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本:8开 |
纸张:艺术纸 |
包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558631368 |
所属分类:图书>艺术>收藏/鉴赏>其他 |
编辑推荐
一书了解我们伟大祖国独立拥有的宝贵的历史财富,也是人类文明的瑰宝——云冈石窟,其始建于公元世纪,开凿时间长达余年,历经年的岁月冲刷,风沙磨砺,依然完整屹立于中国北方。
一睹北魏王朝在并不是很长的时间里,留给后世珍贵的文化遗产。
北魏平城时代,外来文明已经成为平城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鲜卑文化、汉族文化兼容并蓄,共同造就北魏格外醒目的恢弘气象。
前 言
年 月,我随宿白、徐苹芳、张文彬先生去内蒙古考察,那是我第一
次踏上蒙古高原。从河北驱车沿坝上一路直上,辽阔的草原给我以天清气朗的
感觉。 年我到上海博物馆工作不久,就随马承源馆长再次来到内蒙古挑选
文物,参与上海博物馆组织的边疆系列展览之“草原瑰宝”展的工作当中。这
是我经手的第一个展览,我参与了从展品挑选、大纲写作、图录编写和印制、
展品运输、展览布置、文物点交、展览宣传到撤展的全流程。在这些工作中,
我接触了大量辽金时期的文物和文献。“一春浪宕不归家,自有穹庐障风雨”,
草原曾经是那么让我心驰神往。
作为辽金的西京,华严寺、善化寺、应县木塔、朔州崇福寺等为世人所熟 年 月,我随宿白、徐苹芳、张文彬先生去内蒙古考察,那是我第一次踏上蒙古高原。从河北驱车沿坝上一路直上,辽阔的草原给我以天清气朗的感觉。 年我到上海博物馆工作不久,就随马承源馆长再次来到内蒙古挑选文物,参与上海博物馆组织的边疆系列展览之“草原瑰宝”展的工作当中。这是我经手的第一个展览,我参与了从展品挑选、大纲写作、图录编写和印制、展品运输、展览布置、文物点交、展览宣传到撤展的全流程。在这些工作中,我接触了大量辽金时期的文物和文献。“一春浪宕不归家,自有穹庐障风雨”,草原曾经是那么让我心驰神往。作为辽金的西京,华严寺、善化寺、应县木塔、朔州崇福寺等为世人所熟知。它们的存在绝非偶然,而是西京重要地位的表征。实际上大同盆地还有很多值得我们注意的历史信息。据现存华严寺薄伽教藏殿佛坛前刻于金大定二年()的《大金国西京大华严寺重修薄伽藏教记》,辽兴宗重熙间雕镂的大藏经“通制为五百七十九帙”,薄伽教藏殿即专门为庋藏此藏而建,殿内现存用于存经的小木作天宫楼阁被梁思成誉为“海内孤品”。大同郊区新添堡第 号墓出土的天庆九年()《故彭城刘公墓志》中记墓主刘承遂 “生禀刚义,素全聪慧,心常慕善,诀信大乘”,他“身居俗谛,念契佛家”,在天庆三年( ),“充维那,装印大藏经全,四年,请诸师读大藏经,其于斋榇之资 , 皆自供拟”,可见西京崇佛之盛。宿白先生曾经辑录文献并结合考古发现, 梳理了从云冈以东的观音堂、佛字湾起,以迄于云冈西 千米的焦山寺,在辽代时期的大规模营建,证之以近些年来的新发现,包括云冈石窟窟前发现的窟檐建筑,山顶发现的辽金时期冶炼遗址,可以从中窥见辽人之气魄宏大雄浑。现在每每想起筹备“草原瑰宝”展时读过的书,其中周良霄、顾菊英先生所著《元代史》里的一段话一直让我记忆犹新 人们习惯地把历史比作一条汹涌曲的长河。这条河源远流长 因为它是汇合其流程内所有的支流而成的。所谓河海不择细流所以成其大。中国的历史长河,便是融汇了所有中国各民族—无论是历史上的或现存的—历史文化所组成的。两条巨大的江流在它们的交汇处合流 相互激荡、扭转 进而混合、交流,最后融成一体,浩荡东去 为大自然增添了奇异的景观 而且往往因此改变下流的环境。这在自然界是常见的现象。元朝的历史也很像是这样。蒙古民族如同一股湍急的山洪 不 应该说是巨大的泥石流 从漠北草原上,汹涌地冲向内地而来,与颇趋沉寂的汉文化主流(包括已趋汉化的女真文化)相碰撞、搏击、渗透、交融。终于,一个制度上糅合汉、蒙传统文化的元王朝建立了起来 完成了全国空前规模的大统一。试想 这是一幅何等惊心动魄而又丰富多彩的历史画卷 !处于农牧交错带的大同盆地是民族交流、交往、交融的舞台,大同盆地的辽金遗迹应该做系统的整理和研究。 年 月 日于山西大学
