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本:32开 |
纸张:轻型纸 |
包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513082815 |
所属分类:图书>管理>战略管理 |
正版全新书籍 正规发票 多仓就近发货 城市次日送达 关注店铺可享店铺优惠!
商品详情
作者陈雪堂
著陈雪堂 译
装帧平装胶订
印次暂无
定
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开本开
印刷时间暂无
语种暂无
出版时间
页数页
外部编号
版次暂无
成品尺寸暂无
第一章 导言001
第一节 金融犯罪概述003
第二节 金融犯罪的定义和影响004
第三节 英美金融犯罪打击战略 007
第四节 金融犯罪研究内容009
第二章 洗钱犯罪 011
第一节 洗钱犯罪概述013
第二节 全球反洗钱战略的演进016
一、联合国 016
二、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
三、欧盟 020
第三节 美国反洗钱战略 022
一、洗钱的刑事定罪 025
二、洗钱的金融情报 029
第四节 英国反洗钱战略 034
一、洗钱的刑事定罪 035
二、洗钱的金融监管040
三、洗钱的金融情报 043
第五节 结 论 047
一、美国的反洗钱政策 047
二、英国的反洗钱政策 049
第三章 恐怖主义融资 051
第一节 引 言053
第二节 恐怖主义融资来源054
第三节 反恐怖主义融资国际立法058
一、联合国059
二、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061
三、欧盟 063
四、结论 064
第四节 美国反恐怖主义融资机制065
一、资助恐怖主义的刑事定罪 068
二、冻结恐怖分子的资产 070
三、可疑交易报告制度 074
四、结论 079
第五节 英国反恐怖主义融资机制 079
一、资助恐怖主义的刑事定罪 080
二、恐怖主义资产的冻结 085
三、可疑交易报告制度 089
四、结论 091
第六节 结 论 091
一、美国 092
二、英国 093
第四章 欺诈 095
第一节 引 言 097
第二节 反欺诈国际战略 101
一、联合国反欺诈国际战略 101
二、欧盟反欺诈国际战略102
第三节 美国反欺诈战略 106
一、欺诈行为的刑事定罪 106
二、欺诈行为的监管机构 115
三、欺诈行为的报告义务 122
第四节 英国反欺诈战略 124
一、欺诈行为的刑事定罪 126
二、欺诈行为的监管机构 127
三、欺诈行为的报告义务 135
第五节 结 论 138
一、美国138
二、英国 139
第五章 内幕交易141
第一节 引 言 143
第二节 国际社会内幕交易政策146
一、联合国内幕交易政策146
二、欧盟内幕交易政策 146
第三节 美国内幕交易政策149
一、内幕交易的刑事定罪 149
二、内幕交易的报告义务 156
第四节 英国内幕交易政策 157
一、内幕交易的刑事定罪157
二、市场滥用监管制度 162
三、市场滥用法律执行 172
四、市场滥用可疑交易报告178
第五节 结 论 178
一、美国对内幕交易行为的规制 179
二、英国对内幕交易行为的规制 179
第六章 没收和剥夺非法犯罪所得 181
第一节 引 言 183
第二节 国际社会没收犯罪所得的政策 185
第三节 美国没收犯罪所得的政策187
一、没收的相关立法88
二、可以没收的资产范围 193
三、结论 196
第四节 英国没收犯罪所得的政策 197
一、2002年 《犯罪所得法》199
二、可以没收的资产范围 200
三、没收制度的改革 205
四、严重有组织犯罪监察局的职责
五、结论213
第五节 结 论213
一、美国 214
二、英国214
第七章 金融犯罪监管机构217
第一节 引 言 219
第二节 国际社会金融犯罪监管机构 220
一、联合国金融犯罪监管机构 220
