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 张仲景 9787800136580

配送至
$ $ USD 美元

商品编号: 6056838 类别: 图书 医学 医学/药学教材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包装:平装
是否套装:否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800136580
所属分类:图书>医学>医学/药学教材>中专教材
【店主推荐,正版书放心购买,可开发票】

编辑推荐
医道源自炎黄,经方兴于伊尹。未入其门,而自认为升堂,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因袭异学,杂糅臆说,取法乎下,乃得其反。故非彻悟轩岐问对、仲景论辨,断难以会通阴阳、穷极变化、彰显玄冥、洞析幽隐。后汉张仲景(名机,南郡涅阳人),发微《素问》,用广《汤液》,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伤寒卒病论》十六卷(约成书于公元年左右)。太医令王叔和编次外感热病部分,并经宋代林亿校正,而为现存之《伤寒论》十卷。共二十四篇,三百九十七法,一百一十二方。其论言精而奥,法简而详,一证一方,万选万中,被称为裙方之祖。(伤寒论》以三阳三阴六病为纲,辨阴阳虚实寒热表里之脉证,施汗吐下和温清补消之治法,从而立辨证论治之大则,树理法方药之楷模。如太阳虚实之解肌发汗,少阴寒热之扶阳育阴,汗后恶寒以芍甘附子顾其虚,汗后发热以调胃承气改其实,皆为虚实寒热之辨析。又虚则先治其里,实则先解其表,四逆之救里,桂枝之救表,麻附辛之于太少合病,大青龙之于表实里热,均是表里缓急之权衡。“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求其所属,伏其所因,导其势以使气和。凡寒热虚实之态势,表里开合之趋势,六病传变之时势,纵横相作,化不可待。务必审时度势,从反利导,谨守病机,无失气宜,始得仲景之心法。金代成无己,术业精通,而有家学,首注《伤寒论),皆引《内经》,旁牵众说,方法之辨,莫不允当。现存明嘉靖二十四年汪济川刻成无己《注解伤寒论》本,为《伤寒论》原文较早之版本。而明万历赵开美刻《伤寒论》,近年已有排印出版,故选成本为底本。为保存古籍版本原貌,且依照《中医古籍名著丛书》统一体例,删去注释,只留原文。并参校赵本、医统正脉本等。

商品详情

基本详情信息
书名伤寒论


作者张仲景
出版社中医古籍出版社
出版时间
其他信息
纸张胶版纸
页数
尺寸其他
版次
正文语种中文(简体)

目 录


辨脉法①

平脉法第二

卷第二(方六道)

伤寒例第三

辨痉湿暍脉证第四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第五


辨脉法①

平脉法第二

卷第二(方六道)

伤寒例第三

辨痉湿暍脉证第四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第五

桂枝汤

桂枝二越婢一汤

甘草干姜汤

芍药甘草汤

调胃承气汤

四逆汤

卷第三(方二十八道)②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第六

葛根汤

葛根加半夏汤

葛根黄芩黄连汤

麻黄汤

大青龙汤

小青龙汤

干姜附子汤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桂枝甘草汤

获苓桂枝甘草大枣汤

厚朴生姜甘草半夏人参汤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

芍药甘草附子汤

获苓四逆汤

五苓散

获苓甘草汤

栀子鼓汤

栀子厚朴汤

栀子干姜汤

小柴胡汤

小建中汤

大柴胡汤

桃核承气汤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救逆
显示全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