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体系与批评观念 胡晓明 编 9787576060836

配送至
$ $ USD 美元

商品编号: 6120314 类别: 图书 文学 文学理论
开本:32开
纸张:胶版纸
包装:平装-胶订
是否套装:否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576060836
所属分类:图书>文学>文学理论
新华书店正版,关注店铺成为会员可享店铺专属优惠,团购客户请咨询在线客服!

编辑推荐
本辑汇集了中国古代文学与文艺理论研究领域的近期新研究成果。开篇设“中国文论的范畴——特色专栏建设(二)”,刊发中国古典文论体系中范畴概念研究的文章,其余常规栏目简单划分为“诗论”“词论”“文论”三大板块,收入有关中国古典诗学、词学、文章学的著作理论与思想研究等方面的学界近期新研究成果,体现了中国古代文论学界对体系建设与发扬、传统诗词文领域细化研究的进展和新论。

商品详情

目 录
编辑部报告()
中国文论的范畴——特色专栏建设(二)
“搜奇本自通禅智”论“冥搜”诗学范畴的形成与演变 倪缘()
论负价诗学范畴的艺术效果——以“险”“枯”为例 闫禾 石海光()
试论苏轼对庄子物论思想的取鉴与发覆——以书画论为中心 王一格 高林广()
童轩的“点化”功夫与其诗学主张研究 刘爱丽()
论清代“词心”范畴的美学内蕴与理论发展 ()
诗论
阐释变异视角下的《诗大序》英译本研究 曹顺庆 孙千茹()
此起彼伏的声名——论陆机、左思评价的历史变迁 易兰()
性空与本体佛教“法性空无”本体诗学论 刘运好()
排律的起源及其诗体生成考论 徐婉琦()
杜甫“讥陶说”公案的还原考察 张月()
雅俗之间——社会文化语境下的明中叶苏州诗学趋向 殷星欢()编辑部报告()
中国文论的范畴——特色专栏建设(二)
“搜奇本自通禅智”论“冥搜”诗学范畴的形成与演变 倪缘()
论负价诗学范畴的艺术效果——以“险”“枯”为例 闫禾 石海光()
试论苏轼对庄子物论思想的取鉴与发覆——以书画论为中心 王一格 高林广()
童轩的“点化”功夫与其诗学主张研究 刘爱丽()
论清代“词心”范畴的美学内蕴与理论发展 ()
诗论
阐释变异视角下的《诗大序》英译本研究 曹顺庆 孙千茹()
此起彼伏的声名——论陆机、左思评价的历史变迁 易兰()
性空与本体佛教“法性空无”本体诗学论 刘运好()
排律的起源及其诗体生成考论 徐婉琦()
杜甫“讥陶说”公案的还原考察 张月()
雅俗之间——社会文化语境下的明中叶苏州诗学趋向 殷星欢()
融汇“四唐”论晚明江南诗学对唐诗取径的拓宽 田明()
回归本体,弥合矛盾,以类相从——闺秀诗话创作的三个维度 张丽华()
清中期杜诗注本的文本转型与价值重估 耿建龙()
穆尔察·成书《多岁堂古诗存》诗学观念谫论 李佳艺()
诗文评经典化建构与研究进境——论许印芳《诗法萃编》编纂体例的意义 叶蕾()
“秀水范式”与“差序格局”论清代总集别撰诗话的体例生成与空间分布 李清华()
郭嵩焘的“循理”思想及其诗学观念 蒋明恩()
论近代南社的宗宋诗学 李建江()
词论
《草堂诗余续集》及其编者考论 岳淑珍()
男师女弟子嘉道女性词人的自我发展与词学创作 罗浩春()
论俞平伯的诗词注释与文学批评 曾智聪()
文论
隶事之文与南朝文士的知识世界 李傲寒()
碑志批评的理论体系 时鹏飞()
聚合与离散赋体文学的涵容特征与破体新变 王泽华()
《文镜秘府论》“集论”二序析要 甘生统()
理想与悲情姚铉《唐文粹》编纂主旨新解 胡健()
风人之记论苏轼“运诗入记”的文章学意义 王子涵()
杂钞文献视野下王世贞的批评方法与知识趣味——以《艺苑卮言》为中心 曹竞艺()
明清“游而后工”说的生成及其批评史意义 祝福()
驯化风景清中叶游记所见华夏边缘 汪斌()
晚清科举“以策论代时文”的文体改革及其困境 王路佳()
刘师培文章观念的阐释路径与思想根源 黎爱()
()
《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稿约()

显示全部信息

作者简介
胡晓明,年生。四川成都人。师从王元化教授,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中国文学批评史专业,获文学博士学位。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会长。从事中国文学思想研究及近代诗学和学术史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