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本:大16开 |
纸张:胶版纸 |
包装:平装-胶订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567565388 |
所属分类:图书>教材>职业技术培训教材>语言/教育 |
商品详情
编辑推荐
《教学伦理》,肯尼斯 斯特赖克和乔纳斯 索尔蒂斯所著《教学伦理》论述当代学校教育中重大的伦理议题,是一部别具一格的教育伦理著作。尽管它所涉及的全都是教育实践中真实的伦理难题,但它并不企图提供问题解决的处方。它的重点在于引导学员运用伦理学两种基本的思维方式(立足于利益大化的结果论思维以及基于同等尊重的非结果论思维),去思考教育伦理难题,达成对结果论与非结果论、道德直觉与道德理论的反思均衡。与其说是在教人如何解决教育伦理难题,不如说是在教人如何思考教育伦理难题。
容简介
《教学伦理》,一名学生由于自己的不理智,在教室里挑起事端,被同学揍了一顿。他的父亲暴跳如雷,看起来还要再挨一顿。年轻的老师跟他父亲说“不是他先动的手”。为了保护学生,老师撒谎了。为了避免坏结果或者造成好结果而采取行动,就会使行动变得正当吗?
班级有位残疾学生,老师为了确保教学活动中不漏掉她,修改了全班的教学计划以适应她的特殊需要,花大量时间为她进行个别化的辅导。我们的学校教育为人欣赏的事情之一,是矢志为每个学生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另一方面,则是矢志将所有类型的学生全纳进来,而不管他们多么不同。老师这样做,你怎么看?
有个学生向校刊投送了一篇文风生动且有见解的文章,但文中人物显然是以本校的真实人物为原型,如果把文章登载出来的话,整个学校都将知道是在影射一位粗鲁的教师和一名无辜的女生。在这种情况下,作为校刊的教师将面临一个伦理两难问题:是保障学生的表达自由,还是不让那名女生难堪?
肯尼斯 斯特赖克和乔纳斯 索尔蒂斯所著《教学伦理》是一本探讨教学伦理学的书。本书中关注的与其说是让你学习一套规范,不如说是促使你去思考伦理学,并且自己教育自己。本书重点以对教学中的伦理两难问题的探讨,来展现和检验伦理学一般的思维方法及道德推理的独特性,为教师架设一座桥梁,跨越理论与实践之间的鸿沟。
《教学伦理》第五版共分章,以直接与当今老师谈话的风格书写,使用现实的教例研究,探讨日常教学的伦理两难问题。本书涉及惩罚与正当程序、心智自由、同等对待学生、多元文化主义、宗教差异、民主、教师倦怠、专业操守、家长权利、虐待或疏忽儿童、性骚扰等话题。最后一章还另外补充了十来个两难教例以及相应的思考题,以尽可能地涵盖前面各章没有涉及或没有深及的教育伦理难题,并就如何思考、分析这些伦理两难教例提出了详尽的程序性建议。
作者简介
肯尼斯 斯特赖克( ),美国康奈尔大学荣誉退休教授及雪城大学“教育文化基础”教授。
乔纳斯 索尔蒂斯(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哲学与教育”克伯屈讲席荣誉退休教授。
精彩书评
文字流畅,通俗易读……有助于积极的课堂讨论。
——《专业教育工作者》杂志( )
这部教材肯定会吸引读者,促使他们去讨论一个晾了太久的教学维度。
——《卡潘》杂志( )
无论对职前(应用)哲学课程,还是对有兴趣思考自身行动如何影响学生的自我认知及课堂实践的在职教师,这都是一份卓越的讨论指南。
——《教育领导》杂志( )
目录
译序
鸣谢
教育专业伦理规范
第章 本书所论
伦理探究的性质
教例
伦理学的两种思维方式
结果论与利益最大化
非结果论与尊重人
伦理学说及其作用
补充教例
真相或结果
电工
进一步探究
第章 惩罚与正当程序
一则供思考的教例
争论
概念
分析
方法上的反思
补充教例
一个即将毕业的高中生
嘭!零容忍
进一步探究
目 录
第章 心智自由
一则供思考的教例
争论
概念
分析
方法上的反思
补充教例
审查制度?
