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本:32开 |
纸张:胶版纸 |
包装:平装-胶订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521231656 |
丛书名:澳门文学丛书 |
所属分类:图书>文学>文集 |
内容简介
《第六次回归花园》是作者于— 年所写的诗歌合集,共分九辑,探讨了生命、存在、人际关系、时间、记忆、孤独、成长、文化、历史、社会现象、人性、情感等主题。诗歌以孩子的纯真视角、夜晚的隐喻、身体的自我感知等多样的切入点,表达对世界的独特观察和深刻感悟。
这部诗集,是作者尝试在一年一变中让文本继续生长,用不同方式回归到同一个花园,瞬间的平静。
目 录
第一辑 孩子问
永恒孩子·
孩子问·
孩子,我求你再说一遍·
我身上到底有多少个孩子·
递归成人·
怪兽·
面具译·
盒子·
醒来·
星星·
世界是我们的,也是你们的·
在海堤的一张长椅上·第一辑 孩子问
永恒孩子·
孩子问·
孩子,我求你再说一遍·
我身上到底有多少个孩子·
递归成人·
怪兽·
面具译·
盒子·
醒来·
星星·
世界是我们的,也是你们的·
在海堤的一张长椅上·
我们叫树·
棒棒糖·
西西弗斯的手·
投名状·
减磅·
咖啡馆门前的孩子·
第二辑 死去的一部春秋
春天·
用哪个时间进去·
山茶花的春天·
风景一空再空
——赠冯晏·
大师的下一秒·
立秋·
春望:读诗会·
已知了·
准确的下午·
大地上的事物·
当我嗅着她那件绿色短衫而想起她时·
’ ·
一阵狂风·
第三辑 断章的台风夜
没有单纯的石头·
断章的台风夜·
午夜月台·
在窗前准确地站成逗号·
从半夜口渴开始·
梦呓之树·
夜深时,我有一点全部·
当我在说晚安时,大地·
封面故事·
我想亲眼看见夜是怎么来的·
我知道我活着·
风筝·
安眠曲·
想你了,朋友
——给毛子·
枪声·
啤酒的动荡·
半夜起来的那一次·
养·
静夜思什么·
生命的颤动·
你到底在陈述着些什么?·
第四辑 我欠我的手一句谢谢
我左手右边的右手·
我欠我的手一句谢谢·
一只蚊子吸住了我的左臂·
学习·
摁海·
空白·
论代沟的完整性·
一秒简史·
鬼火一闪之间·
被什么抓攫住我·
口腔年代·
一代人的模样·
人体实验·
寒窗后记·
过关·
脸谱·
大清与洪门·
一种笑·
第五辑 让澳门多出一米
坐在澳门对面
——赠陈东东、梁小曼·
演戏·
对宏大的一种加剧·
忘记·
太平洋的空气·
形上流亡·
太阳·
在窄门缝中理解大师一种·
一个蓝色短衫的女孩·
刚从广州落地珠海·
从澳门出发,行驶在路上·
成都与澳门·
我们还是错过了·
革命少年的油腻·
路过一场凶杀案·
让澳门多出一米
——给蔡国杰、丁成·
找诗·
教堂的悖论·
想到你那儿坐坐·
我的骨灰·
误差·
导游简史·
第六辑 山水贴地而飞
翻《剩山》记
——给赵野·
山水贴地而飞·
笨拙地靠近人间·
在清晨,仰天长啸·
第六次回归花园·
错步舞曲·
听种子的呼吸·
在一朵花中有所作为·
买花的默契·
在那瞬间开花的角落·
窗帘·
停留在远方
——读艾青有感·
从风卷起了一些沙子谈起·
他的海尚未完成·
大树之疼·
在一棵树上发现一棵树·
关于新胜街的某棵榕树·
歌唱的树·
第七辑 狗吠学
修猴记·
齐天·
飞蚁·
狗吠学·
人与狗的边界·
狼毫毛笔·
一代狼·
躲成一只云·
冰上的螃蟹·
钳·
没有敌人就·
铜像上的小鸟·
对明天濒临希望·
第八辑 递归成人
散人·
七年前,我说:世界·
奴隶制度·
集体的人·
他想找件事情做·
画布·
怀旧·
外人主义·
钝感年代·
现在他们老了·
那些不知道的人·
我记得我来了·
大象·
递归到这个午后·
如果有天我成了一个老人·
缺席在万物之中·
你的犹豫·
第九辑 不要想着去打开这个词语
作者兴起了·
早安,温柔的重量·
论一次回声·
沉默的边界·
例如贪婪·
门·
椅子·
移民·
语言,每转一次弯·
理想国·
完成了一次·
因为对称的美感·
在人间的一万种俗里·
走在水泥的生命上
——记第一次认真地喝一杯咖啡·
顾左右而言他·
飞机译·
佛在佛像之中·
显示全部信息
作者简介
席地
诗人、小说家、书法家。曾获“台湾中国文艺奖章”(新诗类)、台湾优秀青年诗人奖、“澳门中篇小说”优秀奖(首奖)、“澳门文学节”短篇小说军、“澳门文学奖”等二十多个奖项;连续两年、 被南京大学港台暨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中心选入“海外华文诗歌好作品名录(十部 篇)”;诗歌作品现多被用于各种跨界联动;曾担任各种文学奖项评委二十余次;出版有长篇小说《阿门》。
