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本:16开 |
纸张:胶版纸 |
包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601012489 |
所属分类:图书>心理学>心理学经典著作 |
商品详情
沈文肃公牍(全三册)
作 者:陈红 主编
定
号
出版社:广陵书社
出版日期年月
版 次
印刷日期
页 数
装 帧:精装
沈葆桢(—年)字翰宇,一字幼丹,祖籍浙江,迁福建,为侯官县(今福州市)人。幼为郡廪生。道光二十年(年)中举人,二十七年(年)登进士,选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咸丰四年(年)改任御史。次年外放杭州府,以避籍改九江府。越年改调广信府,迁广饶九南兵僃道,加擦察使衔。寻补赣南兵借道。十一年(年)升江西巡抚。同治四年(年)丁母忧,返福州。次年充总理船政大臣,十三年(元年)日本借口台湾牡丹社事件的武装侵台,奉旨前往湾巡视并兼办各国通商吉务。光绪元年(年)调两江总督。五年(年)以积劳病卒任所,年五十九。追赠太子太傅,谥文肃。福州吏民为之建祠于乌石山麓。
沈葆桢著作已见知傅刻的有《沈文肃公政书》、《夜识齐乘稿》和《居官圭臬》等。尚未刊行的《沈文肃公牍》十六卷,收集了沈葆桢在巡台和督江时与李鸿章、左宗棠以及闽浙、两江、湖广的督抚司道和师友的往来函件。至六卷表述作者巡台的积极奋战以及日本退兵后的善后工作和整治台湾的各项措施。第七至十六卷则是作者督江的政事活动。诸如赈灾荒、修河堤、通海运、理监引、减税则、除罂粟、清积案、增书院、裁兵留勇以及裁厘改税等,集中了作者从提到年治理江南民政、军政、财政、经贸、文化以及涉外等领域的主张和措施。是研究中国近代史颇具有价值的资料。《沈葆桢家书》六册收集同治壬戌(年)至乙丑()年江西巡抚任上,同治甲戌(年)至光绪已卯(年)巡台与督江吏治,可从为一个侧面窥见当年仕宦家族的生少层而和官场轶事陋慴,为研究沈葆桢其人其事和社会情状提供了手素材。
卷一
巡台(一)
致李子和制军
致李雨亭制军
致李少荃中堂
致李少荃中堂
致罗景山军门
致李子和制军
致李少荃中堂
致李子和制军
致吴桐云观察
致李雨亭制军
致李子和制军
致苏振轩中丞
致李中堂
沈文肃公牍(全三册)
作 者:陈红 主编
定
号
出版社:广陵书社
出版日期年月
版 次
印刷日期
页 数
装 帧:精装
沈葆桢(—年)字翰宇,一字幼丹,祖籍浙江,迁福建,为侯官县(今福州市)人。幼为郡廪生。道光二十年(年)中举人,二十七年(年)登进士,选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咸丰四年(年)改任御史。次年外放杭州府,以避籍改九江府。越年改调广信府,迁广饶九南兵僃道,加擦察使衔。寻补赣南兵借道。十一年(年)升江西巡抚。同治四年(年)丁母忧,返福州。次年充总理船政大臣,十三年(元年)日本借口台湾牡丹社事件的武装侵台,奉旨前往湾巡视并兼办各国通商吉务。光绪元年(年)调两江总督。五年(年)以积劳病卒任所,年五十九。追赠太子太傅,谥文肃。福州吏民为之建祠于乌石山麓。
沈葆桢著作已见知傅刻的有《沈文肃公政书》、《夜识齐乘稿》和《居官圭臬》等。尚未刊行的《沈文肃公牍》十六卷,收集了沈葆桢在巡台和督江时与李鸿章、左宗棠以及闽浙、两江、湖广的督抚司道和师友的往来函件。至六卷表述作者巡台的积极奋战以及日本退兵后的善后工作和整治台湾的各项措施。第七至十六卷则是作者督江的政事活动。诸如赈灾荒、修河堤、通海运、理监引、减税则、除罂粟、清积案、增书院、裁兵留勇以及裁厘改税等,集中了作者从提到年治理江南民政、军政、财政、经贸、文化以及涉外等领域的主张和措施。是研究中国近代史颇具有价值的资料。《沈葆桢家书》六册收集同治壬戌(年)至乙丑()年江西巡抚任上,同治甲戌(年)至光绪已卯(年)巡台与督江吏治,可从为一个侧面窥见当年仕宦家族的生少层而和官场轶事陋慴,为研究沈葆桢其人其事和社会情状提供了手素材。
卷一
巡台(一)
致李子和制军
致李雨亭制军
致李少荃中堂
致李少荃中堂
致罗景山军门
致李子和制军
致李少荃中堂
致李子和制军
致吴桐云观察
致李雨亭制军
致李子和制军
致苏振轩中丞
致李中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