显示全部信息
目 录
序言 Ⅲ
导读 Ⅴ
壹 灵岩栋宇
云冈石窟窟前遗址出土辽金时期遗物
(一)建筑材料 ······
(二)生活用具 ······
(三)僧俗供养 ······
贰 神图端严
云冈石窟山顶佛教寺院遗址出土辽金时期遗物
(一)建筑材料 ······
(二)生产生活用具 ····
(三)僧俗供养 ······
叁 兰若辉赫
鲁班窑石窟出土辽金时期遗物序言 Ⅲ导读 Ⅴ壹 灵岩栋宇云冈石窟窟前遗址出土辽金时期遗物(一)建筑材料 ······ (二)生活用具 ······ (三)僧俗供养 ······ 贰 神图端严云冈石窟山顶佛教寺院遗址出土辽金时期遗物(一)建筑材料 ······ (二)生产生活用具 ···· (三)僧俗供养 ······ 叁 兰若辉赫鲁班窑石窟出土辽金时期遗物(一)建筑材料 ······ (二)生活用具 ······
显示全部信息
作者简介
云冈研究院是专门负责云冈石窟保护、研究与管理工作的机构,统筹云冈学建设发展和担当区域性石窟保护的职责。
年月,国家文物局公布第八批重点科研基地认定名单,云冈研究院正式获批建设“云冈学研究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云冈学是以云冈石窟为核心,涵盖石窟保护、研究、管理及利用的综合性学科,旨在通过多学科交叉研究,阐释北魏文化对中华文明的影响,深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云冈文化遗产保护与云冈学学科。未来,其成果将进一步服务于国家文化战略,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
一书了解我们伟大祖国独立拥有的宝贵的历史财富,也是人类文明的瑰宝——云冈石窟,其始建于公元世纪,开凿时间长达余年,历经年的岁月冲刷,风沙磨砺,依然完整屹立于中国北方。
一睹北魏王朝在并不是很长的时间里,留给后世珍贵的文化遗产。
北魏平城时代,外来文明已经成为平城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鲜卑文化、汉族文化兼容并蓄,共同造就北魏格外醒目的恢弘气象。
前 言
年 月,我随宿白、徐苹芳、张文彬先生去内蒙古考察,那是我第一
次踏上蒙古高原。从河北驱车沿坝上一路直上,辽阔的草原给我以天清气朗的
感觉。 年我到上海博物馆工作不久,就随马承源馆长再次来到内蒙古挑选
文物,参与上海博物馆组织的边疆系列展览之“草原瑰宝”展的工作当中。这
是我经手的第一个展览,我参与了从展品挑选、大纲写作、图录编写和印制、
展品运输、展览布置、文物点交、展览宣传到撤展的全流程。在这些工作中,
我接触了大量辽金时期的文物和文献。“一春浪宕不归家,自有穹庐障风雨”,
草原曾经是那么让我心驰神往。
作为辽金的西京,华严寺、善化寺、应县木塔、朔州崇福寺等为世人所熟 年 月,我随宿白、徐苹芳、张文彬先生去内蒙古考察,那是我第一次踏上蒙古高原。从河北驱车沿坝上一路直上,辽阔的草原给我以天清气朗的感觉。 年我到上海博物馆工作不久,就随马承源馆长再次来到内蒙古挑选文物,参与上海博物馆组织的边疆系列展览之“草原瑰宝”展的工作当中。这是我经手的第一个展览,我参与了从展品挑选、大纲写作、图录编写和印制、展品运输、展览布置、文物点交、展览宣传到撤展的全流程。在这些工作中,我接触了大量辽金时期的文物和文献。“一春浪宕不归家,自有穹庐障风雨”,草原曾经是那么让我心驰神往。