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本:3开 |
纸张:胶版纸 |
包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512805255 |
所属分类:图书>工业技术>航空/航天 |
商品详情
航空公司运行控制(民航院校通用航空运行管理系列规划教材)
张亮 胡成伟 卢娜 主编
开本 开
版本 年月
出版 中国民航出版社
页数
书号
定
本教材结合国内外航空公司运行控制与管理的最新理念和技术,根据民航组织、中国民用航空局以及我国航空公司运行控制与管理的要求和规定编写而成,涵盖了航空公司运行资格审定、运行计划管理、航空器运行管理、飞行签派机构及签派员管理、签派放行与航班运行监控、飞行动态固定电报格式、运行控制案例、运行新技术等内容。本书既可作为飞行签派、空中交通管理、通用航空航务技术等专业教材,也可作为民航企事业单位相关人员的培训教材和自学用书。
胡成伟,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副教授,主持省部级课题余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其中收录篇,收录篇。张亮,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中国民航大学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专业硕士研究生,美国西敏学院访问学者,研究方向为民航高等职业教育、通用航空运行管理、机场运行管理、机场鸟击防灾等,主编《航空气象学基础》《航空公司运行控制》等民航专业教材。
总序
近年来,通用航空产业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一直处于高速增长态势。通航企业数量、机队规模、飞行小时数以及从业人数等稳步增长,映射了通用航空市场需求强劲、动力释放持续,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新活力。通用航空作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对促进地区经济结构转型、扩大内需、保障民生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也是在经济新常态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国家经济转型升级的新选项。
通用航空是资本与技术密集、关联度很高且产业链长而复杂的产业。从系统学观点出发,通用航空产业作为一个系统,可将其划分为通用航空研发与制造子系统、通用航空飞行运行保障子系统以及通用航空运营子系统,其中飞行运行保障子系统是通用航空全系统安全运行的根本。从全生命周期管理观点出发,运行管理贯穿飞行全过程,因此需要包括飞行、气象保障、情报服务、飞行签派、空中交通管理、机务维修等各要素的共同协作。通用航空飞行安全关键在于人为因素的控制,不仅需要技术精湛的飞行人员和通用航空器机务维修人员来全力保障安全,更离不开机场管制人员、飞行签派人员、航行情报人员、气象保障人员等高技能、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通力合作。
因此,通用航空航务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通用航空航务技术人员必须具备高度的专业素质和技能,不但要全面了解相关学科专业知识,还要对航空器的工作原理谙熟于胸;不但要熟知各个系统,还要在出现异常情况时具备协助机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用航空航务人才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通用航空安全运行保障能力的高低,进而关系到整个通用航空产业的发展。
预计“十三五” 末,全国通用机场将建成个以上,通用航空器将达到架以上,年飞行量将达到万小时,产业整体规模将超过一万亿元,一批具有竞争力的通用航空企业将会涌现,安全、有序、协调的航空发展格局将会初步形成。按照行业平均人机配比,结合保障人员特指民航局授予执照的机场运营、通信、气象、签派等专业人员 配比为推算,未来五年内,我国对通用航空航务运行保障的人员需求将达到人。
通用航空专家委员会预测,未来年我国通用航空飞机需求量约架,其中活塞动力飞机架、涡桨动力飞机架、喷气公务机架、直升机架,预计市场规模约亿元按照产业拉动比计算,通用航空全产业产出规模约为亿元。相应的, 通用航空航务技术岗位的需求量预计为上万个,同时每年又有一定数量的人员流失,也需要大量补充从事通用航空航务技术保障工作的人员。
针对我国通用航空航务人才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加强通用航空航务人才培养,建立一支拥有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通用航空航务技术保障团队是目前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该问题的着眼点在于从系统学和全生命周期管理观点出发,探讨通用航空航务人才技术关键能力要素,开展通用航空航务人才培养基础理论研究工作,形成具有行业特色的提升通用航空航务人才理论、实践能力的系列教材体系。
现今,我国的民航院校,包括中国民航大学、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和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围绕通航航务技术已经开设了相关专业,培养通用航空一线急需的高技能技术人才来满足我国通用航空相关技术工作的需求。但通过对上述院校通用航空航务人才培养教材体系研究发现,至少存在五个问题。一是体系性不强,教材之间缺乏主次、分工的布局;二是持续性不强,教材与课程之间缺乏互补、联动的格局;三是时效性不强,教材内容缺乏适应学科、行业发展的更新机制;四是协同性不强,教材之间缺乏理论认知与技能训练上的前后关联;五是互动性不强,教材采用的教学手段单一,缺乏对学生认知规律的培养。
