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读帝鉴图说(全3册)—张居正写给孩子的历史经验书 文史哲三维立体学习 9787516837351

配送至
$ $ USD 美元

商品编号: 6040287 类别: 图书 童书 中国儿童文学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包装:精装
是否套装:是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516837351
所属分类:图书>童书>中国儿童文学>传统文化图书>童书>7-10岁>文学
大语文时代,培养孩子的学习力、专注力、领导力 超好玩的帝生活小故事,超丰富的历史文化小常识,超风趣的古代插图小对话

编辑推荐

明代大儒张居正亲自编写,写给小万历帝的历史经验书
从五帝时期开始,历朝兴衰成败的经验尽收眼底
更多历史文化小常识,带孩子纵览古今,了解灿烂中华文化
名篇赏析,让孩子在学历史的同时,领略历朝精彩名篇
超好玩的帝生活小故事,超丰富的历史文化小常识,超风趣的古代插图小对话,让孩子开心读不停

前 言
公元年,明太子朱翊(ì)钧即位为帝。到了第二年,他把年号改为了“万历”,在这里我们就称他为万历帝吧。
刚刚登基的万历帝只有十岁,所以就由当时的文渊阁大学士张居正、高拱、高仪作为首辅,来帮助他处理朝政。
这三人中的张居正,是个很了不起的人物,在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
张居正从小聪明好学。考中进士后,进入翰林院学习,并受到了当时的首铺徐阶的重视,后来在他的提拔下平步青云,慢慢成为明朝政治中心举足轻重的人物。
万历帝登基时年龄还小,放在现在,就是个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作为一个学生,他必须好好学习,上课听讲,下课写作业,一样都不能少。而他的老师张居正,已经四十八岁了。张先生留着一副长长的胡须,总是正襟危坐,一脸严肃。对这位张先生,小万历帝一直心怀敬畏。
一方面,是因为张居正地位很高,在朝堂上说话很有分量。
另一方面,是因为张先生学富五车,管教起他来,更是一丝不苟,毫不手软。
不过,敬畏归敬畏,小万历帝也是很想跟这位张先生好好学习的,毕竟,张居正是个博古通今的学者。古往今来的兴亡得失,他都了然于胸。公元年,明太子朱翊(ì)钧即位为帝。到了第二年,他把年号改为了“万历”,在这里我们就称他为万历帝吧。
刚刚登基的万历帝只有十岁,所以就由当时的文渊阁大学士张居正、高拱、高仪作为首辅,来帮助他处理朝政。
这三人中的张居正,是个很了不起的人物,在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
张居正从小聪明好学。考中进士后,进入翰林院学习,并受到了当时的首铺徐阶的重视,后来在他的提拔下平步青云,慢慢成为明朝政治中心举足轻重的人物。
万历帝登基时年龄还小,放在现在,就是个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作为一个学生,他必须好好学习,上课听讲,下课写作业,一样都不能少。而他的老师张居正,已经四十八岁了。张先生留着一副长长的胡须,总是正襟危坐,一脸严肃。对这位张先生,小万历帝一直心怀敬畏。
一方面,是因为张居正地位很高,在朝堂上说话很有分量。
另一方面,是因为张先生学富五车,管教起他来,更是一丝不苟,毫不手软。
不过,敬畏归敬畏,小万历帝也是很想跟这位张先生好好学习的,毕竟,张居正是个博古通今的学者。古往今来的兴亡得失,他都了然于胸。
所以,张先生要做一个“定向培养”,培养小万历做一个好帝。
俗话说:人之初,性本善。
就算是荒淫如商纣王,无道如周幽王,他们最初的梦想,应该都是当一个好君王吧,只不过是后来的路走歪了。
成为明君,是每位帝和太子都要面临的重大课题。
当然,我们普通人并不是要当帝才读这些故事的,不过,我们可以通过了解他们的故事,去学习对我们有用的历史知识,并从这些故事当中,学到人生的一些道理。
那么,到底在中国历史上,哪些是好帝,哪些是坏帝呢?
好帝,是因为什么被称为好帝的?他们有哪些优点,他们做了什么,让国家有了发展?作为一个好帝,应该具有什么样的智慧和谋略呢?
而那些坏帝,他们又做了什么,让国家和人民蒙受了损失?他们的哪些错误行为和做法值得我们引以为戒?后世对他们又有什么样的评说呢?
时间回到公元年,此时,小万历帝已经登基六个月了。他的教室设在紫禁城的文华殿,他端端正正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坐在对面的张居正郑重地给他发了一套课本——《帝鉴图说》。
这套课本是张先生特意为小万历帝编写的。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为《圣哲芳规》,讲的是历代明君的故事;下篇为《狂愚覆辙》,讲的是历代昏君的故事。文字精练,故事精彩,还配有形象传神的插画,可以说,非常适合小万历帝学习。
这本书通过张先生的精心编撰,从上古时期的尧、舜、禹开始,一位位中国古代帝王的故事,一朝朝治乱兴衰的起伏,就这样被郑重地送到小帝的面前,在张先生的引领下,为他打开一扇了解波澜壮阔的历史的大门。
我们这本《少年读帝鉴图说》,跟随着四百多年前小万历帝渴求的目光,就这样徐徐打开了……
显示全部信息

