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本:16开 |
纸张:特种纸 |
包装:平装-胶订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117373807 |
所属分类:图书>医学>临床医学理论>治疗学 |
前 言
加强口腔医学人才队伍建设,完善基层口腔医疗体系是实现新时代健康中国战略目标的重要基础。以往口腔医学专业本科生进入基层工作岗位,常出现“不愿干、不会干、干不好”等问题,如何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口腔医生是口腔医学教育的核心问题。为提升口腔医学本科专业学生培养质量,空军军医大学自 年开设《口腔诊疗学基础》专业前伸课程,旨在让专业本科生提前感悟口腔医学临床场景,提升学习主动性和临床思维,经过多年的教学积累,获得军队精品课程等荣誉。 年我们教学团队重新编撰原有内部教材,而后经过 年的教学应用实践,并且不断修订完善,形成了一本图文并茂、循序渐进的临床理念驱动型口腔医学专业教学参考书。
目 录
第一篇 口腔诊疗临床思维
第一章 口腔医学基础知识
第一节 口腔结构
一、 口腔基本结构
二、 牙齿的分类、牙列的分区
三、 牙齿结构
四、 其他口腔组织
第二节 牙齿的形态结构
一、 常用解剖名词
二、 牙表面解剖标志
第二章 口腔常见疾病及症状
第一节 口腔内科常见疾病及症状
一、 牙体牙髓疾病及症状
二、 牙周疾病及症状 第一篇 口腔诊疗临床思维
第一章 口腔医学基础知识
第一节 口腔结构
一、 口腔基本结构
二、 牙齿的分类、牙列的分区
三、 牙齿结构
四、 其他口腔组织
第二节 牙齿的形态结构
一、 常用解剖名词
二、 牙表面解剖标志
第二章 口腔常见疾病及症状
第一节 口腔内科常见疾病及症状
一、 牙体牙髓疾病及症状
二、 牙周疾病及症状
三、 口腔黏膜疾病及症状
第二节 口腔外科常见疾病及症状
一、 炎症
二、 肿瘤
三、 口腔颌面部损伤
四、 口腔颌面部畸形
第三节 口腔修复科常见疾病及症状
一、 牙体缺损
二、 牙列缺损
三、 牙列缺失
四、 颌面部缺损
第四节 口腔正畸科常见疾病及症状
错畸形()及常见临床症状
第三章 口腔疾病的诊断
第一节 病史采集
一、 重要性
二、 内容
三、 方法与技巧
第二节 口腔临床检查
一、 视诊
二、 探诊
三、 触诊(扪诊)
四、 叩诊
五、 松动度
六、 牙髓活力测试
第三节 辅助检查
一、 影像学检查
二、 多普勒超声检查
三、 实验室检查
第四节 诊断
一、 诊断的类型与格式
二、 诊断的步骤
三、 诊疗过程中的临床思维
第二篇 口腔诊疗基本技能
第一章 口腔常用设备器械
第一节 口腔基础设备器械
一、 口腔综合治疗台
二、 口腔检查器械
三、 牙科手机
第二节 牙体牙髓病科常用设备器械
一、 牙体治疗器械
二、 根管治疗设备器械
第三节 牙周科常用设备器械
一、 牙周检查设备器械
二、 牙周治疗器械
第四节 口腔颌面外科常用设备器械
一、 拔牙手术器械
二、 其他手术器械
第五节 口腔修复科常用设备器械
一、 牙体预备器械
二、 印模制取设备
三、 修复体制作器械
四、 修复体试戴器械
第六节 口腔正畸科常用设备器械
一、 活动矫治设备器械
二、 固定矫治设备器械
三、 隐形矫治设备器械
第二章 口腔临床诊疗的规范化操作
第一节 口腔临床诊疗规范化着装
一、 接诊着装
二、 治疗着装
第二节 口腔诊疗操作规范化体位
一、 规范化体位标准
二、 规范化体位调整步骤
第三节 口腔诊疗器械的规范化使用
一、 器械握持
二、 镜像操作
三、 支点应用
第三章 精细化操作训练
第一节 牙齿及部位辨识和记录
一、 牙齿辨识
二、 牙位记录方法
三、 部位辨识
第二节 口腔精细操作—阻力下稳定性手感训练
