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与区域韧性 应对多风险的韧性城市 9787030807113

配送至
$ $ USD 美元

商品编号: 6044271 类别: 图书 建筑 建筑科学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包装:平装
是否套装:否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030807113
所属分类:图书>建筑>建筑科学>通论/工具书
目 录
目录
篇城市韧性的基础理论与框架
第章城市韧性的基础理论及研究进展
城市韧性的内涵特征及研究进展
内涵特征
研究进展
多维视角下的城市韧性研究进展
关注领域层面
关注扰动层面
关注尺度层面
城市多尺度韧性研究框架
(特)大城市尺度
城市尺度
社区尺度
多尺度联动
研究述评
第章应对多风险耦合的城市韧性理论框架
城市空间多风险耦合的理论背景
风险阶段的韧性挑战
多风险的概念及其特征
多风险的耦合情景类型
应对多风险耦合的城市韧性理论要点
多风险耦合的韧性特征
多风险耦合的空间机制
多风险耦合的空间效应
多风险耦合的城市韧性领域
多风险耦合的城市韧性周期
多风险耦合的城市韧性阈值
多风险耦合的城市韧性传导
应对多风险耦合的韧性空间规划路径
总体规划的韧性要点
详细规划的韧性要点
专项规划的韧性要点
第二篇城市韧性的测度方法
第章韧性领域测度
韧性领域测度思路
研究地域范围及概况
评估指标
数据来源
评估方法
评估思路
长江经济带城市韧性能力评估
韧性能力现状特征
韧性能力演化特征
长江经济带城市韧性影响因素
整体影响因素的时空演化
地区影响因素的时空演化
第章社区韧性测度
韧性测度内容
韧性系统测度
韧性属性测度
社区资源与能力测度
社区韧性的定性评估方法
框架法
要素描述法
社区韧性的量化测度方法
计分卡法
模型法
指数法
工具包法
第章交通韧性测度
城市交通系统韧性测度
韧性内涵
评估体系
测度方法
城市交通网络韧性测度
网络属性
常见类型
测度指标
基于中断情景的街道网络韧性测度
中断情景
分析模型
测度指标
第章灾害韧性测度
城市综合灾害韧性测度
基于性能线测度
基于韧性指标测度
基于韧性工具测度
城市特定灾害韧性测度
洪涝韧性测度
微气候韧性测度
城市生境破碎化风险测度
城市多灾害风险耦合测度
多因素综合的灾害风险测度
多风险耦合的灾害风险测度
多风险的情景推演与概率仿真
第三篇面向多风险的韧性城市应用
第章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社区韧性研究
研究区及数据概况
研究区概况
研究数据
评估体系构建
理论基础构建
评估指标及权重确定
韧性评估特征
总体韧性水平特征
韧性领域分项特征
韧性提升策略
空间层次差异化提升策略
社区类型差异化提升策略
第章基于中断破坏的城市街道网络韧性研究
研究方法及模型概况
研究方法
网络模型
规则与参数
韧性评估特征
理论街道网络韧性特征
武汉街道网络韧性特征
街道网络韧性机制
前期防御
吸收扰动
灾后恢复
韧性提升策略
加强监测预警,预防危害发生
优化网络联通,吸收扰动蔓延
增强空间韧性,提升应急恢复
第章应对安全风险的城市生态韧性研究
城市山地生态修复优先级研究概况
城市山体修复的韧性评估方法和结果
研究路线构建和关键问题解析
研究过程
韧性评估结果
城市山体修复的韧性提升策略
第章极端降雨事件下城市流动韧性研究
研究背景及区域概况
研究背景
区域概况
研究数据与方法
研究数据
研究方法
极端降雨事件下城市流动韧性模式及水平特征
极端降雨特征及人群日常流动特征
极端降雨事件下的流动韧性模式
极端降雨事件下的流动韧性水平
流动性视角下应对极端降雨的韧性策略
深化极端降雨规律认知,响应极端降雨影响效应差异
优化多情景时空流动格局,兼顾人群适灾异质性
提升场所功能支撑耦合,优化适灾设施及用地多样性
第章城市更新中的微气候韧性研究
研究背景及区域概况
研究背景
区域概况
研究区微气候现状特征
微气候模拟流程
现状模拟结果
规划多方案的微气候模拟
规划方案比选
方案模拟结果
方案优化策略
参考文献

显示全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