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大赉院士文集 9787030814111

配送至
$ $ USD 美元

商品编号: 6043787 类别: 图书 自然科学 地球科学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包装:精装
是否套装:否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030814111
所属分类:图书>自然科学>地球科学>自然地理学
目 录
目录
部分 断块构造
川南地区燕山期复合构造的历史分析与力学分析
浅层构造形成条件和某些构造地质问题的讨论(以分析西南地区构造主要特征为例)
第二部分 中国西南特提斯造山带构造



, ,

, ,


川滇藏交界区二叠纪—早三叠世的两套弧火山岩
滇桂交界处古特提斯的洋岛和岛弧火山岩
滇桂交界区印支期增生弧型造山带:兼论与造山作用耦合的盆地演化
第三部分 新生代印度欧亚大陆碰撞变形、变质和隆升
, ,
青藏高原的隆起过程及其机制探讨
东喜马拉雅构造结变形与运动学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东喜马拉雅构造结上新世以来快速抬升的裂变径迹证据
印度与欧亚板块碰撞以来东喜马拉雅构造结的演化
喜马拉雅中段高压麻粒岩变质作用、地球化学与年代学
东喜马拉雅构造结更新世两期抬升剥露事件的裂变径迹证据
青藏高原东南缘察隅地区晚新生代岩体差异抬升–剥露和高原扩展的裂变径迹证据
河砂岩屑磷灰石裂变径迹模拟流域热史——以藏东南察隅河为例




雅鲁藏布江墨脱段隆升速率:来自黑云母年代学证据
东构造结那木拉断裂带上新世以来强烈活动的年代学证据
喜马拉雅中东部镜像均衡重力异常的形成研究

— ,

造山带岩石层多向层架构造及其对新生代岩浆活动制约——以三江及邻区为例
新特提斯洋俯冲时间:变质洋壳残片 微区年龄
中国西部新生代岩石圈汇聚和东部岩石圈离散的耦合关系与古环境格局演变的探讨

, ,

, ,
, , ,

滇西高黎贡断裂带糜棱岩的显微变形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从红河剪切带走滑运动看东亚大陆新生代构造
东南亚及哀牢山红河构造带构造演化的讨论
东喜马拉雅构造结大陆碰撞以来构造年代学框架及其与哀牢山–红河构造带的对比
哀牢山–红河构造带古新世以来多期活动的构造和年代学证据
滇西南景谷–镇沅地区第三纪重力流沉积及其地质意义
滇西南景谷–镇沅地区早第三纪陆–陆碰撞期走滑挤压盆地
滇西南晚第三纪含煤盆地的形成与演化
滇西无量山地区的构造变形和变质作用
青藏高原东南部新生代挤出块体西边界
滇西南新生代走滑断裂运动学、年代学,及对青藏高原东南部块体运动的意义
中缅边界那邦变质基性岩的两期变质作用及其构造意义
腾冲地块西缘那邦基性麻粒岩中石榴石 等时线年龄及其意义
滇西南那邦变质基性岩地球化学与俯冲板片裂离
滇西南那邦变质基性岩两期变质作用的 年代学研究
喜马拉雅平行于造山带伸展——是垮塌的标志还是挤压隆升过程的产物
壳幔过渡带及其在岩石圈构造演化中的地质意义
青藏高原东缘斑岩铜钼金成矿带的构造模式
滇西地区壳幔解耦与腾冲火山区岩浆活动的深部构造研究
滇西金沙江带北段的富碱斑岩及其与板内变形的关系
滇西新生代富碱斑岩的岩石特征与成因
第四部分 鲁西与胶东构造演化
é ,

沂沭断裂带早白垩世晚期伸展的低温年代学证据
沂沭断裂带晚白垩世—早古新世左行走滑的低温年代学约束
利用磷灰石裂变径迹约束脆性断裂活动的时限
泰山新生代抬升的裂变径迹证据
鲁西地区沿寒武系太古宇不整合面滑脱构造的主要特征及形成机制
鲁西地区晚中生代以来伸展构造及其控矿作用
鲁西北西向断裂系与沂沭断裂带晚中生代演化关系及其动力学背景探讨
鲁西北西向断裂系晚中生代活动的几何学、运动学及年代学研究
鲁西地块 走向断层的活动特征及裂变径迹证据
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滑脱构造研究
伸展作用序列及其深部背景:以晚中生代以来鲁西隆起和济阳坳陷为例
新生代大陆板内伸展盆—山耦合与大陆碰撞效应——以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周缘隆起及边界断裂构造演化为例
断层与
显示全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