可能性的选择
进一步探究
第章 机会均等与民主社会
两会故事两个供思考的教例
教例荣誉代数
教例苏珊的三年级
争论
概念
分析
方法上的反思
补充教例
平等但隔离
全纳?
进一步探究
第章 多样性多元文化主义与宗教
两则供思考的教例
古陆与创世说
新港与伊洛魁人联盟
争论
概念和争端
激进多元主义
多样性的其他辩护
辩与驳
作为公民的人
一则补充教例
圣诞之争
进一步探究
第章 民主、专业主义与正直从教
一则供思考的教例
反思均衡
主权问题
专业主义和正直从教
伦理对话
补充教例
沉默不是金
五段并不够
进一步探究
第章 结论与后记
后记
第章 补充教例研究
教师倦怠
谁的权利学生的还是家长的?
你付出多少就得到多少
宣誓效忠
师欤友欤?
专业操守两则教例
上大学还是做劳工?
价值澄清
是虐待?还是疏忽?抑或不足为虑?
是友好扶持还是性骚扰?
评分政策
进一步探究
精彩书摘
第章
本书的所论
这是一本探讨教学伦理的书。也许你早就知道教育工作者有一套伦理规范。事实上,本书开头呈现的就是全美教育协会颁布的《教育专业伦理规范》。但是,我们关注的与其说是让你学习这套规范,不如说是促使你去思考伦理学,并且自己教育自己。伦理思考和做决定不仅仅是遵守这些规则。
为了使你头脑里有一个正确的框架,并了解本书所论,让我们先来想象校园里一种十分普遍的情境。阅读下文时,试着把你自己当作这位年轻的初任教员,并问一问自己,如果你是她,你会怎么办。
辛西娅艾伦是英语系的新教员,年纪并不比自己的学生大多少。她承担了“文学导论”与“作文”这两门必修课的教学任务。她满怀激情,长时间精心备课。可是,就像许多初任教师那样,她很快体会到,光靠热情、辛勤工作和精心计划,并不足以保证教学成功。有些学生很机灵,在班上表现也很好。她心想,无论谁来教这门课,他们都会表现得一样出色。可是,另外一些学生似乎并没有学会她煞费苦心教给他们的东西。他们功课平平,或者更差,他们坐在教室里,少言寡语。她不知道,这些学生到底是迷惘,还是厌倦,或是听不懂她教的内容,但她知道,这群学生中的任何进步都会使她十分开心,那预示着她初为人师的成功——如果只有她能够影响他们的话。
课程要求交篇短文和篇期末论文。辛西娅认为这是一种公平的评价制度,因为,学生要是初稿写得不好的话,这套制度容许学生修改。期末论文定于最后一堂课交,所有学生都必须交。同回家过暑假的学生道别之后,辛西娅开始阅卷,计算这门课的等第分,这些等第分要在小时之内交到注册处。
批阅第一份论文,她就大吃一惊亨利,这个学院篮球队举足轻重的新队员,在作业中显示出令人刮目相看的进步。辛西娅发现,这个学期他成了一名认真学习的学生,但平日里的训练和巡回比赛,使得他很难跟上正常的学习进度。他之前的等第分是丁、丁、丙、丙,她知道,为了确保参加院际比赛的资格,保住奖学金,亨利必须保持平均等第分为丙。她非常关注地批阅着他的期末论文,很快心生惊喜,这显然是一份得甲等的论文!
事实上,这篇论文太出色了,以至于辛西娅为了明智地评判它,不得不去查看一本有关该论题的标准参考书。这又给她一个意外,她发现,亨利的论文多是直接从这本书中抄下来的。这分明是一起抄袭事件。
辛西娅感到伤心、愤怒和失败之余,还意识到自己对学院有一种义务。对学术不诚实之规定清清楚楚
对于学术不诚实之案件,一经查实,该课成绩以戊等论处。不得制定任何条文撤销对该生的处罚。本院指认学生学术不诚实的工作人员,要以书面形式通知学生本人、学生的系主任及工作人员所在部门的主要负责人。该通知要归入系主任有关该生的正式档案之中,但不得外传。
处罚舞弊行为的规定非常清楚,但辛西娅有些迟疑不决。她不能确定,在这起事件中,如此严厉的措施是否恰当,或者说,如此严厉的措施能否达到期望的教育目标。遵守正常的程序,似乎会导致非常严厉的处罚。舞弊事件如果上报,并且证明确有其事,亨利就会失去奖学金,甚至可能离开学校;还有,篮球队在即将进行的联赛期间将失去一名有价值的队员。一个戊等对于别的学生也许不是什么负担,对于亨利却是一场灾难。你要是辛西娅,会怎么办呢?
