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医学影像技术学 辐射防护技术卷 9787117360395

配送至
$ $ USD 美元

商品编号: 5886019 类别: 图书 医学 医技学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包装:平装-胶订
是否套装:否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117360395
所属分类:图书>医学>医技学>影像学
商品详情
基本信息(以实物为准)

商品名称:中华医学影像技术学 辐射防护技术卷
作者:牛延涛马新武 定
出版社:人民卫生 号 页数
出版时间 版次 商品类型:图书
印刷时间 印次内容简介
主要内容、辐射的物理学基础;、辐射的分类与应用;、常用的辐射量和单位;、放射线的测量;、放射防护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医用射线诊断的放射防护;、核医学诊疗中的放射防护;、肿瘤放射治疗中的放射防护;、介入放射学的放射防护;、放射防护法规与标准;、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健康管理特色、紧贴临床实践中的需求,具有实用性、科学性和系统性;、紧跟 、 辐射防护的进展和 出版物;、兼顾可读性和可操作性,易于临床实践中直接作为工具书使用;、图文并茂,通俗易懂;、与教材的特点不同,本书涉及面 广,临床实用性 强,可作为在校生的教辅书和从业人员的工具书。

目 录
章 绪论
节 辐射防护的发展史
第二节 辐射防护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一、医疗照射为 的人工辐射源
二、我国医用 射线诊断的现状
三、遵循尽可能低剂量的原则
四、我国放射诊疗相关标准和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管理
五、技术革新与辐射防护水平的提升
第二章 辐射防护的物理学基础
节 原子核及核外结构
一、原子内部结构
二、原子核能级
三、原子、原子核的质量
四、质量和能量的关系章 绪论
节 辐射防护的发展史
第二节 辐射防护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一、医疗照射为 的人工辐射源
二、我国医用 射线诊断的现状
三、遵循尽可能低剂量的原则
四、我国放射诊疗相关标准和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管理
五、技术革新与辐射防护水平的提升
第二章 辐射防护的物理学基础
节 原子核及核外结构
一、原子内部结构
二、原子核能级
三、原子、原子核的质量
四、质量和能量的关系
五、核外电子结构
六、原子核的成分
七、原子核的大小
八、原子核的角动量
九、原子核的磁矩
十、原子核的结合能
十一、原子核外壳层电子的结合能
第二节 原子核的衰变和裂变
一、原子核的稳定性
二、衰变的类型
三、放射性度量
四、递次衰变
五、人工放射性核素
第三节 电离辐射与物质的作用
一、电离辐射
二、激发
三、不同电离辐射与物质的作用
第四节 临床常用辐射装置的成像基础
一、放射诊断设备
二、肿瘤放射学设备
三、核医学设备
第三章 辐射的分类与应用
节 辐射的分类及特点
一、天然辐射的种类及特点
二、人工辐射的分类及特点
第二节 医用辐射的应用
一、医用辐射的应用范畴
二、人工辐射源的照射
第四章 电离辐射生物学效应
节 电离辐射生物学效应机制
一、电离辐射对生物大分子的作用
二、电离辐射对细胞的作用
三、组织器官的辐射效应
第二节 电离辐射生物效应分类及影响因素
一、辐射生物学效应分类
二、影响辐射生物学效应的主要因素
显示全部信息

作者简介
医学博士学位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专业。 卫生健康委放射卫生标准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常务委员兼秘书长、 放射卫生技术评审专家、北京医学会放射技术分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医学会放射卫生防护分会常务委员、北京市医学影像质量控制和改进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编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