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市场体系建设的竞争法问题研究 9787100248020

配送至
$ $ USD 美元

商品编号: 6044224 类别: 图书 经济 经济法
开本:32开
纸张:胶版纸
包装:平装
是否套装:否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100248020
所属分类:图书>经济>经济法>其他法律法规
立足新发展格局下的现代市场体系,构建数字时代的新型竞争法。

编辑推荐

本书从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和公平竞争审查制度作为整体研究对象,对国有企业竞争性改革、数字经济竞争监管理念转变与方法革新、竞争法规则的高水平开放和高质量发展等重大关键问题展开深入研究。

前 言
前言前言
现代市场体系建设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一条主线。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再到市场经济的不断壮大,现代市场体系处于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进程中。建设现代市场体系是推进现代化经济体系形成的关键一步,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实现市场准入畅通、市场开放有序、市场竞争公平、市场秩序规范,加快形成企业自主经营公平竞争、消费者自由选择自主消费、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的现代市场体系。现代市场体系是现代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
现代市场体系建设须臾离不开法治的保障,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现代市场体系的内涵不断丰富,也提出了新的法治要求。其中,以《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公平竞争审查制度为核心的竞争法在排除妨碍市场竞争行为、构建公平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和经营者正当利益等方面具有无可替代的关键作用。因此,从竞争法视角剖析如何破除行政性垄断、营造良好营商环境、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和改善消费环境等基本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完善补足公平竞争法律制度并有效实施,对于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具有重要且直接推动作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早就揭示,一定的法律制度一定根植于对应的经济基础,反过来,法律制度也会制约或促进经济基础和市场体系。在塑型现代市场体系中,必然需要现代化法律制度与之匹配。当前我国现代市场体系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市场竞争环境不公平、市场规则缺乏公开透明、市场机制过多受到政府干预。对竞争的保护,对市场主体合法权益以及市场机制有效作用的保障,会直接影响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的形成,而该体系正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基础。市场的灵魂是竞争,市场体系赖以生存和发展最为核心的制度即为竞争法。在具体的制度实践中,竞争法制度对现代市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具有更为直接的影响,现代市场体系建设的核心问题实际上主要是竞争法问题。现代市场体系客观上要求市场准入畅通、市场开放有序、市场竞争充分、市场秩序规范,企业自主经营公平竞争、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这与竞争法的价值目标不谋而合。建设现代市场经济体系高度强调公平竞争理念,要求夯实竞争政策基础地位。在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时,公平竞争是关键。只有立足于公平竞争,政府才能更好地履行维护市场化和法治化营商环境的责任,最大限度地减少政府的选择性执法和歧视性对待,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相结合。在处理所有制层面的公平性问题时,公平竞争同样至关重要。只有通过公平竞争,不同所有制企业才能将创新动力转化为市场创新效能,最大化地推动技术变革,赋能新质生产力。国有企业需要更好地激发内生动力,在竞争中发挥科技创新、产业控制与风险抵御的作用;而民营企业则公平获取资源要素,在竞争中推进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坚力量。
当下,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推动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成为国家重要发展战略。党的二十大报告概括提出并深入阐述中国式现代化理论,进一步强调要“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并要求“完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市场经济基础制度,优化营商环境”。可见,公平竞争法律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健全的公平竞争法律制度和有力的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的法律实施,与全面依法治国、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市场经济体制以及中国式现代化具有紧密联系。长期以来我国行政性垄断和地区市场分割顽固存在,亟待破除;国有企业在竞争性领域的改革进展相对缓慢,需要更积极地推进改革步伐;数字经济催生了新的经济组织形态和商业发展模式,传统竞争法律制度的理念和规则捉襟见肘,亟需革新;尽管公平竞争越来越成为国内外发展共识,我国企业却不时遭遇外国的反垄断调查和制裁……这些问题共同构成了当前竞争法面临的挑战,也掣肘我国现代市场体系的建设,需要运用竞争法妥善解决。因此,强化竞争政策基础地位、完善竞争法律制度、贯彻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以竞争中立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等则成为必然进路。
本书较为全面地讨论了现代市场体系建设中的竞争法问题,揭示现代市场体系建设与竞争法之间的紧密联系,并进一步阐明竞争法律制度的发展和变革。首先,深入阐述现代市场体系建设的基本意涵和竞争法的核心价值。其次,探讨现代市场体系对竞争法提出更高水平的制度需求。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与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无疑已经成为我国竞争法律制度的三大支柱,现代市场体系建设需要三者不断发展完善。再次,聚焦三个典型的问题领域探讨其中的竞争法问题,以“竞争中立”为指导原则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探索数字经济背景下竞争监管理念转变与方法革新,并从高标准区域合作协议的国际视野,观察竞争法规则的高水平开放和高质量发展。最后,系统地探讨了现代市场体系建设中竞争法的高效实施路径。
正如哈耶克所述,“竞争秩序的目的在于使竞争有效运作。”建立公平竞争秩序是现代市场体系建设下竞争法追求的重要目标,也是我国优化世界一流营商环境和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的应然之义。本书将竞争法律制度体系置于现代市场体系建设的总体背景下,紧密结合时代发展特征,关注经济发展面临的竞争问题,确保竞争法研究与国家政策立场、国际政策趋势相契合,同时准确回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尽量用清晰、简洁的语言全景式呈现建设现代市场体系的竞争法问题,系统提出竞争法革新方案,旨在更好推进现代市场体系建设,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助力高质量发展。
显示全部信息

目 录

前言
第一章 我国现代市场体系的发展脉络、基本意涵与竞争法
第二章 现代市场体系建设对竞争法的制度需求
第三章 现代市场体系建设中的反垄断法律制度及其实施
第四章 现代市场体系建设中的反不正当竞争法律制度及其实施
第五章 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法治化发展
第六章 “竞争中立”原则下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第七章 数字经济背景下竞争监管理念转变与方法革新
第八章 国际视野下现代市场体系建设的竞争法问题
第九章 现代市场体系建设中的竞争法高效实施路径

作者简介

孙晋,武汉大学法学院教授。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重点项目、一般项目等余项。在《中国社会科学》《中国法学》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余篇,其中《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等五大文摘全文转载(摘)近篇,出版学术专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