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本:16开 |
纸张:轻型纸 |
包装:平装-胶订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214290281 |
所属分类:图书>历史>史学理论>历史研究 |
编辑推荐
儒学与汉代社会实践的综合考察内容简介
《以经治国与汉代社会》一书为再版修订书籍。全书紧扣“以经治国”的主题,以“治”为中心,系统阐释了经学与政治、经济、法律、教育、文化、社会生活等方方面面的关系,逻辑地构成了一个学术整体。作者晋文为秦汉史研究专家,他爬梳古籍、系统整理,在俯瞰汉代社会变迁、从总体上揭示经学对汉代社会发展的影响的同时,对相关具体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总体而言,此次修订解决了一些遗留问题,也重新审视了汉代社会关系。书稿内容丰富,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目 录
前 言 ………………………………………………………………
第一章 汉代以经治国的历史考察 ………………………………
一、 汉代以经治国的发端………………………………………
二、 汉代以经治国的深化………………………………………
三、 汉代以经治国的极盛 ……………………………………
四、 汉代以经治国的尾声 ……………………………………
附论一也谈“汉武帝尊儒问题”——与孙景坛教授商榷 …
附论二论《春秋》《诗》《孝经》《礼》在汉代政治地位的转移 ……
附论三从推广教化看秦汉王朝的民族边疆治理 …………
第二章 以经治国与汉代政治理论的构建 ………………………
一、 “天命”论的重新诠释 ……………………………………
二、 “《春秋》大一统”理论的确立……………………………
三、 “古今”论的改造与衍变 ………………………………… 前 言 ………………………………………………………………
第一章 汉代以经治国的历史考察 ………………………………
一、 汉代以经治国的发端………………………………………
二、 汉代以经治国的深化………………………………………
三、 汉代以经治国的极盛 ……………………………………
四、 汉代以经治国的尾声 ……………………………………
附论一也谈“汉武帝尊儒问题”——与孙景坛教授商榷 …
附论二论《春秋》《诗》《孝经》《礼》在汉代政治地位的转移 ……
附论三从推广教化看秦汉王朝的民族边疆治理 …………
第二章 以经治国与汉代政治理论的构建 ………………………
一、 “天命”论的重新诠释 ……………………………………
二、 “《春秋》大一统”理论的确立……………………………
三、 “古今”论的改造与衍变 …………………………………
四、 “家国同构”——忠孝观的整合 …………………………
附论四“重瞳”记载的起源、内涵与转变——从项羽“重瞳”说起 ……
附论五古今之辨与“焚书坑儒”的悲剧……………………
第三章 以经治国与汉代政治制度的巩固 ……………………
一、 帝制度的进一步完善…………………………………
二、 职官制度的调整与“缘饰”………………………………
三、 用人制度上的重大转变与发展…………………………
附论六汉代霾或“霾雾”探微………………………………
第四章 以经治国与汉代经济 …………………………………
一、 经济思想上的重大转变…………………………………
二、 经济政策中的显著变化…………………………………
三、 关于经学与汉代经济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附论七重评董仲舒与司马迁的义利观 ……………………
附论八“上行”与“下效”——对两汉“崇俭抑奢”风尚的再探讨 ……
第五章 以经治国与汉代法律 …………………………………
一、 “宽猛并施”的基本态度 ………………………………
二、 “礼法结合”的立法精神 ………………………………
三、 “《春秋》决狱”——引礼入法的具体操作 ……………
四、 对汉代引礼入法若干问题的思考………………………
附论九汉代赦制略论 ………………………………………
附论十身死还是苟活——试论东汉肉刑存废之议 ………
第六章 以经治国与汉代教育 …………………………………
一、 经学被奉为正统文化成为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 ……
二、 积极推动学校教育的发展………………………………
三、 大力推行通经入仕的政策………………………………
四、 教育功能的发挥及问题…………………………………
附论十一汉代太学浅说 ……………………………………
附论十二汉代私学浅说 ……………………………………
第七章 以经治国与汉代“荒政” ………………………………
一、 促使汉王朝更加重视“荒政”……………………………
二、 推动汉王朝采取更多的“荒政”措施 …………………
三、 历史作用与局限…………………………………………
附论十三两汉时期的赋民公田及实质 ……………………
第八章 以经治国与汉代社会生活的整合 ……………………
一、 衣食住行…………………………………………………
二、 婚姻与家庭………………………………………………
三、 丧葬与祭祀………………………………………………
四、 复仇与报恩………………………………………………
五、 谦让之风…………………………………………………
六、 艺术生活…………………………………………………
七、 结语………………………………………………………
附论十四重评班昭《女诫》的女性伦理观…………………
附录一 汉代重要经学家表 ……………………………………
附录二 已发表相关论文目录 …………………………………
参考文献 …………………………………………………………
后 记 ……………………………………………………………
新版后记 …………………………………………………………
显示全部信息
作者简介
晋文,本名张进,年月生,江苏徐州市人。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南京师范大学随园学者、二级教授,中国史博士生导师,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秦汉三国简牍经济史料汇编与研究”首席专家,兼任中国秦汉史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农民战争史研究会副会长、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理事等。主要从事秦汉史研究,兼及战国史研究、魏晋史研究、简牍研究和经学史研究。著有《秦汉土地制度研究——以简牍材料为中心》(年度《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桑弘羊评传》(匡亚明主编《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等,主编《中国帝王图志》《泰州通史》《秦汉三国简牍经济史料汇编与研究论文集(一)》等,在《光明日报》《历史研究》《中国史研究》《中国经济史研究》《社会学研究》《文史哲》《文史》等报刊发表论文余篇。
