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脆弱区的绿色发展之路——科尔沁河甸村案例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新华书店总店旗舰店 9787522700748

配送至
$ $ USD 美元

开本:16开
纸张:书写纸
包装:平装
是否套装:否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522700748
所属分类:图书>社会科学>社会科学总论
新华正版全新 正规发票 多仓就近发货 城市次日送达!团购优惠咨询

目 录


第一章 绪论

一 问题的提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问题

二 相关文献综述

(一)生态脆弱区的生态问题及成因


第一章 绪论

一 问题的提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问题

二 相关文献综述

(一)生态脆弱区的生态问题及成因

(二)生态脆弱区的生态治理实践及其反思

(三)生态脆弱区生态发展协调推进机制研究

三 研究方法

(一)案例的选取

(二)资料收集方法

(三)资料呈现逻辑

四 篇章结构

第二章 研究区域与案例村概况

一 科尔沁沙地

(一)科尔沁沙地基本情况

(二)生态恶化过程及成因

(三)生态治理与绿色发展探索

二 沙地东南部的彰武县

(一)自然地理环境

(二)人口与民族构成

(三)生计模式与经济发展

三 县域沙化“重地”河甸村

第三章 村庄精英合作决策“留村护家”

一 地情条件的再认识与再定位

(一)分歧与争议:“没有定论”的首次会议

(二)消除分歧:明确生态条件基本达标

二 早期生态治理实践的反思

(一)“植树防沙”的经验

(二)“消极怠工”的教训

三 “上”“下”压力下的精英合作

(一)满足“上级”期待

(二)实现“乡亲”愿望

四 核心精英间合作共识的达成

第四章 联户探索“植树治沙

一 常规化动员失效

(一)广播宣传失灵

(二)村民不配合的理由

(三)村干部的反思

二 差序化动员奏效

(一)差序格局下的村干部动员策略

第五章 组织化推动“绿色发展”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访谈提纲

后记
显示全部信息

作者简介
闫春华,年生,内蒙古通辽人,蒙古族。年月获得河海大学社会学专业博士学位。现为浙江师范大学法政学院社会工作系教师,主要从事环境社会学等方面的研究,在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