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分子生物学 9787122420015

配送至
$ $ USD 美元

商品编号: 5902395 类别: 图书 工业技术 化学工业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包装:平装
是否套装:否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122420015
所属分类:图书>工业技术>化学工业>一般问题
内容简介

《药学分子生物学》全书共有十章内容,其中:章基因与基因组,主要介绍不同生物系统(原核生物、真核生物、病毒)遗传信息的存在和组织形式;第二章遗传信息的传递、维持与稳定,主要介绍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复制和损伤修复系统;第三章第五章围绕中心法则,介绍遗传信息的表达和调控机制,分别为转录与转录后加工(第三章)、蛋白质合成与合成后加工(第四章)和基因表达调控(第五章);第六章主要介绍表观遗传的分子基础;第七章主要介绍信号转导的分子基础;第八章主要介绍分子生物学研究方法与技术,涉及目的基因制备技术、核酸序列测定技术、分子杂交技术、基因敲除(基因重组)技术、基因编辑技术、干扰技术、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分析技术和生物信息学技术等;第九章组学研究主要介绍基因组学、转录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第十章主要介绍精准医疗的分子生物学基础。在各章编写过程中,注重阐述分子生物学的基础知识,强化分子生物学与疾病、药物机制及药物研发方面的有机融合,特别是“知识链接”模块的引入,使得全书内容更加饱满。此外,每章后附有本章小结,以“思维导图”的创新形式总结每章重点内容,便于学生学习与理解。《药学分子生物学》不仅适用于我国高等院校药学、制药工程、生物制药等专业本科生、研究生教学,也可供从事分子生物学研究、新药研究、疾病机制研究领域的从业人员参考与学习。

目 录
绪论
一、分子生物学的概念
二、分子生物学主要研究内容
三、分子生物学发展历程与展望
四、分子生物学与生物医药
参考文献

章 基因与基因组
节 基因
一、基因的概念
二、基因的命名与表示方法
三、基因的功能与分类
四、基因的结构
五、基因的突变与疾病 绪论
一、分子生物学的概念
二、分子生物学主要研究内容
三、分子生物学发展历程与展望
四、分子生物学与生物医药
参考文献

章 基因与基因组
节 基因
一、基因的概念
二、基因的命名与表示方法
三、基因的功能与分类
四、基因的结构
五、基因的突变与疾病
第二节 基因组
一、基因组的概念
二、基因组的特征
第三节 染色质与染色体
一、染色质
二、染色体
本章小结
思考题
参考文献

第二章 遗传信息的传递、维持与稳定
节 复制的基本规律
一、的半保留复制
二、的复制起点与双向复制
三、复制的半不连续性
第二节 原核生物复制
一、原核生物复制的酶系统及相关蛋白因子
二、原核生物复制过程
三、复制的高保真性
第三节 真核生物复制
一、真核生物复制的酶系统及相关蛋白因子
二、真核生物的复制起点
三、真核生物复制过程
四、端粒复制
第四节 病毒的复制
一、病毒的复制
二、病毒的复制
第五节 复制的调控与药物干预
一、原核生物复制的调控与药物干预
二、真核生物复制的调控与药物干预
第六节 的突变与损伤
一、突变
二、损伤
第七节 损伤修复系统
一、错配修复
二、损伤修复
三、损伤与损伤修复系统的意义和应用
本章小结
思考题
参考文献

第三章 转录与转录后加工
节 转录单位及转录基本过程
一、转录起始
二、转录延伸
三、转录终止
第二节 原核生物转录
一、原核生物聚合酶
二、原核生物启动子和终止子
三、原核生物的转录过程
第三节 真核生物转录
一、真核生物聚合酶及相关因子
二、真核生物启动子和终止子
三、真核生物转录过程
第四节 转录后加工
一、 转录后加工
二、转录后加工
三、转录后加工
第五节 干预转录的药物
一、干预转录模板的药物
二、干预聚合酶的药物
三、干预转录后加工的药物
本章小结
思考题
参考文献

第四章 蛋白质合成与合成后加工
节 蛋白质合成体系
一、与遗传密码
二、
三、 与核糖体
四、翻译辅助因子
第二节 蛋白质生物合成机制
一、原核生物蛋白质合成机制
二、真核生物蛋白质合成机制
三、病毒蛋白质合成机制
第三节 蛋白质合成后的叠与加工
一、蛋白质合成后的叠
二、蛋白质叠异常与错叠疾病
三、蛋白质合成后的加工
四、蛋白质合成后加工在医药中的应用
第四节 蛋白质的转运与定位
一、转运机制与运输方式
二、分泌型蛋白质的转运
三、细胞器蛋白质的定位
四、细胞质膜蛋白的定位
五、核蛋白的定位
第五节 蛋白质的降解
一、细胞质蛋白酶解途径
二、线粒体蛋白酶解途径
三、溶酶体途径
四、泛素蛋白酶体途径
第六节 干预蛋白质生物合成与合成后加工的药物
一、干预蛋白质生物合成的药物
二、干预蛋白质修饰与定位的药物
三、干预蛋白质降解的药物
本章小结
思考题
参考文献