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的教学团队抓住机遇,与行业主管单位、民航院校、科研院所、通航企业进行深入探讨与研究,针对通用航空航务运行保障工作的特点,编写出一套综合性的“民航院校通用航空运行管理系列规划教材”,旨在初步形成较为完善的理论与实践教材体系,填补国内通用航空航务人才培养教材体系建设空白,为通用航空飞行安全保障做出贡献。
这套系列教材的出版得到了民航安全能力建设资金、民航科技创新引导资金等专项资金的资助。这套系列教材承担着我国通用航空航务人员理论、实践能力提升的使命,凝结了国内航空院校专业人士的智慧和成果,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完整性、实用性和前瞻性,既可作为实际工作指导用书,又可作为行业院校人才培养教材。希望本系列教材的出版能进一步推动我国通用航空人员培养工作,为通用航空安全运行做出贡献。
编者
年月
前言
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产业。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交通运输业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各种交通运输方式快速发展,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不断完善,更好地发挥了交通运输的支撑引领作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我国正由“交通大国” 发展为“交通强国”。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建设“交通强国”,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交通运输工作的充分肯定,也是对交通运输工作的高度重视和殷切期盼。这意味着我们将在新时代开启建设交通强国新征程,这也是党和人民赋予交通运输行业的新使命。
作为交通运输方式的一种,航空运输因其安全与快捷的特征,在建设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发挥着独一无二的作用,对国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也将越来越大。
航空公司是航空运输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航空公司运行控制工作是航空公司日常运行的重要保障。目前,航空公司的运行管理越来越复杂,对运行控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提高航空公司运行控制水平,合理安排航班时刻,合理编排航班任务,合理调配飞机运力,合理利用机组资源,进而保障航班安全,提高航班正点率,改善航空公司服务质量是航空公司运行控制工作必须要思索和面对的最根本问题。针对航空公司运行控制工作的要求,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建立具备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航空公司运行管理保障团队,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教材结合国内外航空公司运行控制与管理的最新理念和技术、安全科学技术、民航运输和管理学等相关知识,根据民航组织、中国民用航空局、美国联邦航空局以及我国航空公司运行控制与管理的要求和相关规定编写而成。本教材内容深入浅出,理论联系实际,可作为飞行签派、空中交通管理、机场运行、通用航空航务技术等专业的教材或参考书,也可作为民航企事业单位安全管理人员、安全技术人员及其他人员的培训教材和自学用书。
?航空公司运行控制? 共十章, 第一章介绍了航空公司运行资格审定;第二章介绍了航空公司运行控制系统组织机构与运行控制人员;第三章介绍了航空公司运行计划管理;第四章介绍了航空器的运行管理;第五章介绍了飞行签派机构及签派员管理;第六章介绍了航空公司签派放行与航班运行监控;第七章介绍了航空公司运行控制其他工作;第八章介绍了民用航空飞行动态固定电报格式;第九章通过航空公司运行控制案例对航空公司运行控制工作进行了分析;第十章介绍了航空公司运行新技术。
本教材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中国民航大学、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西安航空学院及沈阳航空航天大学众多老师和同学的协助。
编者
2018 年1 月
目录
总序
前言
第一章 航空公司运行资格审定
第一节 航空公司运行控制概论
第二节 航空公司运行合格证与?运行规范? 审定
第三节 航空公司运行手册
第二章 航空公司运行控制系统组织机构与运行控制人员
第一节 航空公司运行控制系统组织机构与职责
第二节 航空公司运行控制人员职责
第三章 航空公司运行计划管理
第一节 航班计划的制订
第二节 航班计划的申请
第三节 航班正常性管理
第四章 航空器的运行管理
第一节 航空器的载重与平衡
第二节 航空器机场运行的最低天气标准
第三节 航空器运行燃油要求
第四节 最低设备清单
第五章 飞行签派机构及签派员管理
第一节 机构职责与人员资格要求
第二节 飞行签派员的合格要求
第三节 飞行签派员训练管理规定
第四节 飞行签派员的值勤时间限制
第六章 航空公司签派放行与航班运行监控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签派放行工作
第三节 飞行监控
第七章 航空公司运行控制其他工作
第一节 航务管理
第二节 运行调度管理工作
第三节 航空公司航行情报保障工作
第四节 航空公司气象保障工作
第五节 航空公司应急救援工作
第八章 民用航空飞行动态固定电报格式
第一节 基础知识
第二节 航空公司动态电报格式
第三节 航空公司部分动态电报格式
第九章 航空公司运行控制案例
第一节 气象要素下的签派放行
第二节 载重平衡相关的签派放行
第三节 机械故障下的签派放行
第四节 航行通告影响下的签派放行
第五节 其他特殊情况下的签派放行