二、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的金融犯罪监管机构 221
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金融犯罪监管机构
四、欧盟金融犯罪监管机构 224
五、国际刑警组织 225
六、埃格蒙特集团226
七、巴塞尔委员会 227
八、沃尔夫斯堡集团 227
第三节 美国一级金融犯罪监管机构228
一、美国财政部 228
二、美国司法部 230
三、美国国务院 231
第四节 美国二级金融犯罪监管机构 232
一、美国财政部二级金融犯罪监管机构 232
二、美国司法部二级金融犯罪监管机构239
三、美国国务院二级金融犯罪监管机构 241
第五节 美国三级金融犯罪监管机构 242
一、美国联邦调查局242
二、美国缉毒局243
三、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 244
第六节 英国金融犯罪监管机构245
第七节 英国一级金融犯罪监管机构246
一、英国财政部246
二、英国内政部 247
三、英国外交和联邦事务部 247
第八节 英国二级金融犯罪监管机构248
一、严重有组织犯罪监察局248
二、警察署和特别部门 249
三、英国税务海关总署 250
四、严重欺诈办公室 250
五、家检察署251
六、国家反欺诈局252
七、国家反欺诈报告中心 253
八、英国金融服务管理局 253
九、公平交易办公室255
第九节 英国三级金融犯罪监管机构255
一、英国银行家协会和反洗钱联合指导小组255
二、反欺诈咨询小组 256
第十节 结 论 257
一、美国的金融犯罪监管 257
二、英国的金融犯罪监管 258
第八章 金融犯罪的刑罚 261
第一节 引 言 263
第二节 金融罪犯 263
第三节 金融犯罪的刑罚目标264
一、刑罚的总体目标264
二、金融犯罪的刑罚目标267
第四节 量刑政策 268
一、一般量刑政策 268
二、金融犯罪的量刑政策 271
第五节 金融犯罪的量刑选择277
第六节 金融犯罪的刑罚实践 279
丛书由江苏警官学院侦查系组织翻译工作。江苏警官学院是江苏省公安政法类本科院校,创办于年月,是全国第一所公安学校。本丛书的翻译小组由侦查学品牌专业负责人刘蔚文任组长,侦查学系列译丛各部译著的责任人为:张磊,蒋苏淮,宫路,谢全发,赵峰,焦海博,毛飞飞,张菲菲,刘雪晴,郑雁升。翻译小组共有教授人,副教授名,讲师名;其中获得博士学位的教师名,硕士学位教师名。翻译小组成员均具有较强的英文阅读和翻译写作能力,多数为中青年骨干教师,能够胜任该项目的翻译工作。
本选题的译者为张磊,女,年月出生,法学硕士,经济学博士,教授。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培养对象,国家社科基金同行评议专家,中国智库索引专家库成员,公安部现代警务改革研究所智库成员,江苏警官学院经济犯罪侦查品牌专业负责人。主要从事经济犯罪侦查专业教学和科研工作,专业学术领域涉及经济刑法和经济犯罪,尤其关注涉税犯罪、金融犯罪、公司企业犯罪等的相关立法和司法问题。
本书着重研究公司法第条有限责任公司章程限制股权转让有关问题及制度。讨论了有限责任公司章程限制股权转让的合理性,对有限责任公司章程限制股权转让的条文进行解释,对相关制度诸如公司章程、股权性质、优先购买权的效力之争等问题进行阐述,通过分析公司章程限制股权转让的学术之争与存在的问题,立足于我国公司法理论发展与司法实践,从公司法限制公司章程的合理性研究并配以典型案例评析,提出公司章程限制股权转让对内效力和对外效力,提供加强公司章程限制股权转让合法性、合理性的思路和措施。
本书着重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条有限责任公司章程限制股权转让有关问题及制度,讨论了有限责任公司章程限制股权转让的合理性,基于对有限责任公司章程限制股权转让相关条文的解释,进而详细阐述公司章程的性质、股权的性质、优先购买权的效力等具体内容。本书通过分析公司章程限制股权转让存在的问题,立足于我国公司法理论发展与司法实践,并配以典型案例评析,提出完善公司章程限制股权转让的建议。
