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本:16开 |
纸张:胶版纸 |
包装:平装-胶订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552045161 |
所属分类:图书>经济>经济学理论>其他经济学理论 |
编辑推荐
本书梳理了《国富论》在近代中国史上传播的历程,其具体理论建树如下:一是首次深入研究了《国富论》在近代中国的传播路径,呈现了其在近代中国传播的面貌和特点,以及对近代中国经济思想形成发展的影响,填补了一些重要的知识点空白,有利于完善中国经济思想史的学术体系;二是率先研究了孙中山、李大钊、陈独秀等中国政治家对斯密学说的认识和态度,不仅填补了《国富论》传播史上的空白,也有利于在更广阔的视野下加深对这些政治家的经济思想的研究;三是第一次系统研究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家郭大力、王亚南对传播《国富论》的贡献,以及他们的译著对“中国经济学”形成的影响。内容简介
作为第一部系统研究《国富论》在近代中国传播与影响的学术专著,本书以相关的余种著述、余种晚清民国报刊为考察的基本文献资料,细致而清晰地呈现了《国富论》在近代中国的传播全景。全书梳理了来华传教士、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革命派、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中国经济学社等不同群体对《国富论》的译介、理解、接受、运用、批判;揭示了《国富论》在近代中国的传播轨迹和传播特点,以及《国富论》对近代中国经济思想形成、发展的影响;又在总结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对传播《国富论》的巨大贡献之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国富论》对“中国经济学”形成的孕育作用。
目 录
第一章 《国富论》在中国的传播前史—
第一节 传教士编译著作中的《国富论》
第二节 早期报刊对《国富论》的报道
第三节 驻外使臣与早期资产阶级改良派对《国富论》的接触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严复的《原富》及相关著述中的斯密学说
第一节 严复对“富强”的探索
第二节 严复经济思想的集中体现——《原富》
第三节 《原富》问世后,严复作品中的斯密学说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梁启超对《国富论》的评介
第一节 《原富》的首个书评及其他
第二节 《生计学学说沿革小史》对《国富论》的评介
第三节 梁启超的其他相关评介第一章 《国富论》在中国的传播前史—
第一节 传教士编译著作中的《国富论》
第二节 早期报刊对《国富论》的报道
第三节 驻外使臣与早期资产阶级改良派对《国富论》的接触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严复的《原富》及相关著述中的斯密学说
第一节 严复对“富强”的探索
第二节 严复经济思想的集中体现——《原富》
第三节 《原富》问世后,严复作品中的斯密学说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梁启超对《国富论》的评介
第一节 《原富》的首个书评及其他
第二节 《生计学学说沿革小史》对《国富论》的评介
第三节 梁启超的其他相关评介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资产阶级革命派对《国富论》的反响
第一节 孙中山对《国富论》的批判
第二节 朱执信对斯密与马克思传承性的简介
第三节 蔡元培对斯密学说的了解
第四节 蒋介石对斯密学说的看法以《中国经济学说》为例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对《国富论》的回应
第一节 李大钊对《国富论》的评介
第二节 陈独秀对《国富论》的简短评论
第三节 毛泽东对《国富论》的否定
第四节 陈豹隐对劳动价值说的批判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中国经济学社与《国富论》的传播
第一节 民国经济思想史的代表人物唐庆增
第二节 李权时著述中的斯密学说
第三节 马寅初著述中的斯密学说
第四节 张素民、赵迺抟、赵兰坪与《国富论》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从报刊看《国富论》在中国近代的传播
第一节 《国富论》在近代报刊的分布概述
第二节 纪念亚当·斯密的期刊文章
第三节 纪念《国富论》的期刊文章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八章 从经济学著作看《国富论》在中国近代的传播
第一节 经济学译著对《国富论》的译介日本渠道
第二节 经济学译著对《国富论》的译介欧美渠道
第三节 中国人自编的经济学著作对《国富论》的介绍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九章 郭大力、王亚南《国富论》译本及相关著述中的斯密学说
第一节 《原富》与《国富论》之比较
第二节 《国富论》与“中国经济学”以王亚南为例
第三节 郭大力著译作中的斯密学说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结语与余论
附录
主要征引书目与参考文献
后记
显示全部信息
作者简介
何洪涛,男,汉族,年生,四川南充人。四川大学历史学博士、理论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出站人员,英国格拉斯哥大学访问学者,现为西南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经济思想史、马克思主义传播史。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两项,发表学术论文余篇,出版有《近代英国贵族地产开发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年版)等学术专著。