停一下,想一想这种尴尬的处境。如果可能的话,同你的室友或同班讨论一下。如果你花些时间思考和讨论这种处境,马上就会清楚,一些伦理原则和价值在此有待议决学生和教员方面的诚实与不诚实;对学校的义务——作为学校中的一员,不管是学生,还是工作人员,都得同意遵守校规;关心学生的福利,并且承认学生是人,有课堂之外的生活,还有未来,教师对此能够产生不可估量影响。
其中若干争议和选项有待拆解。全美教育协会的规范似乎没有多大帮助,因为它缺少涵盖这种情境的清晰规则。很显然,看来要采取这么一种立场——教师应当以学生的福利作为自己的主要关切,据此对学生采取行动。可规范又要求教师行事诚实,并在专业事务上保持正直。通常大家都会同意诚实和学生福利都是重要的价值,可是,如果这两种价值就像在这起事件中那样发生了冲突,那么,无论向规范请教,还是在价值观上达成一致,对于做出一个决定来说都于事无补,对于更为艰难的伦理思考也是如此——而这本书正是要帮助你理解伦理思维的方式。
如果辛西娅因为觉得在这起事件上惩罚太重而不给亨利打不及格,也不告发他,那么,她在考虑时更注重的是自身行为的有害后果,而非自己必须遵守校规的义务。本书中,我们把这样的伦理思维称作“结果论”思维。而如果她非常严肃地看待自己的个人诚实感和专业义务,以维持和执行学校对大家一视同仁的学术规范,她就会作出一种“非结果论”的决定。对于非结果论者来说,责任、义务和原则是比后果更为重要的考虑对象。
通过使用类似的教例研究,我们将探讨与惩罚、智力自由和同等对待学生等有关的伦理难题。阅读时,你要运用自己的想象力,设想自己处在教师的角色。然后,你要自己进行一些艰难的伦理思考。你也要试着想象自己就是这些教例中的学生。有的时候,从情境中不同人的观点出发,伦理思考会显得不一样。上述教例中,试想你就是亨利,是一个有天赋的少数民族学生,有个沉疴缠身的母亲,她认为他一生有所作为的唯一机会就是成为一名职业篮球选手。是留在学校实现职业选手的梦想,还是回到贫民区,一辈子干体力活,或者长期失业——这对于亨利来说是一件大事。你怎么赡养你那患糖尿病的寡母呢?你期末论文前的平均等第分是丙+或丁。你得取得一个高分,从而把平均分数提高到能使你留在学校打篮球。你明白把资料当成自己的作业不对,但你一直在进步,并且到目前为止都是老老实实地通过这门课的。你该怎么办?