儒学与汉代社会实践的综合考察内容简介
《以经治国与汉代社会》一书为再版修订书籍。全书紧扣“以经治国”的主题,以“治”为中心,系统阐释了经学与政治、经济、法律、教育、文化、社会生活等方方面面的关系,逻辑地构成了一个学术整体。作者晋文为秦汉史研究专家,他爬梳古籍、系统整理,在俯瞰汉代社会变迁、从总体上揭示经学对汉代社会发展的影响的同时,对相关具体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总体而言,此次修订解决了一些遗留问题,也重新审视了汉代社会关系。书稿内容丰富,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目 录
前 言 ………………………………………………………………
第一章 汉代以经治国的历史考察 ………………………………
一、 汉代以经治国的发端………………………………………
二、 汉代以经治国的深化………………………………………
三、 汉代以经治国的极盛 ……………………………………
四、 汉代以经治国的尾声 ……………………………………
附论一也谈“汉武帝尊儒问题”——与孙景坛教授商榷 …
附论二论《春秋》《诗》《孝经》《礼》在汉代政治地位的转移 ……
附论三从推广教化看秦汉王朝的民族边疆治理 …………
第二章 以经治国与汉代政治理论的构建 ………………………
一、 “天命”论的重新诠释 ……………………………………
二、 “《春秋》大一统”理论的确立……………………………
三、 “古今”论的改造与衍变 ………………………………… 前 言 ………………………………………………………………
第一章 汉代以经治国的历史考察 ………………………………
一、 汉代以经治国的发端………………………………………
二、 汉代以经治国的深化………………………………………
三、 汉代以经治国的极盛 ……………………………………
四、 汉代以经治国的尾声 ……………………………………
附论一也谈“汉武帝尊儒问题”——与孙景坛教授商榷 …
附论二论《春秋》《诗》《孝经》《礼》在汉代政治地位的转移 ……
附论三从推广教化看秦汉王朝的民族边疆治理 …………
第二章 以经治国与汉代政治理论的构建 ………………………
一、 “天命”论的重新诠释 ……………………………………
二、 “《春秋》大一统”理论的确立……………………………
三、 “古今”论的改造与衍变 …………………………………
四、 “家国同构”——忠孝观的整合 …………………………
附论四“重瞳”记载的起源、内涵与转变——从项羽“重瞳”说起 ……
附论五古今之辨与“焚书坑儒”的悲剧……………………
第三章 以经治国与汉代政治制度的巩固 ……………………
一、 帝制度的进一步完善…………………………………
二、 职官制度的调整与“缘饰”………………………………
三、 用人制度上的重大转变与发展…………………………
附论六汉代霾或“霾雾”探微………………………………
第四章 以经治国与汉代经济 …………………………………
一、 经济思想上的重大转变…………………………………
二、 经济政策中的显著变化…………………………………
三、 关于经学与汉代经济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附论七重评董仲舒与司马迁的义利观 ……………………
附论八“上行”与“下效”——对两汉“崇俭抑奢”风尚的再探讨 ……
第五章 以经治国与汉代法律 …………………………………
一、 “宽猛并施”的基本态度 ………………………………
二、 “礼法结合”的立法精神 ………………………………
三、 “《春秋》决狱”——引礼入法的具体操作 ……………
四、 对汉代引礼入法若干问题的思考………………………
附论九汉代赦制略论 ………………………………………
附论十身死还是苟活——试论东汉肉刑存废之议 ………
第六章 以经治国与汉代教育 …………………………………
一、 经学被奉为正统文化成为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 ……
二、 积极推动学校教育的发展………………………………
三、 大力推行通经入仕的政策………………………………
四、 教育功能的发挥及问题…………………………………
附论十一汉代太学浅说 ……………………………………
附论十二汉代私学浅说 ……………………………………
第七章 以经治国与汉代“荒政” ………………………………
一、 促使汉王朝更加重视“荒政”……………………………
二、 推动汉王朝采取更多的“荒政”措施 …………………
三、 历史作用与局限…………………………………………
附论十三两汉时期的赋民公田及实质 ……………………
第八章 以经治国与汉代社会生活的整合 ……………………
一、 衣食住行…………………………………………………
二、 婚姻与家庭………………………………………………
三、 丧葬与祭祀………………………………………………
四、 复仇与报恩………………………………………………
五、 谦让之风…………………………………………………
六、 艺术生活…………………………………………………
七、 结语………………………………………………………
附论十四重评班昭《女诫》的女性伦理观…………………
附录一 汉代重要经学家表 ……………………………………
附录二 已发表相关论文目录 …………………………………
参考文献 …………………………………………………………
后 记 ……………………………………………………………
新版后记 …………………………………………………………
显示全部信息
作者简介
晋文,本名张进,年月生,江苏徐州市人。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南京师范大学随园学者、二级教授,中国史博士生导师,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秦汉三国简牍经济史料汇编与研究”首席专家,兼任中国秦汉史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农民战争史研究会副会长、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理事等。主要从事秦汉史研究,兼及战国史研究、魏晋史研究、简牍研究和经学史研究。著有《秦汉土地制度研究——以简牍材料为中心》(年度《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桑弘羊评传》(匡亚明主编《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等,主编《中国帝王图志》《泰州通史》《秦汉三国简牍经济史料汇编与研究论文集(一)》等,在《光明日报》《历史研究》《中国史研究》《中国经济史研究》《社会学研究》《文史哲》《文史》等报刊发表论文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