第十章 航空公司运行新技术
第一节 基于性能的导航
第二节 平视显示器 技术
第三节 电子飞行包系统
参考文献
航空公司运行控制(民航院校通用航空运行管理系列规划教材)
张亮 胡成伟 卢娜 主编
开本 开
版本 年月
出版 中国民航出版社
页数
书号
定
本教材结合国内外航空公司运行控制与管理的最新理念和技术,根据民航组织、中国民用航空局以及我国航空公司运行控制与管理的要求和规定编写而成,涵盖了航空公司运行资格审定、运行计划管理、航空器运行管理、飞行签派机构及签派员管理、签派放行与航班运行监控、飞行动态固定电报格式、运行控制案例、运行新技术等内容。本书既可作为飞行签派、空中交通管理、通用航空航务技术等专业教材,也可作为民航企事业单位相关人员的培训教材和自学用书。
胡成伟,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副教授,主持省部级课题余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其中收录篇,收录篇。张亮,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中国民航大学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专业硕士研究生,美国西敏学院访问学者,研究方向为民航高等职业教育、通用航空运行管理、机场运行管理、机场鸟击防灾等,主编《航空气象学基础》《航空公司运行控制》等民航专业教材。
总序
近年来,通用航空产业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一直处于高速增长态势。通航企业数量、机队规模、飞行小时数以及从业人数等稳步增长,映射了通用航空市场需求强劲、动力释放持续,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新活力。通用航空作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对促进地区经济结构转型、扩大内需、保障民生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也是在经济新常态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国家经济转型升级的新选项。
通用航空是资本与技术密集、关联度很高且产业链长而复杂的产业。从系统学观点出发,通用航空产业作为一个系统,可将其划分为通用航空研发与制造子系统、通用航空飞行运行保障子系统以及通用航空运营子系统,其中飞行运行保障子系统是通用航空全系统安全运行的根本。从全生命周期管理观点出发,运行管理贯穿飞行全过程,因此需要包括飞行、气象保障、情报服务、飞行签派、空中交通管理、机务维修等各要素的共同协作。通用航空飞行安全关键在于人为因素的控制,不仅需要技术精湛的飞行人员和通用航空器机务维修人员来全力保障安全,更离不开机场管制人员、飞行签派人员、航行情报人员、气象保障人员等高技能、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通力合作。
因此,通用航空航务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通用航空航务技术人员必须具备高度的专业素质和技能,不但要全面了解相关学科专业知识,还要对航空器的工作原理谙熟于胸;不但要熟知各个系统,还要在出现异常情况时具备协助机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用航空航务人才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通用航空安全运行保障能力的高低,进而关系到整个通用航空产业的发展。
预计“十三五” 末,全国通用机场将建成个以上,通用航空器将达到架以上,年飞行量将达到万小时,产业整体规模将超过一万亿元,一批具有竞争力的通用航空企业将会涌现,安全、有序、协调的航空发展格局将会初步形成。按照行业平均人机配比,结合保障人员特指民航局授予执照的机场运营、通信、气象、签派等专业人员 配比为推算,未来五年内,我国对通用航空航务运行保障的人员需求将达到人。
通用航空专家委员会预测,未来年我国通用航空飞机需求量约架,其中活塞动力飞机架、涡桨动力飞机架、喷气公务机架、直升机架,预计市场规模约亿元按照产业拉动比计算,通用航空全产业产出规模约为亿元。相应的, 通用航空航务技术岗位的需求量预计为上万个,同时每年又有一定数量的人员流失,也需要大量补充从事通用航空航务技术保障工作的人员。
针对我国通用航空航务人才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加强通用航空航务人才培养,建立一支拥有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通用航空航务技术保障团队是目前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该问题的着眼点在于从系统学和全生命周期管理观点出发,探讨通用航空航务人才技术关键能力要素,开展通用航空航务人才培养基础理论研究工作,形成具有行业特色的提升通用航空航务人才理论、实践能力的系列教材体系。
现今,我国的民航院校,包括中国民航大学、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和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围绕通航航务技术已经开设了相关专业,培养通用航空一线急需的高技能技术人才来满足我国通用航空相关技术工作的需求。但通过对上述院校通用航空航务人才培养教材体系研究发现,至少存在五个问题。一是体系性不强,教材之间缺乏主次、分工的布局;二是持续性不强,教材与课程之间缺乏互补、联动的格局;三是时效性不强,教材内容缺乏适应学科、行业发展的更新机制;四是协同性不强,教材之间缺乏理论认知与技能训练上的前后关联;五是互动性不强,教材采用的教学手段单一,缺乏对学生认知规律的培养。
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的教学团队抓住机遇,与行业主管单位、民航院校、科研院所、通航企业进行深入探讨与研究,针对通用航空航务运行保障工作的特点,编写出一套综合性的“民航院校通用航空运行管理系列规划教材”,旨在初步形成较为完善的理论与实践教材体系,填补国内通用航空航务人才培养教材体系建设空白,为通用航空飞行安全保障做出贡献。
