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城南 从马家浜文化、南湖人民公社到成为现代化城区 马学强 等 著 中华书局 新华书店正版书籍 9787101167191

配送至
$ $ USD 美元

商品编号: 5995430 类别: 图书 文化 世界各国文化
开本:16开
纸张:轻型纸
包装:平装
是否套装:否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101167191
所属分类:图书>文化>世界各国文化>西方文化
商品详情
作者马学强 等 著
著马学强 等 著 译
装帧精装
印次


出版社中华书局
开本开
印刷时间暂无
语种暂无
出版时间
页数
外部编号
版次
成品尺寸暂无
导读

第一节地图中的变迁

第二节嘉兴城南:作为一个样本的研究

第一章马家浜文化:江南文化之源

第一节马家浜遗址的挖掘

第二节马家浜文化的命名

第三节马家浜文化遗址公园的建设

第二章明清时期的城南往事

第一节嘉兴城的变迁与城之南

第二节水城、水利与水运

第三节民生与风俗

第四节文人笔下的城南景观

第三章嘉兴城南的近代变迁

第一节近代嘉兴基层区划变迁下的城南

第二节近代城南乡村的交通与生计

第三节风雅城南:近代的那些人与事

第四章南湖人民公社:集体化时代的集体记忆

第一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土地改革

第二节嘉兴地区最早成立的农业合作社

第三节年:南湖人民公社成立

……
马学强,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博士。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任上海市史志学会第四、五届副会长,新修《上海通史》副主编等。主要从事中国城市史、江南区域史、教育史等研究。在各类学术刊物发表论文百余篇。出版的著作主要有:《上海通史》第卷、《从传统到近代:江南城镇土地产权制度研究》、《江南席家:中国一个经商大族的变迁》、《出入于中西之间:近代上海买办社会生活》、《八百里瓯江》、《话说中国》(明代卷)等多部,参与主编《千年龙华》《阅读思南公馆》《密勒氏评论报总目与研究》《西学东渐第一校》《沪上名校:百年大同研究》《为国桢干:上海南洋中学年研究》《存古开新:从绍郡中西学堂到绍兴市第一中学》等余种作品。先后主持项国家基金项目,项省部级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有多项成果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著作奖。目前,正在从事“百年名校与江南文脉”丛书(商务印书馆陆续出版)等编撰叶舟,复旦大学历史学博士,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是江南社会文化史、家族史。近年来在《史林》《社会科学》等核心刊物上发表多篇论文,出版专著部,古籍点校部,译著部,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项,主持上海市社科规划项目项,新修《上海通史》“上海建县至明代”分卷主编,《中华大典历史典》清总部主编,《常州通史》副主编,所著《清代常州文化系年》获得江苏省哲学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学养扎实,团队超强。本书作者为马学强、叶舟等,主要成员来自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所中国城市史研究中心。领衔作者为马学强,历史学博士,现为上海市史志学会副会长,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人文遗产研究创新团队首席专家、历史研究所研究员、上海史研究室主任,在中国城市史、江南区域史领域耕耘近二十年。叶舟亦为历史学博士,现为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古代史研究室副主任,主要研究江南社会文化史。其他成员也均经过专业训练,学养扎实。◎广角呈现,谈古论今。嘉兴城南不仅是嘉兴市的南缘,更因在其辖区发现的马家浜文化而被誉为“江南文化之源”,因此本书在娓娓讲述嘉兴城南的前世今生时,呈现出时间跨度大、涉及范围广的特点。时间上,始于迄今为止江南乃至环太湖流域发现的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马家浜文化,终于世纪初嘉兴城南街道的设立。内容上,重点梳理了嘉兴城南从早期的江南乡村原野,摇身一变为现代化新城区的历史过程,尤其聚焦了嘉兴城南在新石器时代、明清时期、近代、世纪至年代、改革开放时期、世纪六大重要阶段的基本面貌、重要变迁及其意义。◎城南样本,有益借鉴。本书以“嘉兴城南”为题,通过对嘉兴城南区域的长时段、多视角考察,不仅丰富、拓展了嘉兴城市史研究的内容,而且可以为江南“城南现象”“城南发展类型”提供典型样本。嘉兴城南的一些积极探索和成功经验,甚至为全国其他一些地方的现代化建设提供有益借鉴,因此更凸显了本书所具有的现实意义与社会价值。◎以图带文,以文释图。本书包括导论在内共有七章,每一章配图均不低于幅,其中第四章配图超过幅,第六章配图甚至超过幅,合计配图近幅。图片不仅丰赡,而且类型广泛、契合度强。书中既有反映不同时期嘉兴城南行政区划、水陆交通、文化遗迹、街区道路等图片,而且还有历史上当地官绅学者的肖像、书影、绘画,以及旧报纸图、档案资料图等。以图带文,以文释图,阅读感甚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