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本:16开 |
纸张:胶版纸 |
包装:平装-胶订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209150095 |
所属分类:图书>社会科学>社会学>社会发展与变迁 |
编辑推荐
韩国:近代转型、民族认同与社会变迁
北京外国语大学韩国研究课程讲义
全面系统研究韩国的现代化转型之路
近代转型的困境
殖民统治及其遗产
民族主义的演变
南北分裂及其影响
经济奇迹与危机
“韩流”与社会变迁
(以上六个问题关键词散点分布)
了解韩国历史与社会变迁的理想入门读物。它勾勒出了一幅百年韩国历史社会变迁的全景地图,带领读者深入理解这一东亚邻邦的过去与当下。内容简介
长久以来,中国人对韩国的认知惯在“我者”与“他者”之间来回摇摆。 时而将其视作曾经的“属国”与如今的东亚近邻,时而又将其归入“西方阵营” 或“全球北方”。不论偏向哪一侧,都难免导致韩国认知的失衡与失焦。 本书雏形为北外亚洲学院朝鲜语专业《朝鲜半岛地区研究》的课堂讲义。贯穿始终的一个核心问题是,韩国何以为韩国?第一部分聚焦其近代转型,考察在 世纪末“西势东渐”浪潮下,朝鲜半岛近代转型的尝试与挫败;第二部分聚焦其民族认同,把握近代以来韩国民族主义的形成与演变,尤其关注深刻影响当代韩国民族认同的朝鲜半岛分裂体制;第三部分聚焦其社会变迁,关注韩国经济模式的演变,以及伴随经济结构变化而发生的流行文化、家庭形态、性别关系等社会文化地壳变动。简而言之, 本书旨在多层面、多角度梳理并审视韩国的现代化转型,力图把握那些使其不得不如是的渊源与脉络。
目 录
推荐序
前言
第一篇 理解近代朝鲜半岛
第一讲 朝鲜的近代转型(上):“开化”篇
“西势东渐”与近代东亚
朝鲜开港与“两截体制”
近代政治思想的分歧:“斥邪”与“开化”
第二讲 朝鲜的近代转型(下):“独立”篇
风雨飘摇的宗藩体系
中日甲午战争与朝鲜
亡国与朝鲜近代化的悖论第二篇理解日据历史
第三讲 日本对朝鲜的殖民统治(上):压迫与反抗推荐序
前言
第一篇理解近代朝鲜半岛
第一讲朝鲜的近代转型(上):“开化”篇
“西势东渐”与近代东亚
朝鲜开港与“两截体制”
近代政治思想的分歧:“斥邪”与“开化”
第二讲朝鲜的近代转型(下):“独立”篇
风雨飘摇的宗藩体系
中日甲午战争与朝鲜
亡国与朝鲜近代化的悖论第二篇理解日据历史
第三讲日本对朝鲜的殖民统治(上):压迫与反抗
“武断统治”与经济掠夺
三一运动与亚洲反帝、反殖民独立运动
朝鲜独立运动的多重路线
第四讲日本对朝鲜的殖民统治(下):怀柔与转向
“文化统治”的虚伪本质
“民族扼杀统治”与亲日转向
日本殖民主义的独特性
第五讲殖民历史遗绪与认识之争
当代韩国的殖民历史遗绪
去殖民化受阻的冷战因素
殖民历史认识的演变与分歧
第三篇理解韩国民族主义
第六讲韩国民族主义的形成与特征
“朝鲜韩民族”的诞生
檀君神话与单一民族观念的建构
后冷战时期民族主义的转变
第七讲从“单一民族”到多元文化社会
单一民族观念的动摇
全球化时代的多元文化社会转型
韩国多元文化政策的特点
第四篇理解朝鲜半岛的分裂
第八讲冷战与南北分裂
“八一五”的历史复杂性
半岛分裂的外部因素
半岛分裂的内部因素
第九讲朝鲜战争的根源与影响
多重战争的交叠:朝鲜战争的复杂性
战争的起源
战争的影响
第十讲南北关系与统一问题
朝韩统一方案
韩国对朝政策基调的演变
“南南冲突”
第五篇理解韩国经济
第十一讲“汉江奇迹”与韩国式发展型国家的形成
如何解释“汉江奇迹”?