目 录
目录
仁德为民、禅让天下的尧
任贤图治
谏鼓谤木
孝德升闻
辛劳治水、开启文明的禹
揭器求言
戒酒防微
有功于民、开创商朝的汤
解网施仁
任用贤才、开创盛世的武丁
梦赍良弼
内圣外王、推演周易的周文王
泽及枯骨目录
引子
一、久远的五帝时期
仁德为民、禅让天下的尧
任贤图治
孝行天下、广开言路的舜
谏鼓谤木
孝德升闻
二、华夏的发端——夏
辛劳治水、开启文明的禹
揭器求言
戒酒防微
三、天命玄鸟,降而生商
有功于民、开创商朝的汤
解网施仁
任用贤才、开创盛世的武丁
梦赍良弼
四、“郁郁乎文哉”的周
内圣外王、推演周易的周文王
泽及枯骨
观兵伐纣、建立周朝的周武王
丹书受戒
五、英雄辈出、影响深远的汉
不拘小节、知人善任的汉高祖
入关约法
任用三杰
过鲁祀圣
休养生息、节俭爱民的汉文帝
却千里马
止辇受言
纳谏赐金
不用利口
露台惜费
谴幸谢相
屈尊劳将
雄才大略的汉武帝
蒲轮征贤
明察秋毫的汉昭帝
明辨诈书
长在民间的小帝汉宣帝
褒奖守令
诏儒讲经
宽厚谨慎、耽于玩乐的汉成帝
葺槛旌直
中兴汉室的汉光武帝
礼宾故人
拒关赐布
夜分讲经
赏强项令
尊师重教、鼓励生产的汉明帝
临雍拜老
爱惜郎官
六、英雄辈出、文化交融的魏晋南北朝
宽厚仁德、三顾茅庐的汉昭烈帝
君臣鱼水
开创太康之治的晋武帝
梦裘示俭
克勤克俭的刘宋高祖
留衲戒奢
七、开放包容、兼收并蓄的唐
开明果断、从谏如流的唐太宗
弘文开馆
上书贴壁
纳箴赐帛
纵鹊毁巢
敬贤怀鹞
主明臣直
纵囚归狱
望陵毁观
撤殿营居
面斥佞臣
遇物教储
开创盛世却自满误国的唐玄宗
焚锦销金
任用贤相
兄弟友爱
召试县令
听谏散鸟
爱惜物力的唐肃宗
啖饼惜福
奋发图强的唐宪宗
不受贡献
遣使赈恤
延英忘倦
淮蔡成功
唐穆宗
论字知谏
任用贤臣、热爱读书的唐宣宗
屏书政要
焚香读疏
八、文化灿烂的宋
宽厚好学、结束乱世的宋太祖
敬受母教
解裘赐将
受言书屏
戒主衣翠
南征北战、开卷有益的宋太宗
竟日观书
引衣容直
宽厚节俭、发展经济的宋仁宗
改容听讲
受无逸图
天章召见
夜止烧羊
后苑观麦
目录
一、夏朝的教训
贪玩失国的太康
游畋失位
荒诞亡国的夏桀
脯林酒池
二、商朝的教训
勇于挑战神权的武乙
革囊射天
狂悖残暴的商纣王
妲己害政
三、周朝的警示
周游天下却荒废朝政的周穆王
八骏巡游
把国事当儿戏的周幽王
举戏烽火
四、二世而亡的秦
一统天下却暴政亡国的秦始
遣使求仙
焚书坑儒
大营宫室
五、两汉的教训
晚年迷信酿成大错的汉武帝
女巫出入
大权旁落,荒于政事的汉成帝
五侯擅权
市里微行
宠昵飞燕
搜刮钱财,卖官鬻爵的汉灵帝
西邸鬻爵
列肆后宫
六、魏晋南北朝的亡国教训
大兴土木,劳民伤财的曹叡
芳林营造
晚节不保的晋武帝
羊车游宴会
挥霍奢侈的刘宋孝武帝
笑俭祖德
昏庸无德的齐废帝
金莲布地
开国又败国的梁武帝
舍身佛寺
荒唐至极的北齐后主高纬
华林纵逸
甘酒嗜音的陈后主
玉树新声
七、承上启下的隋朝的教训
滥用民力的隋炀帝
游幸江都
八、盛唐转衰的警示
不守规矩的唐中宗
观灯市里
令盛唐转衰的唐玄宗
宠幸番将
敛财修费
贪玩嬉乐的少年天子唐敬宗
偏殿击球
九、动荡的五代十国
玩物丧志的后唐庄宗
宠幸伶人
十、宋繁荣下的隐患
诸事皆能,独不能做帝的宋徽宗
应奉花石
任用六贼
显示全部信息

作者简介

管苇,两个博士的妈妈,资深媒体人,曾任《当代歌坛》杂志副主编,《男生女生》银版主编,新青年出版总社图书部主任。笔耕多年,在期刊发表文字逾五十万字。
王钢,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多年来从事童书出版、写作工作,曾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材的编写,获“桂童书”最佳童书代言人称号。作品散见于《中华读书报》《中国教育报》、中国作家网等报刊媒体,总计逾十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