这套系列教材的出版得到了民航安全能力建设资金、民航科技创新引导资金等专项资金的资助。这套系列教材承担着我国通用航空航务人员理论、实践能力提升的使命,凝结了国内航空院校专业人士的智慧和成果,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完整性、实用性和前瞻性,既可作为实际工作指导用书,又可作为行业院校人才培养教材。希望本系列教材的出版能进一步推动我国通用航空人员培养工作,为通用航空安全运行做出贡献。
编者
年月
前言
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产业。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交通运输业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各种交通运输方式快速发展,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不断完善,更好地发挥了交通运输的支撑引领作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我国正由“交通大国” 发展为“交通强国”。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建设“交通强国”,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交通运输工作的充分肯定,也是对交通运输工作的高度重视和殷切期盼。这意味着我们将在新时代开启建设交通强国新征程,这也是党和人民赋予交通运输行业的新使命。
作为交通运输方式的一种,航空运输因其安全与快捷的特征,在建设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发挥着独一无二的作用,对国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也将越来越大。
航空公司是航空运输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航空公司运行控制工作是航空公司日常运行的重要保障。目前,航空公司的运行管理越来越复杂,对运行控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提高航空公司运行控制水平,合理安排航班时刻,合理编排航班任务,合理调配飞机运力,合理利用机组资源,进而保障航班安全,提高航班正点率,改善航空公司服务质量是航空公司运行控制工作必须要思索和面对的最根本问题。针对航空公司运行控制工作的要求,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建立具备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航空公司运行管理保障团队,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教材结合国内外航空公司运行控制与管理的最新理念和技术、安全科学技术、民航运输和管理学等相关知识,根据民航组织、中国民用航空局、美国联邦航空局以及我国航空公司运行控制与管理的要求和相关规定编写而成。本教材内容深入浅出,理论联系实际,可作为飞行签派、空中交通管理、机场运行、通用航空航务技术等专业的教材或参考书,也可作为民航企事业单位安全管理人员、安全技术人员及其他人员的培训教材和自学用书。
?航空公司运行控制? 共十章, 第一章介绍了航空公司运行资格审定;第二章介绍了航空公司运行控制系统组织机构与运行控制人员;第三章介绍了航空公司运行计划管理;第四章介绍了航空器的运行管理;第五章介绍了飞行签派机构及签派员管理;第六章介绍了航空公司签派放行与航班运行监控;第七章介绍了航空公司运行控制其他工作;第八章介绍了民用航空飞行动态固定电报格式;第九章通过航空公司运行控制案例对航空公司运行控制工作进行了分析;第十章介绍了航空公司运行新技术。
本教材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中国民航大学、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西安航空学院及沈阳航空航天大学众多老师和同学的协助。
编者
2018 年1 月
目录
总序
前言
第一章 航空公司运行资格审定
第一节 航空公司运行控制概论
第二节 航空公司运行合格证与?运行规范? 审定
第三节 航空公司运行手册
第二章 航空公司运行控制系统组织机构与运行控制人员
第一节 航空公司运行控制系统组织机构与职责
第二节 航空公司运行控制人员职责
第三章 航空公司运行计划管理
第一节 航班计划的制订
第二节 航班计划的申请
第三节 航班正常性管理
第四章 航空器的运行管理
第一节 航空器的载重与平衡
第二节 航空器机场运行的最低天气标准
第三节 航空器运行燃油要求
第四节 最低设备清单
第五章 飞行签派机构及签派员管理
第一节 机构职责与人员资格要求
第二节 飞行签派员的合格要求
第三节 飞行签派员训练管理规定
第四节 飞行签派员的值勤时间限制
第六章 航空公司签派放行与航班运行监控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签派放行工作
第三节 飞行监控
第七章 航空公司运行控制其他工作
第一节 航务管理
第二节 运行调度管理工作
第三节 航空公司航行情报保障工作
第四节 航空公司气象保障工作
第五节 航空公司应急救援工作
第八章 民用航空飞行动态固定电报格式
第一节 基础知识
第二节 航空公司动态电报格式
第三节 航空公司部分动态电报格式
第九章 航空公司运行控制案例
第一节 气象要素下的签派放行
第二节 载重平衡相关的签派放行
第三节 机械故障下的签派放行
第四节 航行通告影响下的签派放行
第五节 其他特殊情况下的签派放行
第十章 航空公司运行新技术
第一节 基于性能的导航
第二节 平视显示器 技术
第三节 电子飞行包系统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