“朴正熙体制”下的发展型国家
“朴正熙体制”的负面遗产
第十二讲金融危机与新自由主义转型
后冷战时期韩国经济结构的变化
金融危机与新自由主义改革
韩国新自由主义转型的特征
新自由主义转型的影响
第六篇理解韩国社会文化
第十三讲多面“韩流”
经济视阈下的“韩流”
文化视阈下的“韩流”
“韩流”的载体与受众
第十四讲家庭的变迁与女性
传统儒家女性观与近代“贤母良妻”论
新女性的诞生
发展型国家的另一面:“家庭国家”
新自由主义全球化时代的韩国家庭
附录
练习环节思路点拨
第一篇理解近代朝鲜半岛
第二篇理解日据历史
第三篇理解韩国民族主义
第四篇理解朝鲜半岛的分裂
第五篇理解韩国经济
第六篇理解韩国社会文化
显示全部信息
作者简介
周晓蕾,文学博士,北京外国语大学亚洲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兼任韩国外国语大学韩国学研究中心海外研究理事、全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朝韩语命题专家、韩国期刊《韩国语言和文化研究》海外编委等职。主要研究领域为韩国学(社会文化方向),曾出版韩文专著《朝鲜殖民地知识人与“混沌”中国》(获“年度大韩民国学术院优秀学术图书奖”)、 编著《世纪中国古代文化经典在韩国的传播编年》等。在教学领域,长期致力于北外朝鲜语专业培养模式向区域国别学的学科拓展。
韩国:近代转型、民族认同与社会变迁
北京外国语大学韩国研究课程讲义
全面系统研究韩国的现代化转型之路
近代转型的困境
殖民统治及其遗产
民族主义的演变
南北分裂及其影响
经济奇迹与危机
“韩流”与社会变迁
(以上六个问题关键词散点分布)
了解韩国历史与社会变迁的理想入门读物。它勾勒出了一幅百年韩国历史社会变迁的全景地图,带领读者深入理解这一东亚邻邦的过去与当下。内容简介
长久以来,中国人对韩国的认知惯在“我者”与“他者”之间来回摇摆。 时而将其视作曾经的“属国”与如今的东亚近邻,时而又将其归入“西方阵营” 或“全球北方”。不论偏向哪一侧,都难免导致韩国认知的失衡与失焦。 本书雏形为北外亚洲学院朝鲜语专业《朝鲜半岛地区研究》的课堂讲义。贯穿始终的一个核心问题是,韩国何以为韩国?第一部分聚焦其近代转型,考察在 世纪末“西势东渐”浪潮下,朝鲜半岛近代转型的尝试与挫败;第二部分聚焦其民族认同,把握近代以来韩国民族主义的形成与演变,尤其关注深刻影响当代韩国民族认同的朝鲜半岛分裂体制;第三部分聚焦其社会变迁,关注韩国经济模式的演变,以及伴随经济结构变化而发生的流行文化、家庭形态、性别关系等社会文化地壳变动。简而言之, 本书旨在多层面、多角度梳理并审视韩国的现代化转型,力图把握那些使其不得不如是的渊源与脉络。
目 录
推荐序
前言
第一篇 理解近代朝鲜半岛
第一讲 朝鲜的近代转型(上):“开化”篇
“西势东渐”与近代东亚
朝鲜开港与“两截体制”
近代政治思想的分歧:“斥邪”与“开化”
第二讲 朝鲜的近代转型(下):“独立”篇
风雨飘摇的宗藩体系
中日甲午战争与朝鲜
亡国与朝鲜近代化的悖论第二篇理解日据历史
第三讲 日本对朝鲜的殖民统治(上):压迫与反抗推荐序
前言
第一篇理解近代朝鲜半岛
第一讲朝鲜的近代转型(上):“开化”篇
“西势东渐”与近代东亚
朝鲜开港与“两截体制”
近代政治思想的分歧:“斥邪”与“开化”
第二讲朝鲜的近代转型(下):“独立”篇
风雨飘摇的宗藩体系
中日甲午战争与朝鲜
亡国与朝鲜近代化的悖论第二篇理解日据历史
第三讲日本对朝鲜的殖民统治(上):压迫与反抗
“武断统治”与经济掠夺
三一运动与亚洲反帝、反殖民独立运动
朝鲜独立运动的多重路线
第四讲日本对朝鲜的殖民统治(下):怀柔与转向
“文化统治”的虚伪本质
“民族扼杀统治”与亲日转向
日本殖民主义的独特性
第五讲殖民历史遗绪与认识之争
当代韩国的殖民历史遗绪
去殖民化受阻的冷战因素
殖民历史认识的演变与分歧
第三篇理解韩国民族主义
第六讲韩国民族主义的形成与特征
“朝鲜韩民族”的诞生
檀君神话与单一民族观念的建构
后冷战时期民族主义的转变
第七讲从“单一民族”到多元文化社会
单一民族观念的动摇
全球化时代的多元文化社会转型
韩国多元文化政策的特点
第四篇理解朝鲜半岛的分裂
第八讲冷战与南北分裂
“八一五”的历史复杂性
半岛分裂的外部因素
半岛分裂的内部因素
第九讲朝鲜战争的根源与影响
多重战争的交叠:朝鲜战争的复杂性
战争的起源
战争的影响
第十讲南北关系与统一问题
朝韩统一方案
韩国对朝政策基调的演变
“南南冲突”
第五篇理解韩国经济
第十一讲“汉江奇迹”与韩国式发展型国家的形成
如何解释“汉江奇迹”?
“朴正熙体制”下的发展型国家
“朴正熙体制”的负面遗产
第十二讲金融危机与新自由主义转型
后冷战时期韩国经济结构的变化
金融危机与新自由主义改革
韩国新自由主义转型的特征
新自由主义转型的影响
第六篇理解韩国社会文化
第十三讲多面“韩流”
经济视阈下的“韩流”
文化视阈下的“韩流”
“韩流”的载体与受众
第十四讲家庭的变迁与女性
传统儒家女性观与近代“贤母良妻”论
新女性的诞生
发展型国家的另一面:“家庭国家”
新自由主义全球化时代的韩国家庭
附录
练习环节思路点拨
第一篇理解近代朝鲜半岛
第二篇理解日据历史
第三篇理解韩国民族主义
第四篇理解朝鲜半岛的分裂
第五篇理解韩国经济
第六篇理解韩国社会文化
显示全部信息
作者简介
周晓蕾,文学博士,北京外国语大学亚洲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兼任韩国外国语大学韩国学研究中心海外研究理事、全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朝韩语命题专家、韩国期刊《韩国语言和文化研究》海外编委等职。主要研究领域为韩国学(社会文化方向),曾出版韩文专著《朝鲜殖民地知识人与“混沌”中国》(获“年度大韩民国学术院优秀学术图书奖”)、 编著《世纪中国古代文化经典在韩国的传播编年》等。在教学领域,长期致力于北外朝鲜语专业培养模式向区域国别学的学科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