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救灾思想研究 9787509711521

配送至
$ $ USD 美元

商品编号: 6070402 类别: 图书 政治/军事 政治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包装:平装-胶订
是否套装:否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509711521
所属分类:图书>政治/军事>政治>公共管理
正版图书下单速发可开发票

商品详情

基本信息
书名:中国传统救灾思想研究
作者:张涛项永琴檀晶 著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期


字数
页码
版次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开
商品重量

目 录
前言
章 先秦时期:救灾思想的萌芽和初步发展
节 西周之前:救灾思想的滥觞期
第二节 春秋战国时期:救灾思想的飞跃发展
第二章 两汉时期:救灾思想的个高潮
节 两汉灾情概述及原因浅析
第二节 两汉帝王的救灾思想与举措
第三节 贾谊:重农贵储
第四节 董仲舒:多方备灾,为儒者宗
第五节 史学家司马迁与刘向:倡节俭,主赈恤
第六节 易学家京房和郎:讲论卦气,消弭灾异
第七节 《淮南子》与《盐铁论》:民为国本,节俭济民
第八节 贾让、王景等治水专家:治河防灾,以工代赈
第九节 汉末社会批判思潮:爱民济民,各抒己见前言
章 先秦时期:救灾思想的萌芽和初步发展
节 西周之前:救灾思想的滥觞期
第二节 春秋战国时期:救灾思想的飞跃发展
第二章 两汉时期:救灾思想的个高潮
节 两汉灾情概述及原因浅析
第二节 两汉帝王的救灾思想与举措
第三节 贾谊:重农贵储
第四节 董仲舒:多方备灾,为儒者宗
第五节 史学家司马迁与刘向:倡节俭,主赈恤
第六节 易学家京房和郎:讲论卦气,消弭灾异
第七节 《淮南子》与《盐铁论》:民为国本,节俭济民
第八节 贾让、王景等治水专家:治河防灾,以工代赈
第九节 汉末社会批判思潮:爱民济民,各抒己见
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汉代救灾思想的承继期
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灾害情况及原因探析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帝王的救灾思想
第二节 傅玄:重农业,修人事
第三节 贾思勰《齐民要术》:农业救灾思想的集中体现
第四章 隋唐时期:救灾思想的日趋完备
节 隋唐时期灾情概述及原因浅析
第二节 隋唐时期帝王的救灾思想
第三节 姚崇:灭蝗斗士
第四节 刘晏:灾民自救的倡导者
第五节 陆贽:养民资国
第五章 宋元时期:救灾思想的新跨越
节 宋元灾情概述及灾害原因浅析
第二节 宋元帝王的救灾思想及举措
第三节 苏轼:“救灾恤患,尤当在早”
第四节 司马光:敦行节俭
第五节 王安石:“愿见井地平”
第六节 二程:心系百姓,关注荒政
第七节 朱熹:“天下之务莫大于恤民”
第八节 董煟:荒政专著,风气
第九节 郭守敬:水利神人,千古名存
第六章 明朝时期:救灾思想的持续发展
节 明代灾情概述及灾害原因浅析
第二节 明代帝王的救灾思想
第三节 海瑞:一心为民,苍天可鉴
第四节 张居正:图谋更化,富国强兵
第五节 徐光启:《农政全书》,有裨荒政
第六节 荒政典籍:博论纵横
第七章 清朝时期:救灾思想的第三个高潮
节 清代灾情概述及灾害原因浅析
第二节 清代帝王的救灾思想
第三节 清初三先生:聚焦于“民”,继往开来
第四节 魏源:经世致用,“以实事程实功,以实功程实事”
第五节 林则徐:水利为本,全方位救灾
第六节 曾国藩:“民之得伸,自曾左始”
第七节 左宗棠:“为政先求利民”
第八节 张之洞:“务本以养民”
第九节 梁启超:以民为本,社会保障
第十节 荒政专著:荟萃宏论,承前启后
后记
显示全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