一、 基础训练
二、 综合训练
三、 训练效果评估方法—’ 镊子灵活性测试
第三节 阻力下垂直提拉手感训练
一、 虚拟机训练
二、 仿真模型训练
三、 训练效果评估方法(形态学评估)
第四节 口腔头颅模型内镜像操作训练
一、 镜像下模拟根管探查
二、 镜像下模拟根管拭干
三、 镜像下模拟洞型磨刻
四、 训练效果评估方法
第三篇 口腔诊疗专业素质
第一章 口腔诊疗中的人文关怀
第一节 人文关怀的作用
一、 维护患者权利
二、 保护医务人员
三、 增进医患沟通
第二节 人文关怀的内容
一、 诊疗全过程人文关怀
二、 诊疗全方位人文关怀
第三节 口腔诊疗文明用语
一、 导医挂号
二、 候诊室
三、 诊疗室
四、 收费室
五、 保安
第二章 感染控制
第一节 口腔医务人员的感染风险
一、 口腔诊疗特点
二、 感染途径
三、 口腔科常见传染性疾病
第二节 口腔诊疗单元感染控制的策略和方法
一、 口腔诊疗单元感染控制策略
二、 口腔诊疗单元感染控制方法
第三节 口腔诊疗行为感染控制训练
一、 七部洗手法
二、 个人防护用品穿脱
三、 虚拟诊疗情景感控训练
第三章 口腔健康教育
第一节 健康教育对口腔诊疗的意义
一、 医学模式的改变
二、 健康观念与自我保健
三、 健康教育的任务
第二节 健康教育的原则和方法
一、 健康教育的原则
二、 口腔健康教育的方法
第三节 口腔卫生指导
一、 刷牙
二、 牙线
显示全部信息
作者简介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口腔医学院)口腔预防科教授,主任。参与完成全军后勤科研重大项目“军人口腔健康数据系统的研制与大数据库建立”。 现任中华口腔医学会儿童口腔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预防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生物学专业委员会委员;陕西省口腔医学会口腔预防医学专委会主任委员。
加强口腔医学人才队伍建设,完善基层口腔医疗体系是实现新时代健康中国战略目标的重要基础。以往口腔医学专业本科生进入基层工作岗位,常出现“不愿干、不会干、干不好”等问题,如何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口腔医生是口腔医学教育的核心问题。为提升口腔医学本科专业学生培养质量,空军军医大学自 年开设《口腔诊疗学基础》专业前伸课程,旨在让专业本科生提前感悟口腔医学临床场景,提升学习主动性和临床思维,经过多年的教学积累,获得军队精品课程等荣誉。 年我们教学团队重新编撰原有内部教材,而后经过 年的教学应用实践,并且不断修订完善,形成了一本图文并茂、循序渐进的临床理念驱动型口腔医学专业教学参考书。
目 录
第一篇 口腔诊疗临床思维
第一章 口腔医学基础知识
第一节 口腔结构
一、 口腔基本结构
二、 牙齿的分类、牙列的分区
三、 牙齿结构
四、 其他口腔组织
第二节 牙齿的形态结构
一、 常用解剖名词
二、 牙表面解剖标志
第二章 口腔常见疾病及症状
第一节 口腔内科常见疾病及症状
一、 牙体牙髓疾病及症状
二、 牙周疾病及症状 第一篇 口腔诊疗临床思维
第一章 口腔医学基础知识
第一节 口腔结构
一、 口腔基本结构
二、 牙齿的分类、牙列的分区
三、 牙齿结构
四、 其他口腔组织
第二节 牙齿的形态结构
一、 常用解剖名词
二、 牙表面解剖标志
第二章 口腔常见疾病及症状
第一节 口腔内科常见疾病及症状
一、 牙体牙髓疾病及症状
二、 牙周疾病及症状
三、 口腔黏膜疾病及症状
第二节 口腔外科常见疾病及症状
一、 炎症
二、 肿瘤
三、 口腔颌面部损伤
四、 口腔颌面部畸形
第三节 口腔修复科常见疾病及症状
一、 牙体缺损
二、 牙列缺损
