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本:32开 |
纸张:轻型纸 |
包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522913636 |
所属分类:图书>农业/林业>畜牧/狩猎/蚕/蜂 |
商品详情
作者姜玉声 著
著姜玉声 著 译
装帧平装
印次
定
出版社中国纺织出版社
开本开
印刷时间暂无
语种暂无
出版时间
页数
外部编号
版次
成品尺寸暂无
第一章 虾蟹类养殖生物学 … 1
第一节 外部形态 … 1
第二节 内部构造 … 6
第三节 生物学习性 … 21
第二章 虾蟹类繁育与养殖技术 … 77
第一节 对虾养殖模式与技术 … 77
第二节 蟹类养殖模式与技术 … 96
第三节 观赏虾蟹类养殖技术 … 105
第三章 虾蟹类病害防控技术 … 131
第一节 对虾白斑综合征 … 131
第二节 对虾杆状病毒病 … 134
第三节 桃拉综合征 … 136
第四节 黄头病 … 138
第五节 传染性肌坏死病 … 139
第六节 肝胰腺细小病毒病 … 141
第七节 红腿病 … 142
第八节 幼体弧菌病 … 144
第九节 急性肝胰腺坏死病 … 146
第十节 对虾卵和幼体的真菌病 … 148
第十一节 镰刀菌病 … 149
第十二节 二尖梅奇酵母病 … 151
第十三节 微孢子虫病 … 153
第十四节 肝肠胞虫病 … 154
第十五节 固着类纤毛虫病 … 156
第十六节 拟阿脑虫病 … 159
第十七节 虾疣虫病 … 161
第十八节 蟹奴病 … 162
第十九节 维生素 C 缺乏症 … 163
第二十节 浮头与泛池 … 165
参考文献 … 167
自年大学本科开始一直从事水产专业的学习与研究工作。年于浙江大学博士毕业,工作至今,主要进行虾蟹类育种与增养殖技术方向的教学与研究。讲授本科、研究生课程门,每年指导学生于生产单位进行为期个月的《虾蟹类增养殖学》实习。已指导本科毕业论文余人,研究生人;担任届班导师;指导科技创新、创业小组、省标本制作大赛等活动累计项,获省级奖励项,并多次获得校级奖励。 年,被聘为辽宁省农业科技创新团队“现代海洋牧场工程技术创新团队”和“河蟹育种与养殖创新团队”岗位科学家。目前,主持国家科技部星火计划项目在内的各级科研项目余项,参加“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等国家、以及省、市级项目项,获得科研成果项,主持制定省地方标准项。已申请型专利项,获授权专利项;于国际学术会议口头报告次;发表研究论文余篇,参编专著部,译著部。年入选大连市首批领军后备人才,同年入选辽宁省高等学校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年入选大连海洋大学首批“蔚蓝英才工程”。 所主持的《海参与虾蟹生态综合养殖技术研究》项目通过了大连市科技局组织的现场验收,获得年大连市科技进步一等奖,项目成果在大连周边池塘养殖区进行了推广应用,亩增收近千元。与盘锦光合蟹业有限公司合作,选育了我国第一个国家级河蟹新品种 “光合号”。 秉持“学以致用”的教学与科研思想,长期致力于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问题,并将实例结合于课堂教学。在读博士期间积累了较好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基础,能够做到在分子水平研究生产实践中的问题,进行机理方面的研究。所指导的研究生兼具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基础,已成为实验室培养学生的特色。
作者姜玉声 著
著姜玉声 著 译
装帧平装
印次
定
出版社中国纺织出版社
开本开
印刷时间暂无
语种暂无
出版时间
页数
外部编号
版次
成品尺寸暂无
第一章 虾蟹类养殖生物学 … 1
第一节 外部形态 … 1
第二节 内部构造 … 6
第三节 生物学习性 … 21
第二章 虾蟹类繁育与养殖技术 … 77
第一节 对虾养殖模式与技术 … 77
第二节 蟹类养殖模式与技术 … 96
第三节 观赏虾蟹类养殖技术 … 105
第三章 虾蟹类病害防控技术 … 131
第一节 对虾白斑综合征 … 131
第二节 对虾杆状病毒病 … 134
第三节 桃拉综合征 … 136
第四节 黄头病 … 138
第五节 传染性肌坏死病 … 139
第六节 肝胰腺细小病毒病 … 141
第七节 红腿病 … 142
第八节 幼体弧菌病 … 144
第九节 急性肝胰腺坏死病 … 146
第十节 对虾卵和幼体的真菌病 … 148
第十一节 镰刀菌病 … 149
第十二节 二尖梅奇酵母病 … 151
第十三节 微孢子虫病 … 153
第十四节 肝肠胞虫病 … 154
第十五节 固着类纤毛虫病 … 156
第十六节 拟阿脑虫病 … 159
第十七节 虾疣虫病 … 161
第十八节 蟹奴病 … 162
第十九节 维生素 C 缺乏症 … 163
第二十节 浮头与泛池 … 165
参考文献 … 167
自年大学本科开始一直从事水产专业的学习与研究工作。年于浙江大学博士毕业,工作至今,主要进行虾蟹类育种与增养殖技术方向的教学与研究。讲授本科、研究生课程门,每年指导学生于生产单位进行为期个月的《虾蟹类增养殖学》实习。已指导本科毕业论文余人,研究生人;担任届班导师;指导科技创新、创业小组、省标本制作大赛等活动累计项,获省级奖励项,并多次获得校级奖励。 年,被聘为辽宁省农业科技创新团队“现代海洋牧场工程技术创新团队”和“河蟹育种与养殖创新团队”岗位科学家。目前,主持国家科技部星火计划项目在内的各级科研项目余项,参加“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等国家、以及省、市级项目项,获得科研成果项,主持制定省地方标准项。已申请型专利项,获授权专利项;于国际学术会议口头报告次;发表研究论文余篇,参编专著部,译著部。年入选大连市首批领军后备人才,同年入选辽宁省高等学校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年入选大连海洋大学首批“蔚蓝英才工程”。 所主持的《海参与虾蟹生态综合养殖技术研究》项目通过了大连市科技局组织的现场验收,获得年大连市科技进步一等奖,项目成果在大连周边池塘养殖区进行了推广应用,亩增收近千元。与盘锦光合蟹业有限公司合作,选育了我国第一个国家级河蟹新品种 “光合号”。 秉持“学以致用”的教学与科研思想,长期致力于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问题,并将实例结合于课堂教学。在读博士期间积累了较好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基础,能够做到在分子水平研究生产实践中的问题,进行机理方面的研究。所指导的研究生兼具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基础,已成为实验室培养学生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