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本:16开 |
纸张:胶版纸 |
包装:平装-胶订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566839190 |
所属分类:图书>历史>历史地理>历史地理学 |
内容简介
本书以广东德庆为立足点,研究岭南历史文化及乡土风情风物,所涉遍及西江流域。德庆虽为粤西僻县,然其所处“交广道”适中位置,素有“粤西舟车之会”美誉,更有“潇贺古道”沟通中原与岭南的经济文化。倘若搜钩交通,既可研究佛教东传路线之史阙,又可考中原与岭南经济文化交流之线索;若陆贾祠于德庆锦石山下,则汉使南来,必经此地,复有悦城龙母祖庙碑刻、香山古迹遗存、三洲岩摩崖石刻、元代学宫硕遗等,以地方人物轶事、文物遗佚,究心考索,遍地有宝待发,可谓视野不及而被忽略的文化宝库。
本书留心乡土民俗、田野调访、参互考定,补地方史志之阙;广搜遗闻轶事,图文并存,钩稽地志失载之因,揭其奎壁光而弘扬焉。适合文史爱好者及相关学术研究者阅读。
作者简介
温爱民,广东省肇庆市德庆县人。肇庆市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长期关注地方历史文化的挖掘、整理、研究工作,现任德庆县历史文化研究会会长。年受聘为广东肇庆学院西江历史文化研究院客座研究员。年受聘为德庆县人民政府弘扬龙母文化工作顾问。研究方向:西江流域地方历史文化。先后在《岭南文史》《肇庆学院学报》《贺州学院学报》《肇庆论丛》《炎黄大观》等省市级刊物发表文章。
本书以广东德庆为立足点,研究岭南历史文化及乡土风情风物,所涉遍及西江流域。德庆虽为粤西僻县,然其所处“交广道”适中位置,素有“粤西舟车之会”美誉,更有“潇贺古道”沟通中原与岭南的经济文化。倘若搜钩交通,既可研究佛教东传路线之史阙,又可考中原与岭南经济文化交流之线索;若陆贾祠于德庆锦石山下,则汉使南来,必经此地,复有悦城龙母祖庙碑刻、香山古迹遗存、三洲岩摩崖石刻、元代学宫硕遗等,以地方人物轶事、文物遗佚,究心考索,遍地有宝待发,可谓视野不及而被忽略的文化宝库。
本书留心乡土民俗、田野调访、参互考定,补地方史志之阙;广搜遗闻轶事,图文并存,钩稽地志失载之因,揭其奎壁光而弘扬焉。适合文史爱好者及相关学术研究者阅读。
作者简介
温爱民,广东省肇庆市德庆县人。肇庆市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长期关注地方历史文化的挖掘、整理、研究工作,现任德庆县历史文化研究会会长。年受聘为广东肇庆学院西江历史文化研究院客座研究员。年受聘为德庆县人民政府弘扬龙母文化工作顾问。研究方向:西江流域地方历史文化。先后在《岭南文史》《肇庆学院学报》《贺州学院学报》《肇庆论丛》《炎黄大观》等省市级刊物发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