三、 牙列缺失
四、 颌面部缺损
第四节 口腔正畸科常见疾病及症状
错畸形()及常见临床症状
第三章 口腔疾病的诊断
第一节 病史采集
一、 重要性
二、 内容
三、 方法与技巧
第二节 口腔临床检查
一、 视诊
二、 探诊
三、 触诊(扪诊)
四、 叩诊
五、 松动度
六、 牙髓活力测试
第三节 辅助检查
一、 影像学检查
二、 多普勒超声检查
三、 实验室检查
第四节 诊断
一、 诊断的类型与格式
二、 诊断的步骤
三、 诊疗过程中的临床思维
第二篇 口腔诊疗基本技能
第一章 口腔常用设备器械
第一节 口腔基础设备器械
一、 口腔综合治疗台
二、 口腔检查器械
三、 牙科手机
第二节 牙体牙髓病科常用设备器械
一、 牙体治疗器械
二、 根管治疗设备器械
第三节 牙周科常用设备器械
一、 牙周检查设备器械
二、 牙周治疗器械
第四节 口腔颌面外科常用设备器械
一、 拔牙手术器械
二、 其他手术器械
第五节 口腔修复科常用设备器械
一、 牙体预备器械
二、 印模制取设备
三、 修复体制作器械
四、 修复体试戴器械
第六节 口腔正畸科常用设备器械
一、 活动矫治设备器械
二、 固定矫治设备器械
三、 隐形矫治设备器械
第二章 口腔临床诊疗的规范化操作
第一节 口腔临床诊疗规范化着装
一、 接诊着装
二、 治疗着装
第二节 口腔诊疗操作规范化体位
一、 规范化体位标准
二、 规范化体位调整步骤
第三节 口腔诊疗器械的规范化使用
一、 器械握持
二、 镜像操作
三、 支点应用
第三章 精细化操作训练
第一节 牙齿及部位辨识和记录
一、 牙齿辨识
二、 牙位记录方法
三、 部位辨识
第二节 口腔精细操作—阻力下稳定性手感训练
一、 基础训练
二、 综合训练
三、 训练效果评估方法—’ 镊子灵活性测试
第三节 阻力下垂直提拉手感训练
一、 虚拟机训练
二、 仿真模型训练
三、 训练效果评估方法(形态学评估)
第四节 口腔头颅模型内镜像操作训练
一、 镜像下模拟根管探查
二、 镜像下模拟根管拭干
三、 镜像下模拟洞型磨刻
四、 训练效果评估方法
第三篇 口腔诊疗专业素质
第一章 口腔诊疗中的人文关怀
第一节 人文关怀的作用
一、 维护患者权利
二、 保护医务人员
三、 增进医患沟通
第二节 人文关怀的内容
一、 诊疗全过程人文关怀
二、 诊疗全方位人文关怀
第三节 口腔诊疗文明用语
一、 导医挂号
二、 候诊室
三、 诊疗室
四、 收费室
五、 保安
第二章 感染控制
第一节 口腔医务人员的感染风险
一、 口腔诊疗特点
二、 感染途径
三、 口腔科常见传染性疾病
第二节 口腔诊疗单元感染控制的策略和方法
一、 口腔诊疗单元感染控制策略
二、 口腔诊疗单元感染控制方法
第三节 口腔诊疗行为感染控制训练
一、 七部洗手法
二、 个人防护用品穿脱
三、 虚拟诊疗情景感控训练
第三章 口腔健康教育
第一节 健康教育对口腔诊疗的意义
一、 医学模式的改变
二、 健康观念与自我保健
三、 健康教育的任务
第二节 健康教育的原则和方法
一、 健康教育的原则
二、 口腔健康教育的方法
第三节 口腔卫生指导
一、 刷牙
二、 牙线
显示全部信息
作者简介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口腔医学院)口腔预防科教授,主任。参与完成全军后勤科研重大项目“军人口腔健康数据系统的研制与大数据库建立”。 现任中华口腔医学会儿童口腔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预防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生物学专业委员会委员;陕西省口腔医学会口腔预防医学专委会主任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