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本:16开 |
纸张:胶版纸 |
包装:平装-胶订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220137143 |
所属分类:图书>文学>中国现当代随笔 |
编辑推荐
年是巴金先生诞辰周年,这位倡导“说真话、做好人”的“人民作家”,为我们留下了大量优秀的作品,是激发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宝贵财富。本书是其侄儿李致对巴老文章的纪念。内容简介
本书为“走近巴金”系列的一本。李致的父亲李尧枚是巴金的大哥。在与巴老多年的接触中,李致对巴老的为人有不少的感受。巴老曾在给李致的信中说:“我离开世界以前,希望更多的人理解我。你可能理解我多一些。”为了倾诉自己的感情,李致从多方面写出他心目中的巴老。到目前为止,李致写了约二十万字的随笔和日记。本书就是对这些随笔和日记的全面整理和记录。
目 录
人格魅力
讲真话的作家——巴金
永远不能忘记的四句话
我淋着雨,流着泪,离开上海——记“文革”中去上海看望巴金
巴金的心
两个“最后一息”
春蚕
不做盗名欺世的骗子——巴金二三事
附:茶楼风波
为人着想——巴金与我的藏书
要有信仰——《巴金教我做人》后记
只有讲真话的人才可能追求到真理
从“存目”谈起——兼致范用兄
《寒夜》与光明人格魅力
讲真话的作家——巴金
永远不能忘记的四句话
我淋着雨,流着泪,离开上海——记“文革”中去上海看望巴金
巴金的心
两个“最后一息”
春蚕
不做盗名欺世的骗子——巴金二三事
附:茶楼风波
为人着想——巴金与我的藏书
要有信仰——《巴金教我做人》后记
只有讲真话的人才可能追求到真理
从“存目”谈起——兼致范用兄
《寒夜》与光明
读几本巴金的著作——《四川日报记者曾鸣专访
我心中的巴金
向巴金学习,当好出版家——在纪念巴金诞辰周年出版座谈会上的讲话
难舍亲情
永恒的手足情
附:李尧枚给巴金的四封信
终于理解父亲
大妈,我的母亲
带来光和热的人
附:挽三哥 李健吾
一部旧书,一片兄弟情
唱片《小宝贝》
“她仍和我在一起!”——巴金对萧珊的深情
巴老对我健康的关爱
不知如何弥补
心留巴老家
白发
叔侄情(三则)
一定要学好中文——珊珊不忘巴金的叮嘱
第一次去杭州看望巴老(年)
附:三辈人给巴老的信
第二次去杭州看望巴老(年)
上海日记(年)
与四爸的历次会面
巴金的头像
“巴金赠书”章
最后一次握手——在巴老弥留之际
故土之恋
巴金偏爱川剧
附:巴金致成都市川剧院的一封信
巴金历次回故乡
巴金最后一次回故乡
年巴金回乡纪要
故友情深
巴金与《雷雨》
何日再倾积愫——怀念曹禺
黄金般的心不会消失
故友情深——巴金与李劫人的友谊
不忍告诉巴金
附:巴金风骨今犹在——《天津日报·北方周末》记者张星专访
附录 读《家书——巴金、萧珊书信集》后致李致的三封信 李累
显示全部信息
作者简介
李致,四川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名誉主席、巴金文学院顾问。曾任共青团中央《辅导员》杂志总编辑。改革开放后,历任四川省新闻出版局副局长兼四川人民出版社总编辑、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兼省出版总社社长等。有《李致文存》卷本等多部回忆性著述。
年是巴金先生诞辰周年,这位倡导“说真话、做好人”的“人民作家”,为我们留下了大量优秀的作品,是激发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宝贵财富。本书是其侄儿李致对巴老文章的纪念。内容简介
本书为“走近巴金”系列的一本。李致的父亲李尧枚是巴金的大哥。在与巴老多年的接触中,李致对巴老的为人有不少的感受。巴老曾在给李致的信中说:“我离开世界以前,希望更多的人理解我。你可能理解我多一些。”为了倾诉自己的感情,李致从多方面写出他心目中的巴老。到目前为止,李致写了约二十万字的随笔和日记。本书就是对这些随笔和日记的全面整理和记录。
目 录
人格魅力
讲真话的作家——巴金
永远不能忘记的四句话
我淋着雨,流着泪,离开上海——记“文革”中去上海看望巴金
巴金的心
两个“最后一息”
春蚕
不做盗名欺世的骗子——巴金二三事
附:茶楼风波
为人着想——巴金与我的藏书
要有信仰——《巴金教我做人》后记
只有讲真话的人才可能追求到真理
从“存目”谈起——兼致范用兄
《寒夜》与光明人格魅力
讲真话的作家——巴金
永远不能忘记的四句话
我淋着雨,流着泪,离开上海——记“文革”中去上海看望巴金
巴金的心
两个“最后一息”
春蚕
不做盗名欺世的骗子——巴金二三事
附:茶楼风波
为人着想——巴金与我的藏书
要有信仰——《巴金教我做人》后记
只有讲真话的人才可能追求到真理
从“存目”谈起——兼致范用兄
《寒夜》与光明
读几本巴金的著作——《四川日报记者曾鸣专访
我心中的巴金
向巴金学习,当好出版家——在纪念巴金诞辰周年出版座谈会上的讲话
难舍亲情
永恒的手足情
附:李尧枚给巴金的四封信
终于理解父亲
大妈,我的母亲
带来光和热的人
附:挽三哥 李健吾
一部旧书,一片兄弟情
唱片《小宝贝》
“她仍和我在一起!”——巴金对萧珊的深情
巴老对我健康的关爱
不知如何弥补
心留巴老家
白发
叔侄情(三则)
一定要学好中文——珊珊不忘巴金的叮嘱
第一次去杭州看望巴老(年)
附:三辈人给巴老的信
第二次去杭州看望巴老(年)
上海日记(年)
与四爸的历次会面
巴金的头像
“巴金赠书”章
最后一次握手——在巴老弥留之际
故土之恋
巴金偏爱川剧
附:巴金致成都市川剧院的一封信
巴金历次回故乡
巴金最后一次回故乡
年巴金回乡纪要
故友情深
巴金与《雷雨》
何日再倾积愫——怀念曹禺
黄金般的心不会消失
故友情深——巴金与李劫人的友谊
不忍告诉巴金
附:巴金风骨今犹在——《天津日报·北方周末》记者张星专访
附录 读《家书——巴金、萧珊书信集》后致李致的三封信 李累
显示全部信息
作者简介
李致,四川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名誉主席、巴金文学院顾问。曾任共青团中央《辅导员》杂志总编辑。改革开放后,历任四川省新闻出版局副局长兼四川人民出版社总编辑、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兼省出版总社社长等。有《李致文存》卷本等多部回忆性著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