使用教例研究,有助于把你置于一种思考气氛之中。本书中,我们将广泛地使用教例研究,展示各种伦理学说和伦理思维方式,并向你和你的同学呈现各种教例,以便掌握它们。第—章的教例研究将提供一个背景,使大家理解伦理学家们思考惩罚、自由、平等等争端的一些主要方式。我们还将在第章和第章探讨与民主和文化多样性相关的伦理争端。
各章将沿用一种简单的模式。设计这种模式,是为了激活你思维,挑战你的思维。首先,会有一个“教例”,类似本章辛西娅艾伦的教例,该教例提出伦理两难问题。接着,会有一场想象的“争论”,以直观的形式展现该教例中的伦理争端。争论类似于在学生宿舍或在教师休息室里,人们意识到有些事情在道德上有毛病,并就伦理上成问题的内容争了起来。这将使你感觉到到底在争论什么。然后是一场与该两难问题有关的伦理“概念”讨论,它给你机会去观察各大伦理学说是怎么阐明该争端的。这些学说不仅探讨何为对、何为错,而且探讨我们是怎样决断对错的。理解各主要伦理学家的思维,将有助于你看到向你(作为一个伦理学家)开放的种种选项。接下来的一个部分叫“分析”,我们将用结果论和非结果论的观点,以及尊重人和利益最大化的原则,为你展示进行思考和作出决断会是什么样子。我们还将反思伦理思维的本质。最后,在每一章的结尾及本书的最后一部分,我们将为课堂讨论提供补充的教例研究。
但在我们开始教例研究之前,重要的是使你意识到本书还研究另一个论题,该论题对于思考当代专业伦理学和普通伦理学至关重要。大多数人可能会同意,教师应当以合乎伦理的方式行事。也许有许多人可能会非常严肃地怀疑有关伦理行为的问题能否得到客观解答。也许你就是其中一员,你或许会说:“伦理问题难道真不是个人价值问题或者是某人所属群体的价值问题吗?”“人类事务中真有客观的对错吗?”“难道它不正好归结为一个人所相信的对错吗?”“一个人试图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于人难道不是错了吗?”
我们知道主观主义和相对主义是严肃的当代关切。你该干这干那,因为它是你要做的正确的事情——这种断言对现代人来说偏狭而教条。别人的意见凭什么要比你的意见好?没有相对主义我们能宽容吗?没有确定性我们能客观吗?这都是一些令人不安却是重要的考虑——今天没有什么严肃的伦理讨论是可以避免的了。
所以,我们相信,如果我们要成功地使你有效地思考专业伦理的话,我们将不得不说服你,对伦理问题可以客观地讨论,对采取的行动方针可以从道德上辩护。接下来我们试图做的正是这些,但最终你必须是裁判。我们相信,一种超越个人信仰和价值观的理性伦理思维,对于专业伦理和所有社会成员的道德教育,都是必不可少的。伦理不但是私人题材,也是公共题材。如果我们对的话,那么,似乎就可以推出这样的结论教师有一种特殊义务,帮助自己的学生看到并分享伦理思考潜在的客观性和合理性,这样我们大家就可以一起过道德上负责任的生活。这也是本书所要说的内容。
编辑推荐
《教学伦理》,肯尼斯 斯特赖克和乔纳斯 索尔蒂斯所著《教学伦理》论述当代学校教育中重大的伦理议题,是一部别具一格的教育伦理著作。尽管它所涉及的全都是教育实践中真实的伦理难题,但它并不企图提供问题解决的处方。它的重点在于引导学员运用伦理学两种基本的思维方式(立足于利益大化的结果论思维以及基于同等尊重的非结果论思维),去思考教育伦理难题,达成对结果论与非结果论、道德直觉与道德理论的反思均衡。与其说是在教人如何解决教育伦理难题,不如说是在教人如何思考教育伦理难题。
容简介
《教学伦理》,一名学生由于自己的不理智,在教室里挑起事端,被同学揍了一顿。他的父亲暴跳如雷,看起来还要再挨一顿。年轻的老师跟他父亲说“不是他先动的手”。为了保护学生,老师撒谎了。为了避免坏结果或者造成好结果而采取行动,就会使行动变得正当吗?
班级有位残疾学生,老师为了确保教学活动中不漏掉她,修改了全班的教学计划以适应她的特殊需要,花大量时间为她进行个别化的辅导。我们的学校教育为人欣赏的事情之一,是矢志为每个学生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另一方面,则是矢志将所有类型的学生全纳进来,而不管他们多么不同。老师这样做,你怎么看?
有个学生向校刊投送了一篇文风生动且有见解的文章,但文中人物显然是以本校的真实人物为原型,如果把文章登载出来的话,整个学校都将知道是在影射一位粗鲁的教师和一名无辜的女生。在这种情况下,作为校刊的教师将面临一个伦理两难问题:是保障学生的表达自由,还是不让那名女生难堪?
