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马赛渔场:社会规范与私人治理的局限 9787108078957

配送至
$ $ USD 美元

商品编号: 5905171 类别: 图书 社会科学 社会学
开本:32开
纸张:胶版纸
包装:精装
是否套装:否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108078957
所属分类:图书>社会科学>社会学>社会管理与社会规划
编辑推荐

本书是继罗伯特·埃里克森的《无需法律的秩序》之后,又一本在法学领域解读私人治理的力作。作者葛弗瑞在耶鲁大学法学院求学期间曾师从埃里克森,而在本书中,葛弗瑞也对包括埃里克森在内的主流法学家的观点进行了颇具创新性且相对全面的补充与修正。
除理论上的创新外,本书在研究方法上也颇具启发意义。葛弗瑞在研究过程中采用了档案收集、访谈和民族志等社会学实证研究的方法,他在六年时间内查阅了多份档案,其中既包括中世纪至今“贤人会议”重要会议的记录、法国国王关于“贤人会议”的制诰、法院对马赛渔业内部各种纠纷与诉讼的判决、欧洲理事会关于地中海渔业管理的规定,也包括“贤人会议”与法国各行政官员的数封通信,同时,他对马赛地区的渔民、“贤人会议”成员和地方行政官员进行了多次采访,还设法参与了几次渔民的捕鱼活动和宗教仪式,以此获得关于马赛渔业私人治理的第一手材料。以上实证材料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为葛弗瑞论证私人治理的局限性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同时也为那些想要通过案例研究得出一般性结论的法社会学学者提供了方法论上的示范。内容简介

作为地中海沿岸最大的港口,马赛的历史与其渔业的历史紧密相连。年,为了解决由捕鱼活动产生的争端,马赛的渔民们成立了名为“贤人会议”的私人治理机构,以对当地渔业进行民主管理。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贤人会议”始终坚守和维护马赛渔业的古老传统与规范,这种“顽固”既让它幸存于法国大革命和第二次世界大战造成的社会动荡, 却也使它在全球化和现代化带来的激烈变革中逐渐被边缘化,沦为一种古老的习俗的象征物。
通过查阅多份关于马赛渔业的档案、对当地渔民进行多次采访并参与其捕鱼活动,牛津大学法社会学学者葛弗瑞书写了 “贤人会议”从中世纪广泛行使职权的私人治理机构转变为无实权的社会文化象征的 “消亡史”,论证了植根于社会规范的私人秩序的局限性,从而打破了“私人治理具有社会最优性”这一近十年来笼罩着法社会学和法经济学界的“神话”,呈现了私人秩序与国家权力、社会规范与法律之间远超传统观念想象的复杂的互动关系。

目 录
译者序
序言

第一部分 创世记
第一章 马赛渔业的社会秩序
导 言
私人秩序的兴起
“贤人会议”:一种私人治理制度?
私人治理体系中的规范和规则
结 论

第二章 从规范到规则
导 言
马赛渔民及其社会规范译者序
序言

第一部分 创世记
第一章 马赛渔业的社会秩序
导 言
私人秩序的兴起
“贤人会议”:一种私人治理制度?
私人治理体系中的规范和规则
结 论

第二章 从规范到规则
导 言
马赛渔民及其社会规范
“贤人会议”的诞生及其规则制定职能
适应新的实践:浮网案例
结 论

第二部分 抵抗
第三章 全球化降临
导 言
马赛渔业中的捕鲭网
劳动力迁移和加泰罗尼亚人的到来
结 论

第四章 规范之战
导 言
发动机和拖网
炸药捕鱼
电灯作为诱饵
结 论
后记:皮埃尔·莫利纳里的普罗旺斯诗,《渔民对海洋的屠杀或对鱼类的破坏》()

第三部分 崩溃
第五章 法律和(私人)秩序
导 言
“贤人会议”的缓慢编纂史
国家的反击
填补或扼杀:欧盟的监管议程
结 论

第六章 在事实与信念之间
导 言
“贤人会议”生存危机
私人治理的局限性
结 论

参考文献
索 引
显示全部信息

媒体评论
专家推荐语:

这是一本故事性和理论性俱佳的学术作品。穿过重重历史帷幕,作者踏着地中海北岸名城马赛渔场治理体系近千年的演化轨迹,以社会规范与私人治理的利弊得失为主线,向读者展示了法律与社会研究的一场历史大戏 。
—— 程金华,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特聘教授

作者葛弗瑞接续了埃里克森《无需法律的秩序》的研究,对既有法律社会学、法律经济学关于私人治理的理论进行了批评和修正。本书是在实地调查和实证数据的基础上,考察法国马赛渔场“贤人会议”的长期演变。研究发现了社会规范以及区别于社会规范的社会规则对私人秩序的交互影响。这样的个案研究具有以小见大、举一反三的理论解释力,是一部值得认真对待的法律社会学前沿研究作品。专家推荐语:

这是一本故事性和理论性俱佳的学术作品。穿过重重历史帷幕,作者踏着地中海北岸名城马赛渔场治理体系近千年的演化轨迹,以社会规范与私人治理的利弊得失为主线,向读者展示了法律与社会研究的一场历史大戏 。
—— 程金华,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特聘教授

作者葛弗瑞接续了埃里克森《无需法律的秩序》的研究,对既有法律社会学、法律经济学关于私人治理的理论进行了批评和修正。本书是在实地调查和实证数据的基础上,考察法国马赛渔场“贤人会议”的长期演变。研究发现了社会规范以及区别于社会规范的社会规则对私人秩序的交互影响。这样的个案研究具有以小见大、举一反三的理论解释力,是一部值得认真对待的法律社会学前沿研究作品。
——侯猛,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

跟随作者的足迹,“无需法律的秩序”从陆地走向海洋,未来还会走向何方?本书进一步扩展了法律与社会规范研究的学术版图,启发我们去不断重新理解自身所在的社会,以及这个社会中的法律。
——李晟,中国海洋大学法学院教授
葛弗瑞从繁花似锦的国际仲裁进入了马赛的渔场,我们因此殊途同归,相逢于探索法律与社会规范共同演进的旷野上。也许有心的中文读者会从这本书中受到鼓舞,进入田野、深入档案,做出一点可以留下的东西。
——乔仕彤,杜克大学法学院教授

本书用丰富的历史档案和访谈资料,探讨了四百年间旨在由渔民自主管理马赛渔业的私人机构 “贤人会议 ”的兴衰 。它挑战了自由主义经济学对私人机构的乐观态度,指出私人管理机构在行业不断嵌入更广阔市场秩序时无法保持政治独立性和环境的可持续性。本书对于理解社会—环境在当代资本主义发展中的双重变迁有着重要意义。
——朱明哲,格拉斯哥大学法学院讲师
显示全部信息

作者简介

作者 葛弗瑞 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索邦大学法学博士。曾任牛津大学法社会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国际仲裁及其演变。
译者 张鹿苹 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副教授,伦敦大学国王学院法学博士,中国国际私法研究会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国际私法和航空航天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