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本:16开 |
纸张:书写纸 |
包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112263127 |
所属分类:图书>建筑>园林景观/环境艺术>通论/工具书 |
正版图书 正规发票 多仓就近发货 城市次日送达!团购优惠咨询
目 录
第一章 中国百年书籍设计概念演变
第一节 “装帧”一词的由来
一、清末民初的“书籍美术”
二、民国时期的“书籍装帧”
三、新中国初期“书籍装帧”教育初现
第二节 “整体设计”的观念过渡
一、西方设计观念的影响
二、“整体设计”的概念提升
第三节 “书籍设计”的信息立体化
一、何谓“书籍设计”
二、“书籍设计”概念的多元立体化
第二章 解构现代书籍设计
第一节 书籍形态与结构
一、现代书籍形态演变第一章 中国百年书籍设计概念演变
第一节 “装帧”一词的由来
一、清末民初的“书籍美术”
二、民国时期的“书籍装帧”
三、新中国初期“书籍装帧”教育初现
第二节 “整体设计”的观念过渡
一、西方设计观念的影响
二、“整体设计”的概念提升
第三节 “书籍设计”的信息立体化
一、何谓“书籍设计”
二、“书籍设计”概念的多元立体化
第二章 解构现代书籍设计
第一节 书籍形态与结构
一、现代书籍形态演变
二、书籍的结构
第二节 编辑设计
一、编辑设计概述
二、文本信息可视化
三、书之“通感”
第三节 编排设计
一、古为今用——传统版式的现代运用
二、规则均衡——版式中的网格设计
三、洋为中用——自由版式设计
四、信息视觉化设计
第四节 装帧设计
一、封面设计
二、扉页与插图设计
三、书籍的装订
第三章 技术之美承载物化书籍
第一节 印刷工业化背景下的纸张
一、印刷用纸的计量
二、特种纸呈现美的诉求
三、常用印刷用纸的分类
第二节 书籍的印前工艺
一、印刷前注意事项
二、印前流程
第三节 印刷类型与印后工艺
一、现代印刷类型
二、印刷后期工艺
第四节 现代装订方式
一、骑马钉
二、无线胶装
三、锁线胶装
四、环装
五、特殊装订
第四章 概念书与书籍设计的未来
第一节 概念书与观念的更新
一、何谓概念书
二、概念书带动观念更新
第二节 新时代书籍设计之展望
一、民族文化精神的构建
二、可持续设计的探索
三、避免过度设计
四、未来书籍设计伦理
参考文献
显示全部信息
作者简介
许甲子,苏州大学艺术学院博士,研究方向为设计学理论;大连医科大学艺术学院讲师,学术委员会委员,苏州平面设计师协会会员。从事十余年视觉传达设计基础及专业教学工作,在理论与实践方面积累一定的经验与成果,多件作品入围国内外设计类比赛与展览并获奖,多篇学术论文发表于国内核心期刊,并参与编写书籍《新媒体艺术设计》《创意素描》等。
目 录
第一章 中国百年书籍设计概念演变
第一节 “装帧”一词的由来
一、清末民初的“书籍美术”
二、民国时期的“书籍装帧”
三、新中国初期“书籍装帧”教育初现
第二节 “整体设计”的观念过渡
一、西方设计观念的影响
二、“整体设计”的概念提升
第三节 “书籍设计”的信息立体化
一、何谓“书籍设计”
二、“书籍设计”概念的多元立体化
第二章 解构现代书籍设计
第一节 书籍形态与结构
一、现代书籍形态演变第一章 中国百年书籍设计概念演变
第一节 “装帧”一词的由来
一、清末民初的“书籍美术”
二、民国时期的“书籍装帧”
三、新中国初期“书籍装帧”教育初现
第二节 “整体设计”的观念过渡
一、西方设计观念的影响
二、“整体设计”的概念提升
第三节 “书籍设计”的信息立体化
一、何谓“书籍设计”
二、“书籍设计”概念的多元立体化
第二章 解构现代书籍设计
第一节 书籍形态与结构
一、现代书籍形态演变
二、书籍的结构
第二节 编辑设计
一、编辑设计概述
二、文本信息可视化
三、书之“通感”
第三节 编排设计
一、古为今用——传统版式的现代运用
二、规则均衡——版式中的网格设计
三、洋为中用——自由版式设计
四、信息视觉化设计
第四节 装帧设计
一、封面设计
二、扉页与插图设计
三、书籍的装订
第三章 技术之美承载物化书籍
第一节 印刷工业化背景下的纸张
一、印刷用纸的计量
二、特种纸呈现美的诉求
三、常用印刷用纸的分类
第二节 书籍的印前工艺
一、印刷前注意事项
二、印前流程
第三节 印刷类型与印后工艺
一、现代印刷类型
二、印刷后期工艺
第四节 现代装订方式
一、骑马钉
二、无线胶装
三、锁线胶装
四、环装
五、特殊装订
第四章 概念书与书籍设计的未来
第一节 概念书与观念的更新
一、何谓概念书
二、概念书带动观念更新
第二节 新时代书籍设计之展望
一、民族文化精神的构建
二、可持续设计的探索
三、避免过度设计
四、未来书籍设计伦理
参考文献
显示全部信息
作者简介
许甲子,苏州大学艺术学院博士,研究方向为设计学理论;大连医科大学艺术学院讲师,学术委员会委员,苏州平面设计师协会会员。从事十余年视觉传达设计基础及专业教学工作,在理论与实践方面积累一定的经验与成果,多件作品入围国内外设计类比赛与展览并获奖,多篇学术论文发表于国内核心期刊,并参与编写书籍《新媒体艺术设计》《创意素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