第五章 基因表达调控
节 概述
一、基因表达调控的概念及生物学意义
二、基因表达调控的作用元件
三、基因表达调控的类型
第二节 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
一、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的特点
二、重排对原核生物基因表达的调控
三、原核生物转录调控的机制
四、原核生物翻译调控的机制
第三节 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
一、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的特点
二、染色质水平的调控
三、重排对真核生物基因表达的调控
四、真核生物转录调控的机制
五、真核生物翻译调控的机制
第四节 干预基因表达调控的药物
一、干预转录调控的药物
二、干预翻译调控的药物
本章小结
思考题
参考文献

第六章 表观遗传的分子基础
节 甲基化与甲基化
一、甲基化
二、甲基化
第二节 组蛋白修饰与染色质重塑
一、组蛋白修饰及其对基因表达的调控
二、染色质重塑与染色质重塑复合物
三、依赖的染色质重塑与基因表达调控
第三节 非编码的调控
一、非编码概述
二、微小的调控
三、小干扰的调控
四、长链非编码的调控
五、环状的调控
第四节 干预表观遗传调控的药物
一、干预甲基化修饰的药物
二、干预组蛋白修饰与染色质重塑的药物
三、非编码与药物
本章小结
思考题
参考文献

第七章 信号转导的分子基础
节 概述
一、细胞通讯
二、信号转导
第二节 主要信号转导途径
一、蛋白偶联受体信号转导途径
二、离子通道受体信号转导途径
三、酶偶联受体信号转导途径
四、胞内受体信号转导途径
第三节 细胞信号转导的特性
一、细胞信号转导一过性与记忆性
二、信号转导途径之间的相互作用
第四节 信号转导与药物
一、信号转导与药物作用靶点
二、信号通路阻断剂类药物
三、干预信号转导的药物的特点
本章小结
思考题
参考文献

第八章 分子生物学研究方法与技术
节 目的基因制备技术
一、聚合酶链反应
二、文库
三、的化学合成
第二节 核酸序列测定技术
一、测序
二、测序
第三节 分子杂交技术
一、印迹杂交技术
二、原位杂交技术
三、生物芯片技术
第四节 基因敲除技术
一、同源重组介导的基因敲除原理
二、基因敲除的基本步骤
第五节 基因编辑技术
一、技术
二、技术
三、系统介导的基因编辑技术
第六节 干扰技术
一、的设计
二、 的制备
三、技术的药学研究应用
第七节 生物大分子的相互作用分析技术
一、和蛋白质相互作用分析
二、蛋白质和蛋白质相互作用分析
第八节 生物信息学技术
一、核酸序列分析数据库
二、蛋白质序列分析数据库
三、高通量数据分析
四、生物信息学技术在药学中的应用
本章小结
思考题
参考文献

第九章 组学研究
节 组学概述
一、概念
二、发展历程与分类
第二节 基因组学
一、基因组学的概念
二、基因组学的分支
三、基因组学相关技术的应用
第三节 转录组学
一、基本概念
二、转录组学的研究意义
三、转录组学的发展历程
四、转录组学的研究方法
五、转录组学在医药中的应用
第四节 蛋白质组学
一、概述
二、蛋白质组学的研究方法
三、蛋白质组学的药学应用
本章小结
思考题
参考文献

第十章 精准医疗的分子生物学基础
节 精准医疗
一、精准医疗的概念
二、精准医疗的实施
三、精准医疗的意义
第二节 药物基因组学在精准医疗领域的应用
一、指导精准药物研发
二、药物基因组学指导临床精准用药
第三节 基因诊断与精准医疗
一、基因诊断常用的分子生物学技术
二、基因诊断的基本策略
三、基因诊断的特点
四、基因诊断在精准医疗中的应用
第四节 基因治疗
一、基因治疗的概念
二、基因治疗的基本程序
三、基因治疗的主要策略与方法
四、基因治疗的临床应用
本章小结
思考题
参考文献

索引

显示全部信息

作者简介

余蓉,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教授。全面负责药学院生物技术药物学系承担的药学专业和临床药学专业本科门课程(药学生物化学、药学生物化学实验、药用分子生物学、生物制药学)教学计划制定及教改和日常教学,主讲生物制药学。曾获得四川大学三大教学奖之一的 “星火奖教金”、 年四川大学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年四川省教学成果奖三等奖 、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优秀教学奖、四川大学优秀教材奖 等多项教学成果奖。近五年承担课题方向:高效口服脯氨酰内肽酶的发现及其机制的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负责人 ; 双功能蛋白靶向溶栓设计及分子修饰, 博士点基金博导类课题负责人; 靶向性跨血脑屏障自组装蛋白质纳米粒的设计与构效关系研究, 国家自然基金青年基金。近五年发表论文十几篇(其中论文余篇),获得项发明专利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