肯尼斯 斯特赖克和乔纳斯 索尔蒂斯所著《教学伦理》是一本探讨教学伦理学的书。本书中关注的与其说是让你学习一套规范,不如说是促使你去思考伦理学,并且自己教育自己。本书重点以对教学中的伦理两难问题的探讨,来展现和检验伦理学一般的思维方法及道德推理的独特性,为教师架设一座桥梁,跨越理论与实践之间的鸿沟。
《教学伦理》第五版共分章,以直接与当今老师谈话的风格书写,使用现实的教例研究,探讨日常教学的伦理两难问题。本书涉及惩罚与正当程序、心智自由、同等对待学生、多元文化主义、宗教差异、民主、教师倦怠、专业操守、家长权利、虐待或疏忽儿童、性骚扰等话题。最后一章还另外补充了十来个两难教例以及相应的思考题,以尽可能地涵盖前面各章没有涉及或没有深及的教育伦理难题,并就如何思考、分析这些伦理两难教例提出了详尽的程序性建议。
作者简介
肯尼斯 斯特赖克( ),美国康奈尔大学荣誉退休教授及雪城大学“教育文化基础”教授。
乔纳斯 索尔蒂斯(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哲学与教育”克伯屈讲席荣誉退休教授。
精彩书评
文字流畅,通俗易读……有助于积极的课堂讨论。
——《专业教育工作者》杂志( )
这部教材肯定会吸引读者,促使他们去讨论一个晾了太久的教学维度。
——《卡潘》杂志( )
无论对职前(应用)哲学课程,还是对有兴趣思考自身行动如何影响学生的自我认知及课堂实践的在职教师,这都是一份卓越的讨论指南。
——《教育领导》杂志( )
目录
译序
鸣谢
教育专业伦理规范
第章 本书所论
伦理探究的性质
教例
伦理学的两种思维方式
结果论与利益最大化
非结果论与尊重人
伦理学说及其作用
补充教例
真相或结果
电工
进一步探究
第章 惩罚与正当程序
一则供思考的教例
争论
概念
分析
方法上的反思
补充教例
一个即将毕业的高中生
嘭!零容忍
进一步探究
目 录
第章 心智自由
一则供思考的教例
争论
概念
分析
方法上的反思
补充教例
审查制度?
可能性的选择
进一步探究
第章 机会均等与民主社会
两会故事两个供思考的教例
教例荣誉代数
教例苏珊的三年级
争论
概念
分析
方法上的反思
补充教例
平等但隔离
全纳?
进一步探究
第章 多样性多元文化主义与宗教
两则供思考的教例
古陆与创世说
新港与伊洛魁人联盟
争论
概念和争端
激进多元主义
多样性的其他辩护
辩与驳
作为公民的人
一则补充教例
圣诞之争
进一步探究
第章 民主、专业主义与正直从教
一则供思考的教例
反思均衡
主权问题
专业主义和正直从教
伦理对话
补充教例
沉默不是金
五段并不够
进一步探究
第章 结论与后记
后记
第章 补充教例研究
教师倦怠
谁的权利学生的还是家长的?
你付出多少就得到多少
宣誓效忠
师欤友欤?
专业操守两则教例
上大学还是做劳工?
价值澄清
是虐待?还是疏忽?抑或不足为虑?
是友好扶持还是性骚扰?