商品详情
作者陈雪堂
著陈雪堂 译
装帧平装胶订
印次暂无
定
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开本开
印刷时间暂无
语种暂无
出版时间
页数页
外部编号
版次暂无
成品尺寸暂无
第一章 导言001
第一节 金融犯罪概述003
第二节 金融犯罪的定义和影响004
第三节 英美金融犯罪打击战略 007
第四节 金融犯罪研究内容009
第二章 洗钱犯罪 011
第一节 洗钱犯罪概述013
第二节 全球反洗钱战略的演进016
一、联合国 016
二、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
三、欧盟 020
第三节 美国反洗钱战略 022
一、洗钱的刑事定罪 025
二、洗钱的金融情报 029
第四节 英国反洗钱战略 034
一、洗钱的刑事定罪 035
二、洗钱的金融监管040
三、洗钱的金融情报 043
第五节 结 论 047
一、美国的反洗钱政策 047
二、英国的反洗钱政策 049
第三章 恐怖主义融资 051
第一节 引 言053
第二节 恐怖主义融资来源054
第三节 反恐怖主义融资国际立法058
一、联合国059
二、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061
三、欧盟 063
四、结论 064
第四节 美国反恐怖主义融资机制065
一、资助恐怖主义的刑事定罪 068
二、冻结恐怖分子的资产 070
三、可疑交易报告制度 074
四、结论 079
第五节 英国反恐怖主义融资机制 079
一、资助恐怖主义的刑事定罪 080
二、恐怖主义资产的冻结 085
三、可疑交易报告制度 089
四、结论 091
第六节 结 论 091
一、美国 092
二、英国 093
第四章 欺诈 095
第一节 引 言 097
第二节 反欺诈国际战略 101
一、联合国反欺诈国际战略 101
二、欧盟反欺诈国际战略102
第三节 美国反欺诈战略 106
一、欺诈行为的刑事定罪 106
二、欺诈行为的监管机构 115
三、欺诈行为的报告义务 122
第四节 英国反欺诈战略 124
一、欺诈行为的刑事定罪 126
二、欺诈行为的监管机构 127
三、欺诈行为的报告义务 135
第五节 结 论 138
一、美国138
二、英国 139
第五章 内幕交易141
第一节 引 言 143
第二节 国际社会内幕交易政策146
一、联合国内幕交易政策146
二、欧盟内幕交易政策 146
第三节 美国内幕交易政策149
一、内幕交易的刑事定罪 149
二、内幕交易的报告义务 156
第四节 英国内幕交易政策 157
一、内幕交易的刑事定罪157
二、市场滥用监管制度 162
三、市场滥用法律执行 172
四、市场滥用可疑交易报告178
第五节 结 论 178
一、美国对内幕交易行为的规制 179
二、英国对内幕交易行为的规制 179
第六章 没收和剥夺非法犯罪所得 181
第一节 引 言 183
第二节 国际社会没收犯罪所得的政策 185
第三节 美国没收犯罪所得的政策187
一、没收的相关立法88
二、可以没收的资产范围 193
三、结论 196
第四节 英国没收犯罪所得的政策 197
一、2002年 《犯罪所得法》199
二、可以没收的资产范围 200
三、没收制度的改革 205
四、严重有组织犯罪监察局的职责
五、结论213
第五节 结 论213
一、美国 214
二、英国214
第七章 金融犯罪监管机构217
第一节 引 言 219
第二节 国际社会金融犯罪监管机构 220
一、联合国金融犯罪监管机构 220
二、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的金融犯罪监管机构 221
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金融犯罪监管机构
