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指导手册 苑利 顾军 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北斗丛书 非物质文化遗产学基本原理 传统农耕技术等 学苑出版社 9787507764840

配送至
$ $ USD 美元

开本:128开
纸张:胶版纸
包装:平装
是否套装:否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507764840
所属分类:图书>工具书>百科全书/年鉴
商品详情
商品参数

中国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指导手册
定价
出版社学苑出版社
版次
出版时间年月
开本
作者苑利,顾军
装帧平装
页数
字数
编码
内容介绍

从年算起,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已经整整地走过了个年头。在这年中,我们既取得了 成 ,也出现过许多令人烦恼的问题。而究其根本,说到底还是理论准备不足。我们的伟大实践,常因缺乏理论指导而停滞不前甚 误入歧途。为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决定组织全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力量,共同编撰《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北斗”丛书》,用以指导今后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
作者介绍

苑利,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曾任国际亚细亚民俗学会副理事长兼中方会长、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农业历史学会副理事长,现任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农业学会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词审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旅游局 级景区评委、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农业部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专业委员会委员、山花奖评委、 级工艺美术大师初评委、 博物馆艺术品收藏与鉴赏委员、 哲社科艺术基金评委、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评审专家。全数入选“中国哲学社会科学 有影响力学者排行榜”。
目录

一、概念篇
一什么是农业文化遗产?
二为什么农业文化遗产必须要有百年以上的历史?
三为什么农业文化遗产必须以活态形式传承 今?
四为什么说农业文化遗产一定要原汁原味传承 今?
五为什么必须把农业文化遗产当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去看待?
六为什么说农业文化遗产是一种综合性遗产?
二、价值篇
一为什么说保护农业文化遗产是人类认识自身农耕文明的需要?
二为什么说保护农业文化遗产是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三为什么说保护农业文化遗产是保护粮食品种多样性的需要?
四为什么说保护农业文化遗产是确保粮食安全的需要?
五为什么保护农业文化遗产是确保人类社会高品质生活的需要?
三、保护篇
一为什么要保护传统农耕技术?
二为什么要保护传统农业生产工具?
三为什么要保护传统农业生产制度?
四为什么要保护传统农耕信仰?
五为什么要保护当地的民间文学、乡土艺术?
六为什么农业文化遗产要重点保护传统农作物品种?
七为什么农业文化遗产地要以保护当地传统农作物品种为己任?
八为什么一定要保护当地的传统农业生产设施?
四、原则篇
一为什么一定要对农业文化遗产实施 地保护?
二为什么一定要对农业文化遗产实施整体保护?
三为什么一定要对农业文化遗产实施活态保护?
四为什么一定要对农业文化遗产实施 少干预原则?
五、理念篇
一为什么保护农业文化遗产一定要秉持“大遗产”概念?
二为什么保护农业文化遗产要彻底澄清传统农耕文化落后观?
三为什么说 的农业文化遗产可以作为一张地方名片去打造?
四为什么保护农业文化遗产需要加强社会分工意识?
五为什么对农业文化遗产要抱以更加宽容的态度?
六、关系篇
一为什么一定要处理好“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系?
二为什么一定要处理好“政府”与“种田人”的关系?
三为什么一定要处理好“长期利益”与“短期利益”的关系?
四为什么一定要处理好“人”与“物”的关系?
五为什么一定要处理好“保护”与“开发”的关系?
七、申报篇
一《申报书》的填写都需要哪些方面的知识?
二为什么说拉网式普查是申报工作的 步?
三如何做好《申报书》填写工作的专项调查?
四为什么说申报项目在质量上必须代表中国传统农业的 高水平?
五如何填写《申报书》中遗产项目的“主要特征与价值”?
六如何填写《申报书》中的“遗产地概况”?
七如何填写《申报书》中的“起源与演变历史”?
八如何填写《申报书》中的“农业特征”?
九如何填写《申报书》中的“生态特征”?
十如何填写《申报书》的“景观特征”?
十一如何填写《申报书》中的“技术体系”?
十二如何填写《申报书》中的“知识体系”?
十三如何填写《申报书》中的“文化特征”?
十四如何填写《申报书》中的“创造性”?
十五如何填写《申报书》中的“独特性”?
十六如何填写《申报书》中的“遗产功能与重要性评估”?
十七如何填写《申报书》中的“问题、挑战与机遇”?
十八如何填写《申报书》中的“保护与发展措施”?
十九如何填写《申报书》中的“附件”?
八、规划篇
一如何填写《规划书》中的“总则”?
二如何填写《规划书》中的“遗产特征与遗产价值分析”?
三如何填写《规划书》中的“遗产的重要性与保护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四如何填写《规划书》中的“保护与发展的优势与劣势、机遇与挑战”?
五如何制定《规划书》中“保护与发展措施”?
六如何制定《规划书》中的“保护规划”?
七如何制定《规划书》中的“发展规划”?
八如何制定《规划书》中的“能力建设规划”?
九如何填写《规划书》中的“风险与效益分析”?
十如何填写《规划书》中的“保障措施”?
十一如何填写《规划书》中的“附录”?
九、活用篇
一如何活用传统农业生产知识技术类遗产资源?
二如何活用传统农业生活知识类遗产资源?
三如何活用传统仪式类遗产资源?
四如何活用传统节日类遗产资源?
五如何活用民间文学类遗产资源?
六如何活用传统表演艺术类遗产资源?
七如何活用传统工艺美术类遗产资源?
十、问题篇
一为什么说我们对 传统农耕技术的保护尚远远不够?
二为什么说我们对 传统农作物品种的保护尚远远不够?
三造成遗产地不愿种植传统农作物品种的原因是什么?
四为什么说物种基因库取代不了传统农作物品种的活态传承?
五为什么说我们对 传统农具制作技术的保护远远不够?
六为什么说我们对外来物种的监管还远远不够?
七为什么说我们对当地农民队伍的保护远远不够?
八为什么说我们对传统农耕信仰的保护远远不够?
九为什么说把传统仪式当做“封建迷信”是件非常糟糕的事儿?
十为什么说我们对传统农业生产制度的保护还远远不够?
附录
一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录
二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