《第六次回归花园》是作者于— 年所写的诗歌合集,共分九辑,探讨了生命、存在、人际关系、时间、记忆、孤独、成长、文化、历史、社会现象、人性、情感等主题。诗歌以孩子的纯真视角、夜晚的隐喻、身体的自我感知等多样的切入点,表达对世界的独特观察和深刻感悟。
这部诗集,是作者尝试在一年一变中让文本继续生长,用不同方式回归到同一个花园,瞬间的平静。
目 录
第一辑 孩子问
永恒孩子·
孩子问·
孩子,我求你再说一遍·
我身上到底有多少个孩子·
递归成人·
怪兽·
面具译·
盒子·
醒来·
星星·
世界是我们的,也是你们的·
在海堤的一张长椅上·第一辑 孩子问
永恒孩子·
孩子问·
孩子,我求你再说一遍·
我身上到底有多少个孩子·
递归成人·
怪兽·
面具译·
盒子·
醒来·
星星·
世界是我们的,也是你们的·
在海堤的一张长椅上·
我们叫树·
棒棒糖·
西西弗斯的手·
投名状·
减磅·
咖啡馆门前的孩子·
第二辑 死去的一部春秋
春天·
用哪个时间进去·
山茶花的春天·
风景一空再空
——赠冯晏·
大师的下一秒·
立秋·
春望:读诗会·
已知了·
准确的下午·
大地上的事物·
当我嗅着她那件绿色短衫而想起她时·
’ ·
一阵狂风·
第三辑 断章的台风夜
没有单纯的石头·
断章的台风夜·
午夜月台·
在窗前准确地站成逗号·
从半夜口渴开始·
梦呓之树·
夜深时,我有一点全部·
当我在说晚安时,大地·
封面故事·
我想亲眼看见夜是怎么来的·
我知道我活着·
风筝·
安眠曲·
想你了,朋友
——给毛子·
枪声·
啤酒的动荡·
半夜起来的那一次·
养·
静夜思什么·
生命的颤动·
你到底在陈述着些什么?·
第四辑 我欠我的手一句谢谢
我左手右边的右手·
我欠我的手一句谢谢·
一只蚊子吸住了我的左臂·
学习·
摁海·
空白·
论代沟的完整性·
一秒简史·
鬼火一闪之间·
被什么抓攫住我·
口腔年代·
一代人的模样·
人体实验·
寒窗后记·
过关·
脸谱·
大清与洪门·
一种笑·
第五辑 让澳门多出一米
坐在澳门对面
——赠陈东东、梁小曼·
演戏·
对宏大的一种加剧·
忘记·
太平洋的空气·
形上流亡·
太阳·
在窄门缝中理解大师一种·
一个蓝色短衫的女孩·
刚从广州落地珠海·
从澳门出发,行驶在路上·
成都与澳门·
我们还是错过了·
革命少年的油腻·
路过一场凶杀案·
让澳门多出一米
——给蔡国杰、丁成·
找诗·
教堂的悖论·
想到你那儿坐坐·
我的骨灰·
误差·
导游简史·
第六辑 山水贴地而飞
翻《剩山》记
——给赵野·
山水贴地而飞·
笨拙地靠近人间·
在清晨,仰天长啸·
第六次回归花园·
错步舞曲·
听种子的呼吸·
在一朵花中有所作为·
买花的默契·
在那瞬间开花的角落·
窗帘·
停留在远方
——读艾青有感·
从风卷起了一些沙子谈起·
他的海尚未完成·
大树之疼·
在一棵树上发现一棵树·
关于新胜街的某棵榕树·
歌唱的树·
第七辑 狗吠学
修猴记·
齐天·
飞蚁·
狗吠学·
人与狗的边界·
狼毫毛笔·
一代狼·
躲成一只云·
冰上的螃蟹·
钳·
没有敌人就·
铜像上的小鸟·
对明天濒临希望·
第八辑 递归成人
散人·
七年前,我说:世界·
奴隶制度·
集体的人·
他想找件事情做·
画布·
怀旧·
外人主义·
钝感年代·
现在他们老了·
那些不知道的人·
我记得我来了·
大象·
递归到这个午后·
如果有天我成了一个老人·
缺席在万物之中·
你的犹豫·
第九辑 不要想着去打开这个词语
作者兴起了·
早安,温柔的重量·
论一次回声·
沉默的边界·
例如贪婪·
门·
椅子·
移民·
语言,每转一次弯·
理想国·
完成了一次·
因为对称的美感·
在人间的一万种俗里·
走在水泥的生命上
——记第一次认真地喝一杯咖啡·
顾左右而言他·
飞机译·
佛在佛像之中·
显示全部信息
作者简介
席地
诗人、小说家、书法家。曾获“台湾中国文艺奖章”(新诗类)、台湾优秀青年诗人奖、“澳门中篇小说”优秀奖(首奖)、“澳门文学节”短篇小说军、“澳门文学奖”等二十多个奖项;连续两年、 被南京大学港台暨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中心选入“海外华文诗歌好作品名录(十部 篇)”;诗歌作品现多被用于各种跨界联动;曾担任各种文学奖项评委二十余次;出版有长篇小说《阿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