四、欧盟金融犯罪监管机构 224
五、国际刑警组织 225
六、埃格蒙特集团226
七、巴塞尔委员会 227
八、沃尔夫斯堡集团 227
第三节 美国一级金融犯罪监管机构228
一、美国财政部 228
二、美国司法部 230
三、美国国务院 231
第四节 美国二级金融犯罪监管机构 232
一、美国财政部二级金融犯罪监管机构 232
二、美国司法部二级金融犯罪监管机构239
三、美国国务院二级金融犯罪监管机构 241
第五节 美国三级金融犯罪监管机构 242
一、美国联邦调查局242
二、美国缉毒局243
三、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 244
第六节 英国金融犯罪监管机构245
第七节 英国一级金融犯罪监管机构246
一、英国财政部246
二、英国内政部 247
三、英国外交和联邦事务部 247
第八节 英国二级金融犯罪监管机构248
一、严重有组织犯罪监察局248
二、警察署和特别部门 249
三、英国税务海关总署 250
四、严重欺诈办公室 250
五、家检察署251
六、国家反欺诈局252
七、国家反欺诈报告中心 253
八、英国金融服务管理局 253
九、公平交易办公室255
第九节 英国三级金融犯罪监管机构255
一、英国银行家协会和反洗钱联合指导小组255
二、反欺诈咨询小组 256
第十节 结 论 257
一、美国的金融犯罪监管 257
二、英国的金融犯罪监管 258
第八章 金融犯罪的刑罚 261
第一节 引 言 263
第二节 金融罪犯 263
第三节 金融犯罪的刑罚目标264
一、刑罚的总体目标264
二、金融犯罪的刑罚目标267
第四节 量刑政策 268
一、一般量刑政策 268
二、金融犯罪的量刑政策 271
第五节 金融犯罪的量刑选择277
第六节 金融犯罪的刑罚实践 279
丛书由江苏警官学院侦查系组织翻译工作。江苏警官学院是江苏省公安政法类本科院校,创办于年月,是全国第一所公安学校。本丛书的翻译小组由侦查学品牌专业负责人刘蔚文任组长,侦查学系列译丛各部译著的责任人为:张磊,蒋苏淮,宫路,谢全发,赵峰,焦海博,毛飞飞,张菲菲,刘雪晴,郑雁升。翻译小组共有教授人,副教授名,讲师名;其中获得博士学位的教师名,硕士学位教师名。翻译小组成员均具有较强的英文阅读和翻译写作能力,多数为中青年骨干教师,能够胜任该项目的翻译工作。
本选题的译者为张磊,女,年月出生,法学硕士,经济学博士,教授。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培养对象,国家社科基金同行评议专家,中国智库索引专家库成员,公安部现代警务改革研究所智库成员,江苏警官学院经济犯罪侦查品牌专业负责人。主要从事经济犯罪侦查专业教学和科研工作,专业学术领域涉及经济刑法和经济犯罪,尤其关注涉税犯罪、金融犯罪、公司企业犯罪等的相关立法和司法问题。
本书着重研究公司法第条有限责任公司章程限制股权转让有关问题及制度。讨论了有限责任公司章程限制股权转让的合理性,对有限责任公司章程限制股权转让的条文进行解释,对相关制度诸如公司章程、股权性质、优先购买权的效力之争等问题进行阐述,通过分析公司章程限制股权转让的学术之争与存在的问题,立足于我国公司法理论发展与司法实践,从公司法限制公司章程的合理性研究并配以典型案例评析,提出公司章程限制股权转让对内效力和对外效力,提供加强公司章程限制股权转让合法性、合理性的思路和措施。
本书着重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条有限责任公司章程限制股权转让有关问题及制度,讨论了有限责任公司章程限制股权转让的合理性,基于对有限责任公司章程限制股权转让相关条文的解释,进而详细阐述公司章程的性质、股权的性质、优先购买权的效力等具体内容。本书通过分析公司章程限制股权转让存在的问题,立足于我国公司法理论发展与司法实践,并配以典型案例评析,提出完善公司章程限制股权转让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