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本:32开 |
纸张:胶版纸 |
包装:平装-胶订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564358365 |
所属分类:图书>哲学/宗教>哲学>中国近现代哲学 |
商品详情内容简介
《修己立人:儒家与教育》主要内容包括师生为友,教学相长,予不教,父之过,己欲立而立人,学而优何往?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四方千言之泽被,等。
目 录
第一章 师生为友,教学相长——师门教育乃儒家薪火之传承
一、民办教师的情怀
二、走进书院成一统
第二章 子不教,父之过——家庭教育乃儒家德性之发端
一、蒙以养正
二、家训与家书
三、牝马德厚,行地无疆
第三章“己欲立而立人”——民众教育乃儒家善政之圆满
一、礼乐教化
二、养老以教民
三、造福一方的义塾
四、真理与前程的两难抉择第一章 师生为友,教学相长——师门教育乃儒家薪火之传承
一、民办教师的情怀
二、走进书院成一统
第二章 子不教,父之过——家庭教育乃儒家德性之发端
一、蒙以养正
二、家训与家书
三、牝马德厚,行地无疆
第三章“己欲立而立人”——民众教育乃儒家善政之圆满
一、礼乐教化
二、养老以教民
三、造福一方的义塾
四、真理与前程的两难抉择
第四章 学而优何往?——“经世致用”乃儒家教化之归向
一、举孝父别居,登科马蹄疾
二、唐宋有诗词,八股方取士
三、“奥数”、高考、四六级
四、“申论”
五、“学而优则仕”与“子奚不为政?”
第五章 “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反省自修乃儒家教化之根基
一、志存高远
二、持志养气
三、诚意慎独
四、择善固执
五、人皆可以为尧舜
六、为己之学
第六章 四方千古之泽被——儒家教育对后世及海外的影响
一、中体西用下的教育奇葩
二、东瀛儒风
三、暴躁的美国大亨与他的中国仆人
四、“四海之内皆兄弟”
结语 知我者《春秋》,罪我者《春秋》
后记
显示全部信息
《修己立人:儒家与教育》主要内容包括师生为友,教学相长,予不教,父之过,己欲立而立人,学而优何往?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四方千言之泽被,等。
目 录
第一章 师生为友,教学相长——师门教育乃儒家薪火之传承
一、民办教师的情怀
二、走进书院成一统
第二章 子不教,父之过——家庭教育乃儒家德性之发端
一、蒙以养正
二、家训与家书
三、牝马德厚,行地无疆
第三章“己欲立而立人”——民众教育乃儒家善政之圆满
一、礼乐教化
二、养老以教民
三、造福一方的义塾
四、真理与前程的两难抉择第一章 师生为友,教学相长——师门教育乃儒家薪火之传承
一、民办教师的情怀
二、走进书院成一统
第二章 子不教,父之过——家庭教育乃儒家德性之发端
一、蒙以养正
二、家训与家书
三、牝马德厚,行地无疆
第三章“己欲立而立人”——民众教育乃儒家善政之圆满
一、礼乐教化
二、养老以教民
三、造福一方的义塾
四、真理与前程的两难抉择
第四章 学而优何往?——“经世致用”乃儒家教化之归向
一、举孝父别居,登科马蹄疾
二、唐宋有诗词,八股方取士
三、“奥数”、高考、四六级
四、“申论”
五、“学而优则仕”与“子奚不为政?”
第五章 “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反省自修乃儒家教化之根基
一、志存高远
二、持志养气
三、诚意慎独
四、择善固执
五、人皆可以为尧舜
六、为己之学
第六章 四方千古之泽被——儒家教育对后世及海外的影响
一、中体西用下的教育奇葩
二、东瀛儒风
三、暴躁的美国大亨与他的中国仆人
四、“四海之内皆兄弟”
结语 知我者《春秋》,罪我者《春秋》
后记
显示全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