访汪祖耆
访徐传翎
访杨守来
访范春振
访蔡翠卿
访阎增耀
第四部分 硝烟中的天使
访李明烨
访陈良
访于仁祥
访王怡峰
访常愈明
访厉复绪
编后记
渡江战役的革命精神永放光芒
七十五年前的月日时,即南京国民政府拒绝在《国内和平协定》上签字的当日,人民解放军中路渡江大军按预定计划首先打响了渡江战役第一枪。第二天,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命令中国人民解放军各野战军“奋勇前进,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歼灭中国境内一切敢于抵抗的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全国人民,保卫中国领土主权的独立与完整”。由此,长江北岸,万炮齐发,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在西起九江、东至江阴的余里的江面上,千帆竞渡,冲破敌阵,直捣南岸,这一历史上空前规模的渡江战役,揭开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向全国进军的序幕。渡江战役是我军实施战略追击的第一个战役。战役从年月日开始,至月日结束,历时天。人民解放军以木帆船为主要航渡工具,采用江河进攻战、陆地追歼战、城市攻坚战三种作战类型相结合,一举突破了国民党军队苦心经营多年的长江防线,彻底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凭借长江天险,实现“划江而治”的图谋,歼灭了国民党军约万人的重兵集团,解放了南京、上海、杭州、武汉、南昌等城市及广大长江以南地区,为随后解放华东全境和向华南、西南地区进军创造了重要条件。渡江战役之所以能在短时间内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歼灭江防敌军,取得空前的伟大胜利,除了党中央的英明领导、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外,还与广大指战员以及广大民众身上所体现出来的革命精神分不开。这一精神内涵十分丰富,既是对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而形成的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战精神、西柏坡精神等的传承和弘扬,也具有渡江战役中形成的独特的革命精神。渡江战役,是我党“将革命进行到底”战略方针得以贯彻实施的生动体现。没有渡江战役,就不能彻底推翻国民政府的统治,不能彻底结束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新民主主义革命就不能取得彻底的胜利。因此,将革命进行到底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是渡江战役革命精神的重要内容,它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军民团结为中坚,解放全中国、解放人民为主题,蕴含着彻底革命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排除万难奋勇争先的拼命精神、无所畏惧不怕牺牲的舍命精神和坚定信念夺取胜利的立命精神。作为一种精神,它已融入中国共产党博大精深的精神谱系之中,铸入中华民族的红色基因之中,成为坚定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信念!
渡江战役是一场伟大的战役,挖掘探析这场战役所蕴含的革命精神有着非常重要的时代价值。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历史是的教科书。”“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说,中国革命历史是的营养剂。”渡江战役已经过去年了,当年的参战者、亲历者健在的不多了,运用历史人物口述的方法,来抢救和记录那场波澜壮阔的渡江记忆,穿越时空隧道,感受人民军队的辉煌历史和奋斗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口述历史作为史学研究的一种方法,近年来得到了较快发展。从世纪初开始,中央党史研究室及各省党史研究室也普遍采用这一方法来征集党史资料。口述历史的魅力,体现在一个个“小”真实的基础上呈现出来的“大”真实。有时纵使千言万语的文字记录,也抵不上简短的一刻钟录音、短短的一小段录像。历史资料与当事人的相互佐证,是口述历史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关键。亲历者口述的渡江战役中的一些关键环节和引人入胜的事例,通过通俗、简明、生动、写实的手法呈现,能够让广大读者重温这场激动人心的战役,深切感悟渡江战役呈现出革命精神的强大力量,接受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
今天,我们倾听和铭记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为的是一种传承,一种传承后的发扬,一种发扬后的开拓,开拓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灿烂明天。虽然今天时代变了,条件变了,但中国共产党人为之奋斗的理想和事业没有变,渡江战役所体现出来的将革命进行到底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仍然闪烁着光芒。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理想之光不灭,信念之光不灭。”年月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大力弘扬愚公移山精神和将革命进行到底精神。年月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全党发扬将革命进行到底精神,一刻不放松地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始终跟上时代、实践、人民的要求。在全面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之初,面对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必须牢牢把握好五个重大原则,其中一个重大原则就是“坚持发扬斗争精神”,“全力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困难和挑战,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习近平总书记为什么多次强调这种精神?新时代新征程,要实现党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要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仍要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必须勠力同心、排除万难、前赴后继、永不言弃。新时代新征程继承和弘扬渡江战役革命精神,需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怕困难、不畏艰险,勇于斗争、敢于胜利。只要包括渡江战役革命精神在内的中国精神在,魂魄就在,力量就在,生机就在,一个由这样精神灌注的党,一个由这样精神灌注的国家和民族,必定无往而不胜。必将如历史上的渡江战役一样,使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得以胜利实现。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首席教授钱振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