评分政策
进一步探究
精彩书摘
第章
本书的所论
这是一本探讨教学伦理的书。也许你早就知道教育工作者有一套伦理规范。事实上,本书开头呈现的就是全美教育协会颁布的《教育专业伦理规范》。但是,我们关注的与其说是让你学习这套规范,不如说是促使你去思考伦理学,并且自己教育自己。伦理思考和做决定不仅仅是遵守这些规则。
为了使你头脑里有一个正确的框架,并了解本书所论,让我们先来想象校园里一种十分普遍的情境。阅读下文时,试着把你自己当作这位年轻的初任教员,并问一问自己,如果你是她,你会怎么办。
辛西娅艾伦是英语系的新教员,年纪并不比自己的学生大多少。她承担了“文学导论”与“作文”这两门必修课的教学任务。她满怀激情,长时间精心备课。可是,就像许多初任教师那样,她很快体会到,光靠热情、辛勤工作和精心计划,并不足以保证教学成功。有些学生很机灵,在班上表现也很好。她心想,无论谁来教这门课,他们都会表现得一样出色。可是,另外一些学生似乎并没有学会她煞费苦心教给他们的东西。他们功课平平,或者更差,他们坐在教室里,少言寡语。她不知道,这些学生到底是迷惘,还是厌倦,或是听不懂她教的内容,但她知道,这群学生中的任何进步都会使她十分开心,那预示着她初为人师的成功——如果只有她能够影响他们的话。
课程要求交篇短文和篇期末论文。辛西娅认为这是一种公平的评价制度,因为,学生要是初稿写得不好的话,这套制度容许学生修改。期末论文定于最后一堂课交,所有学生都必须交。同回家过暑假的学生道别之后,辛西娅开始阅卷,计算这门课的等第分,这些等第分要在小时之内交到注册处。
批阅第一份论文,她就大吃一惊亨利,这个学院篮球队举足轻重的新队员,在作业中显示出令人刮目相看的进步。辛西娅发现,这个学期他成了一名认真学习的学生,但平日里的训练和巡回比赛,使得他很难跟上正常的学习进度。他之前的等第分是丁、丁、丙、丙,她知道,为了确保参加院际比赛的资格,保住奖学金,亨利必须保持平均等第分为丙。她非常关注地批阅着他的期末论文,很快心生惊喜,这显然是一份得甲等的论文!
事实上,这篇论文太出色了,以至于辛西娅为了明智地评判它,不得不去查看一本有关该论题的标准参考书。这又给她一个意外,她发现,亨利的论文多是直接从这本书中抄下来的。这分明是一起抄袭事件。
辛西娅感到伤心、愤怒和失败之余,还意识到自己对学院有一种义务。对学术不诚实之规定清清楚楚
对于学术不诚实之案件,一经查实,该课成绩以戊等论处。不得制定任何条文撤销对该生的处罚。本院指认学生学术不诚实的工作人员,要以书面形式通知学生本人、学生的系主任及工作人员所在部门的主要负责人。该通知要归入系主任有关该生的正式档案之中,但不得外传。
处罚舞弊行为的规定非常清楚,但辛西娅有些迟疑不决。她不能确定,在这起事件中,如此严厉的措施是否恰当,或者说,如此严厉的措施能否达到期望的教育目标。遵守正常的程序,似乎会导致非常严厉的处罚。舞弊事件如果上报,并且证明确有其事,亨利就会失去奖学金,甚至可能离开学校;还有,篮球队在即将进行的联赛期间将失去一名有价值的队员。一个戊等对于别的学生也许不是什么负担,对于亨利却是一场灾难。你要是辛西娅,会怎么办呢?
停一下,想一想这种尴尬的处境。如果可能的话,同你的室友或同班讨论一下。如果你花些时间思考和讨论这种处境,马上就会清楚,一些伦理原则和价值在此有待议决学生和教员方面的诚实与不诚实;对学校的义务——作为学校中的一员,不管是学生,还是工作人员,都得同意遵守校规;关心学生的福利,并且承认学生是人,有课堂之外的生活,还有未来,教师对此能够产生不可估量影响。
其中若干争议和选项有待拆解。全美教育协会的规范似乎没有多大帮助,因为它缺少涵盖这种情境的清晰规则。很显然,看来要采取这么一种立场——教师应当以学生的福利作为自己的主要关切,据此对学生采取行动。可规范又要求教师行事诚实,并在专业事务上保持正直。通常大家都会同意诚实和学生福利都是重要的价值,可是,如果这两种价值就像在这起事件中那样发生了冲突,那么,无论向规范请教,还是在价值观上达成一致,对于做出一个决定来说都于事无补,对于更为艰难的伦理思考也是如此——而这本书正是要帮助你理解伦理思维的方式。
如果辛西娅因为觉得在这起事件上惩罚太重而不给亨利打不及格,也不告发他,那么,她在考虑时更注重的是自身行为的有害后果,而非自己必须遵守校规的义务。本书中,我们把这样的伦理思维称作“结果论”思维。而如果她非常严肃地看待自己的个人诚实感和专业义务,以维持和执行学校对大家一视同仁的学术规范,她就会作出一种“非结果论”的决定。对于非结果论者来说,责任、义务和原则是比后果更为重要的考虑对象。
通过使用类似的教例研究,我们将探讨与惩罚、智力自由和同等对待学生等有关的伦理难题。阅读时,你要运用自己的想象力,设想自己处在教师的角色。然后,你要自己进行一些艰难的伦理思考。你也要试着想象自己就是这些教例中的学生。有的时候,从情境中不同人的观点出发,伦理思考会显得不一样。上述教例中,试想你就是亨利,是一个有天赋的少数民族学生,有个沉疴缠身的母亲,她认为他一生有所作为的唯一机会就是成为一名职业篮球选手。是留在学校实现职业选手的梦想,还是回到贫民区,一辈子干体力活,或者长期失业——这对于亨利来说是一件大事。你怎么赡养你那患糖尿病的寡母呢?你期末论文前的平均等第分是丙+或丁。你得取得一个高分,从而把平均分数提高到能使你留在学校打篮球。你明白把资料当成自己的作业不对,但你一直在进步,并且到目前为止都是老老实实地通过这门课的。你该怎么办?