作为辽金的西京,华严寺、善化寺、应县木塔、朔州崇福寺等为世人所熟知。它们的存在绝非偶然,而是西京重要地位的表征。实际上大同盆地还有很多值得我们注意的历史信息。据现存华严寺薄伽教藏殿佛坛前刻于金大定二年()的《大金国西京大华严寺重修薄伽藏教记》,辽兴宗重熙间雕镂的大藏经“通制为五百七十九帙”,薄伽教藏殿即专门为庋藏此藏而建,殿内现存用于存经的小木作天宫楼阁被梁思成誉为“海内孤品”。大同郊区新添堡第 号墓出土的天庆九年()《故彭城刘公墓志》中记墓主刘承遂 “生禀刚义,素全聪慧,心常慕善,诀信大乘”,他“身居俗谛,念契佛家”,在天庆三年( ),“充维那,装印大藏经全,四年,请诸师读大藏经,其于斋榇之资 , 皆自供拟”,可见西京崇佛之盛。宿白先生曾经辑录文献并结合考古发现, 梳理了从云冈以东的观音堂、佛字湾起,以迄于云冈西 千米的焦山寺,在辽代时期的大规模营建,证之以近些年来的新发现,包括云冈石窟窟前发现的窟檐建筑,山顶发现的辽金时期冶炼遗址,可以从中窥见辽人之气魄宏大雄浑。现在每每想起筹备“草原瑰宝”展时读过的书,其中周良霄、顾菊英先生所著《元代史》里的一段话一直让我记忆犹新 人们习惯地把历史比作一条汹涌曲的长河。这条河源远流长 因为它是汇合其流程内所有的支流而成的。所谓河海不择细流所以成其大。中国的历史长河,便是融汇了所有中国各民族—无论是历史上的或现存的—历史文化所组成的。两条巨大的江流在它们的交汇处合流 相互激荡、扭转 进而混合、交流,最后融成一体,浩荡东去 为大自然增添了奇异的景观 而且往往因此改变下流的环境。这在自然界是常见的现象。元朝的历史也很像是这样。蒙古民族如同一股湍急的山洪 不 应该说是巨大的泥石流 从漠北草原上,汹涌地冲向内地而来,与颇趋沉寂的汉文化主流(包括已趋汉化的女真文化)相碰撞、搏击、渗透、交融。终于,一个制度上糅合汉、蒙传统文化的元王朝建立了起来 完成了全国空前规模的大统一。试想 这是一幅何等惊心动魄而又丰富多彩的历史画卷 !处于农牧交错带的大同盆地是民族交流、交往、交融的舞台,大同盆地的辽金遗迹应该做系统的整理和研究。 年 月 日于山西大学
显示全部信息
目 录
序言 Ⅲ
导读 Ⅴ
壹 灵岩栋宇
云冈石窟窟前遗址出土辽金时期遗物
(一)建筑材料 ······
(二)生活用具 ······
(三)僧俗供养 ······
贰 神图端严
云冈石窟山顶佛教寺院遗址出土辽金时期遗物
(一)建筑材料 ······
(二)生产生活用具 ····
(三)僧俗供养 ······
叁 兰若辉赫
鲁班窑石窟出土辽金时期遗物序言 Ⅲ导读 Ⅴ壹 灵岩栋宇云冈石窟窟前遗址出土辽金时期遗物(一)建筑材料 ······ (二)生活用具 ······ (三)僧俗供养 ······ 贰 神图端严云冈石窟山顶佛教寺院遗址出土辽金时期遗物(一)建筑材料 ······ (二)生产生活用具 ···· (三)僧俗供养 ······ 叁 兰若辉赫鲁班窑石窟出土辽金时期遗物(一)建筑材料 ······ (二)生活用具 ······
显示全部信息
作者简介
云冈研究院是专门负责云冈石窟保护、研究与管理工作的机构,统筹云冈学建设发展和担当区域性石窟保护的职责。
年月,国家文物局公布第八批重点科研基地认定名单,云冈研究院正式获批建设“云冈学研究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云冈学是以云冈石窟为核心,涵盖石窟保护、研究、管理及利用的综合性学科,旨在通过多学科交叉研究,阐释北魏文化对中华文明的影响,深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云冈文化遗产保护与云冈学学科。未来,其成果将进一步服务于国家文化战略,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