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百工 关中卷 9787503977114

配送至
$ $ USD 美元

商品编号: 5905346 类别: 图书 艺术 工艺美术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包装:平装-胶订
是否套装:否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503977114
所属分类:图书>艺术>工艺美术
编辑推荐

本书就关中地区个民俗非遗项目进行了考察、记录、反思与归纳,并且拍摄了图片,包括某些项目的制作过程,具有一定田野记录意义,夹叙夹议,图文相配。内容简介

本书以三秦大地——陕西关中地区的民间工艺美术为对象,诸如布猪、凤翔泥塑、年画、核雕、脸谱、木轮打车、蛋雕等项技艺,首次对其进行较为系统、完整的田野考察、资料整理和理论研究。文字深入浅出、夹叙夹议,阅读轻松,同时也注意专业思想的表述和观点阐发。注重突出田野调研的特色,每个个案能够提炼出一定的独特性观点,揭示出民间工艺美术传承和保护的当下问题,以能引起社会的关注、争论和反思。

目 录
目录

邮票上的布猪
寻访山乡巧手陈美娥|张西昌

丝路上的灯彩
陇县手工制灯技艺访察|张西昌

我与凤翔泥塑
胡深老人回忆|胡 深 张西昌

年画世家的坚守者
邰立平的年画传承之路|邰高娣
目录

邮票上的布猪
寻访山乡巧手陈美娥|张西昌

丝路上的灯彩
陇县手工制灯技艺访察|张西昌

我与凤翔泥塑
胡深老人回忆|胡 深 张西昌

年画世家的坚守者
邰立平的年画传承之路|邰高娣

罩金漆艺
箱柜上的庶民愿想|杨晓兰

社火疙瘩脸
狰狞艺术的民间标本|解 瑞

柳林酒海
浸透着酒香的编织手艺|张智勇

社火马勺脸谱工艺
从“遗产”到“资源”的图存|张西昌

庙宇壁画
空间、图像与精神的交互|杨昀欣

蛋雕
刻刀下的脆弱与永恒|杜明洋

庙宇泥塑
民间信仰与神明有像|杨昀欣

民俗泥塑
黄土坡塬上的乡情投影|杨昀欣

微雕行进者
于卫涛的核雕事业|苟爱萍
“三多堂”纸扎
丧葬祭祀的使者|张瑞超

木轮大车
古代车舆技术的当代再现|赵明楠

泥叫叫
唇间的历史音韵|赵明楠

动态风筝
张天伟的飞天梦|杜明洋

当漆画作为公共艺术
史永哲的漆艺历程探踪|薛涵帝

刺绣鞋垫
一针一线总关情|徐溦晨

撕纸画
李运正指尖上的三秦风俗|刘欣璇

新年画
邹宗绪笔下的“移风易俗”|符亚楠

柳条簸箕
农耕社会最后的身影|史耀增

纸塑窗花
窗棂间的戏曲人生|史沛鸿

渭南门帘
民居的变通之美|陈姝婕

大荔花苫鼓
生命的祈愿与借喻|陈姝婕

阿寿面花
信仰的载体、空间与主体|庞晨旭

花袱子
渐近消失的渭北婚俗布饰品|解境怡

闹市中的木偶戏
访合阳线戏艺人谢春焕|薛敬亚

父辈的手艺
蓆棚斋的“来龙”与“去脉”|张嘉效

拴马桩的历史物质性
从乡土原境到西安美术学院|王博扬

陶塑面花
富平陶艺村里的民艺嬗变|杨昀欣

尧头窑
渭北高原上的“黑珍珠”|张西昌

作者简介

后 记

显示全部信息

媒体评论

华夏农耕时代的艺术遗产,一半在民间。张西昌等青年学者深入关中民间文化富集区作田野考察,采撷精彩的民间手艺、民间艺匠、民间艺术于《三秦百工? 关中卷》,文图互济,辑集以储宝。
——程征 西安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以当代学院眼光和学力对散处田野中的传统匠艺做深入探访报道是这本书的突出特色。民众生活本身魅力无穷,深入民众生活的学术成果也必充满魅力,大多数读者当与我有此同感。
——王宁宇 西安美术学院教授 博士研究生导师
《三秦百工? 关中卷》所记录的来自陕西关中人民生活中的日常事项,是源自周秦汉唐的传统文化的延续,悄无声息地在这块土地上繁洐、生息、流传,丰富和创造着当地民众的日常生活。
——徐艺乙 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
凝结西安美术学院研究团队数年调研心血的这部著作,以生动的语言和朴实的文风,翔实记述了陕西关中地区的民间艺人艺事,是认识三秦文化厚积、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田野调研方法的优秀读本。
——吕品田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美术学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

作者简介

张西昌,西安美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后、中国民协《民艺》杂志执行编辑、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民艺专委会副主任、《中国民间工艺集成?陕西卷》主编、中国民族学会东北亚文化研究会理事、陕西省工艺美术学会理事兼秘书长、陕西民间文艺家协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陕西省美术博物馆青年学术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