本书梳理了《国富论》在近代中国史上传播的历程,其具体理论建树如下:一是首次深入研究了《国富论》在近代中国的传播路径,呈现了其在近代中国传播的面貌和特点,以及对近代中国经济思想形成发展的影响,填补了一些重要的知识点空白,有利于完善中国经济思想史的学术体系;二是率先研究了孙中山、李大钊、陈独秀等中国政治家对斯密学说的认识和态度,不仅填补了《国富论》传播史上的空白,也有利于在更广阔的视野下加深对这些政治家的经济思想的研究;三是第一次系统研究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家郭大力、王亚南对传播《国富论》的贡献,以及他们的译著对“中国经济学”形成的影响。内容简介
作为第一部系统研究《国富论》在近代中国传播与影响的学术专著,本书以相关的余种著述、余种晚清民国报刊为考察的基本文献资料,细致而清晰地呈现了《国富论》在近代中国的传播全景。全书梳理了来华传教士、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革命派、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中国经济学社等不同群体对《国富论》的译介、理解、接受、运用、批判;揭示了《国富论》在近代中国的传播轨迹和传播特点,以及《国富论》对近代中国经济思想形成、发展的影响;又在总结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对传播《国富论》的巨大贡献之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国富论》对“中国经济学”形成的孕育作用。
目 录
第一章 《国富论》在中国的传播前史—
第一节 传教士编译著作中的《国富论》
第二节 早期报刊对《国富论》的报道
第三节 驻外使臣与早期资产阶级改良派对《国富论》的接触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严复的《原富》及相关著述中的斯密学说
第一节 严复对“富强”的探索
第二节 严复经济思想的集中体现——《原富》
第三节 《原富》问世后,严复作品中的斯密学说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梁启超对《国富论》的评介
第一节 《原富》的首个书评及其他
第二节 《生计学学说沿革小史》对《国富论》的评介
第三节 梁启超的其他相关评介第一章 《国富论》在中国的传播前史—
第一节 传教士编译著作中的《国富论》
第二节 早期报刊对《国富论》的报道
第三节 驻外使臣与早期资产阶级改良派对《国富论》的接触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严复的《原富》及相关著述中的斯密学说
第一节 严复对“富强”的探索
第二节 严复经济思想的集中体现——《原富》
第三节 《原富》问世后,严复作品中的斯密学说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梁启超对《国富论》的评介
第一节 《原富》的首个书评及其他
第二节 《生计学学说沿革小史》对《国富论》的评介
第三节 梁启超的其他相关评介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资产阶级革命派对《国富论》的反响
第一节 孙中山对《国富论》的批判
第二节 朱执信对斯密与马克思传承性的简介
第三节 蔡元培对斯密学说的了解
第四节 蒋介石对斯密学说的看法以《中国经济学说》为例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对《国富论》的回应
第一节 李大钊对《国富论》的评介
第二节 陈独秀对《国富论》的简短评论
第三节 毛泽东对《国富论》的否定
第四节 陈豹隐对劳动价值说的批判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中国经济学社与《国富论》的传播
第一节 民国经济思想史的代表人物唐庆增
第二节 李权时著述中的斯密学说
第三节 马寅初著述中的斯密学说
第四节 张素民、赵迺抟、赵兰坪与《国富论》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从报刊看《国富论》在中国近代的传播
第一节 《国富论》在近代报刊的分布概述
第二节 纪念亚当·斯密的期刊文章
第三节 纪念《国富论》的期刊文章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八章 从经济学著作看《国富论》在中国近代的传播
第一节 经济学译著对《国富论》的译介日本渠道
第二节 经济学译著对《国富论》的译介欧美渠道
第三节 中国人自编的经济学著作对《国富论》的介绍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九章 郭大力、王亚南《国富论》译本及相关著述中的斯密学说
第一节 《原富》与《国富论》之比较
第二节 《国富论》与“中国经济学”以王亚南为例
第三节 郭大力著译作中的斯密学说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结语与余论
附录
主要征引书目与参考文献
后记
显示全部信息
作者简介
何洪涛,男,汉族,年生,四川南充人。四川大学历史学博士、理论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出站人员,英国格拉斯哥大学访问学者,现为西南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经济思想史、马克思主义传播史。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两项,发表学术论文余篇,出版有《近代英国贵族地产开发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年版)等学术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