使用教例研究,有助于把你置于一种思考气氛之中。本书中,我们将广泛地使用教例研究,展示各种伦理学说和伦理思维方式,并向你和你的同学呈现各种教例,以便掌握它们。第—章的教例研究将提供一个背景,使大家理解伦理学家们思考惩罚、自由、平等等争端的一些主要方式。我们还将在第章和第章探讨与民主和文化多样性相关的伦理争端。
各章将沿用一种简单的模式。设计这种模式,是为了激活你思维,挑战你的思维。首先,会有一个“教例”,类似本章辛西娅艾伦的教例,该教例提出伦理两难问题。接着,会有一场想象的“争论”,以直观的形式展现该教例中的伦理争端。争论类似于在学生宿舍或在教师休息室里,人们意识到有些事情在道德上有毛病,并就伦理上成问题的内容争了起来。这将使你感觉到到底在争论什么。然后是一场与该两难问题有关的伦理“概念”讨论,它给你机会去观察各大伦理学说是怎么阐明该争端的。这些学说不仅探讨何为对、何为错,而且探讨我们是怎样决断对错的。理解各主要伦理学家的思维,将有助于你看到向你(作为一个伦理学家)开放的种种选项。接下来的一个部分叫“分析”,我们将用结果论和非结果论的观点,以及尊重人和利益最大化的原则,为你展示进行思考和作出决断会是什么样子。我们还将反思伦理思维的本质。最后,在每一章的结尾及本书的最后一部分,我们将为课堂讨论提供补充的教例研究。
但在我们开始教例研究之前,重要的是使你意识到本书还研究另一个论题,该论题对于思考当代专业伦理学和普通伦理学至关重要。大多数人可能会同意,教师应当以合乎伦理的方式行事。也许有许多人可能会非常严肃地怀疑有关伦理行为的问题能否得到客观解答。也许你就是其中一员,你或许会说:“伦理问题难道真不是个人价值问题或者是某人所属群体的价值问题吗?”“人类事务中真有客观的对错吗?”“难道它不正好归结为一个人所相信的对错吗?”“一个人试图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于人难道不是错了吗?”
我们知道主观主义和相对主义是严肃的当代关切。你该干这干那,因为它是你要做的正确的事情——这种断言对现代人来说偏狭而教条。别人的意见凭什么要比你的意见好?没有相对主义我们能宽容吗?没有确定性我们能客观吗?这都是一些令人不安却是重要的考虑——今天没有什么严肃的伦理讨论是可以避免的了。
所以,我们相信,如果我们要成功地使你有效地思考专业伦理的话,我们将不得不说服你,对伦理问题可以客观地讨论,对采取的行动方针可以从道德上辩护。接下来我们试图做的正是这些,但最终你必须是裁判。我们相信,一种超越个人信仰和价值观的理性伦理思维,对于专业伦理和所有社会成员的道德教育,都是必不可少的。伦理不但是私人题材,也是公共题材。如果我们对的话,那么,似乎就可以推出这样的结论教师有一种特殊义务,帮助自己的学生看到并分享伦理思考潜在的客观性和合理性,这样我们大家就可以一起过道德上负责任的生活。这也是本书所要说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