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居民消费行为分析 9787522744230

配送至
$ $ USD 美元

商品编号: 5904685 类别: 图书 经济 中国经济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包装:平装-胶订
是否套装:否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522744230
所属分类:图书>经济>中国经济>中国经济概况
内容简介

本书旨在准确识别中国城乡居民消费内在行为特征及其分布结构,有效评估居民消费潜在路径和政策工具的作用效果,为增强消费能力,改善消费条件,创新消费场景,释放消费潜力提供决策依据。首先,基于准确识别中国城乡居民消费的基本结构参数和行为特征,并通过反事实模拟,评估各种消费制约因素释放条件下,居民消费的潜在路径。进而,鉴于中国农村居民宗族聚居的现实特征,从社会网络的视角,基于显性化程度不同的各种消费支出行为,具体分析农村居民消费在群组内的相互作用机制。最后,从供给侧和需求侧动态匹配的角度,测度了中国居民消费的潜在路径,并通过国际比较提出了实现居民消费潜力的可行策略。

目 录
第一章 居民消费与中国式现代化
第二章 居民消费的结构参数和行为特征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消费—储蓄生命周期模型
三 数据和统计描述
四 结构参数与模型拟合
五 反事实模拟
六 对居民消费平滑行为的再检验
七 结论及启示
第三章 老年人消费的结构参数和行为特征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老年人储蓄之谜
三 老年人消费的生命周期模型
四 样本数据及其统计描述第一章 居民消费与中国式现代化
第二章 居民消费的结构参数和行为特征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消费—储蓄生命周期模型
三 数据和统计描述
四 结构参数与模型拟合
五 反事实模拟
六 对居民消费平滑行为的再检验
七 结论及启示
第三章 老年人消费的结构参数和行为特征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老年人储蓄之谜
三 老年人消费的生命周期模型
四 样本数据及其统计描述
五 结构参数估计结果
六 老年人消费的决定因素:医疗支出风险还是遗赠动机?
七 进一步的讨论:健康因子与生存风险评价
八 结论及启示
附录 模型求解算法
第四章 农村居民消费的群组行为分析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基于社会经济距离的群组模型及其机制识别
三 样本和数据
四 同群效应及其贡献度
五 稳健性考虑
六 结论及启示
附录 其他实证结果
第五章 社交—成瘾性消费及其偏好迁移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社交—成瘾性消费需求模型
三 个体成瘾与群体成瘾行为的识别
四 社交性消费的贡献度
五 成瘾性消费的社会经济效应评估
六 模型估计、识别与样本数据
七 社交—成瘾性消费的偏好变迁及社会经济效应
八 结论及启示
第六章 供需匹配与居民潜在消费路径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中国消费市场的特点
三 居民潜在消费路径的识别机制
四 变量、数据及模型估计
五 中国居民潜在消费路径的测度结果
六 居民消费供需结构的国际比较
七 结论及启示
结语
参考文献

显示全部信息

作者简介

杨继生:华中科技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新世纪优秀人才。代表性成果发表在《经济研究》、《中国社会科学》、《经济学(季刊)》、《新华文摘》、《金融研究》、《管理科学学报》、《经济学动态》、《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统计研究》、《中国农村经济》、《经济学家》、《中国管理科学》、 、 等。主持国家自科基金面上项目项。曾获第六届全国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论文三等奖;第六届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第十届和第十一届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第十二届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