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动画话语体系建构历程闫晗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9787562969105

配送至
$ $ USD 美元

商品编号: 6010309 类别: 图书 动漫/幽默 动漫学堂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包装:平装-胶订
是否套装:否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562969105
所属分类:图书>动漫/幽默>动漫学堂
商品详情

图书基本信息
图书名称中国动画话语体系建构历程闫晗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作者闫晗
定价出版社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版次开本

中国动画的实践与研究
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曾制作出一大批颇具中国气派的动画电影并蜚声中外,然而,从《大闹天宫》到《哪吒之魔童降世》,我们在看到中国动画综合实力提升的同时,也发现当下的国产动画电影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并暴露出其在民族风格上日渐“失语”的问题来,中国动画电影产量有所下降,不过这在程度上体现出跟风制作动画电影的投机行为在逐渐减少,是早前“大繁荣”之后的理回归。在中国电影发展新常态下产业过热而形成的泡沫逐渐破灭,电影发展的速度逐步放缓,而市场的竞争却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激烈。对于动画电影而言,唯有提升原创才能竞争力。面对当下中国动画电影盲目模仿抄袭、缺乏价值支撑等问题,业界专家提出中国动画电影“须加强对传统文化资源的利用,不能只限于形式上的借鉴,而是要明确传统文化的核心竞争优势所在””。该从何处着手将是中国动画电影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节中国动画电影的创作
中国动画电影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但是一直都在朝着世界水平的方向不断,在不同历史时期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本书力图将中国动画电影叙事定位于历史的坐标系中,结合创作背景和创作诉求,将不同历史时期的动画电影分别放人话语研究框架内考察。中外动画历史学家都曾多次考察中国动画的发展,在历史分期上也大致呈现出相近的结论。因此,结合“动画电影”这一研究对象,本书将中国动画电影发展分为三个历史时期年,中国动画逐步摆脱了对美国、苏联动画的模仿,民族的“中国学派”动画年,蓬勃的创作热情催生了中国动画个黄全时代,出现了一批具有较高水准的动画电影年今,中国动画产业迎来政策扶持和人才增长,经历了多年的探索和积累,中国动画正从增量向提质转型。
一、年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中国动画已经积累了一批的创作人才,基本褪去了美国动画的痕迹,并积力于自身民族风格的建立。随着创作团队的不断壮大,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成立,并成为这一时期中国动画电影的重要创作基地。在提出“探民族风格之路,敲喜剧样式之门”“这一创作思想后,动画艺术家们于探索“民族化”的创作道路,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寻求中国传统文化资源与动画艺术相结合的方式,中国动人了个黄金时代。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动画电影的发展受到的高度重视,动画电影被赋予“为儿童服务”的重要责任。年,上海电影制片厂美术片组已形成了一套成熟的生产流程,并制作出情节多样的动画短片。这一时期共摄制部动画片。创作风格和技术都有突破和创新,同时动通片承担起对儿童观众启蒙、教育的责任。代表作有《小猫钓鱼》《夸口的青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