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本:16开 |
| 纸张:胶版纸 |
| 包装:平装-胶订 |
| 是否套装:是 |
| 国际标准书号ISBN:11720669 |
| 所属分类:图书>教材>职业技术培训教材>语言/教育 |
商品详情
编辑推荐
《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英文版)在出版年后,推出了十周年纪念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大夏书系再次引进了这版《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在旧版基础上修订了全部译文,使得整体译文更加完善,更加精良。
十周年纪念版的一大亮点是新增了作者亲自撰写的前言和后记,描述了这本书诞生前后的故事,增补十年教育改革对教师乃至其他职业的影响,对读者有新的吸引点,也使此部经典著作更加完美。
全新版式设计,封面设计,也使得这本鼓舞人心的著作以新的形态面对广大身处逆境却满怀希望的教师。
十周年纪念版增加了帕尔默创办的勇气和更新中心的简介和联系方式。
最后,本书译者吴国珍教授在“译者的话”中充满感情地描述了这本著作如何给予中国教师心灵成长的力量,让越来越多的老师有勇气去实现复兴教育梦。
容简介
《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十周年纪念版)建立在一个最普通的信念之上:优秀教学不能被降格为技术,优秀教学源自教师的自身认同和自身完善。在《教学勇气》中,帕克·帕尔默带领教师为重新点燃对人类最困难最重要的教育事业的热情,进行了一次心灵之旅。十周年纪念版做了全新修订。
教师为着心灵的自由选择他们的职业,深爱着自己的学生和课程。但是教学要求常常使得很多教师感到激情消退、心灵失落。我们可以再一次鼓起教学勇气,像优秀教师那样——把心灵献给学生吗?
帕尔默引导教师们进行了一次精神之旅,帮助我们建立了对教学的共同认识。他也号召有关的教育机构在这方面支持教师。教育是带领孩子们进行一次心灵之旅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学会用更真实的方式来看世界,在这个世界中生存。
帕尔默的书总是使人激动、令人感动。这是一本具有开创性的对教师生涯进行探索的书。教师、和教师相关的人,以及任何关心教育的人都应该读这本书。
作者简介
大卫·苏泽( ),教育学博士,现为教育神经系统学国际顾问,曾为中小学和大学主持过上百个关于大脑研究与科学教育的研讨班,曾获得由专业组织、学区以及布里奇沃特州立学院颁发的许多奖项。他拥有覆盖各个年级层次的教学经历,并从事过教育管理工作。他主编过多部科学著作,并在多家核心期刊发表了大量关于学生发展、科学教育和大脑研究的论文。
精彩书评
★你是否对人们津津乐道的“与人脑契合的教与学”感到好奇而欲一探究竟?那么本书或许恰好就是急你所需的入门书。
读完本书,你就能大体把握近年来教与学的知识宝库中有多少是汲取了神经系统学的研究成果,也能熟悉各种促使你的学生勤奋好学并学业有成的教学策略与技巧。
——大卫·苏泽
★我们要求儿童之脑完成的最艰巨的任务之一就是学会阅读。本章首先说明了大脑如何形成解读文字的各种途径,然后提出了各种阅读教学策略,比如强调读写拼相互结合、识别扩充词汇量的词形区、进行分解性单词分析。这些策略都建立在研究的基础之上,并已用于课堂教学。
——帕梅拉·内维尔斯
★压力对学习有负面影响,因为压力使大脑关注点由如何学习转移到如何消除压力的来源。本章介绍一些业经证明有效的减压技巧,教师可用来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并提高他们的学习动力。
——迈克尔·斯卡丹
目录
《大夏书系·第三只眼睛看教育位海外华人学者的教育省察》
序 言
陈晚 卷
对美国人的总体感受
美国中小学教育中的几个话题
美国大学生和研究生的教育话题
海外育儿经验分享
沈安平 卷
自由成长
不懂音乐
回家作业
追求梦想
沟通理解
南桥 卷
幼子在,不远游
为什么们恨中文
走出教育的焦虑
如何失去校友捐赠
美国学生的社会实践
美国人如何做教材
衰而不败的美国教育
陈心想 卷
“关系型教育”:一种教育观念
教学是双向的
家有书香
岂可忽视“美盲”
归类人才谈教育
优秀生为何成群地来
“写作”拯救一所学校
儿童早期教育的几个观念
以思维训练为导向的高中课改
生命成长所需要的四种空间
用“努力”挖掘“潜力”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教育标签下的反教育
考试竞争是学生不爱阅读的理由吗
梁雷 卷
从我个人的求学经历谈教育
哈佛大学的教学特点
学养的标准
憧 憬
《大夏书系·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十周年纪念版)》
十周年纪念版前言
重温写书前的事
希望就在这里
致谢读者
中文版序
鸣谢
导 言 源自心灵的教学
教导自己认识自我
教师的内心世界和外部景观
少人踏足的小径
第一章 教师的心灵教学中的自身认同和完整
教学方法和技巧之背后
教学与真我
当教师失去心灵
启发引领我们心灵的导师
铸造我们的学科
教师的内心
第二章 一种恐惧文化教育和分离的生活
剖析恐惧
有问题背景的学生
教师内心的恐惧
令我们恐惧的认识方式
不要害怕
第三章 潜藏的整体教与学的悖论
全面认识世界
当事物陷于分离
自我的局限和潜能
悖论与教学设计
课堂教学中的实践悖论
把握对立的张力
第四章 认知于共同体中为伟大事物的魅力所凝聚
共同体掠影
现实是群体共享的
重温真理
伟大事物的魅力
认知与神圣
第五章 教学于共同体中以主体为中心的教育
第三事物
微观小宇宙的教学
医学院里的微观小宇宙教学
社会研究的微观小宇宙教学
开放空间与技术手段
共同体:多变与障碍
第六章 学习于共同体中共事切磋
关上门的教学
对话的新主题
对话的基本规则
需要领导
第七章 不再分离心怀希望教学
停滞、绝望与希望
不可分离的生活
志同道合的共同体
走向公众
精神奖励
呼唤新专业人士教育就是转变(十周年纪念版后记)
内心世界的运动模式付诸实践
制度变革:一个案例研究
我们需要一种新的专业人士
个人和机构体制
教育新专业人士
情感中的真相
最后寄语
作者简介
勇气和更新中心简介
译者的话
《大夏书系·西方教育前沿:教育与脑神经科学》
《大夏书系·程红兵文丛·“瞎子摸象”:书生校长的西方教育见识》
精彩书摘
呼唤新专业人士——教育就是转变
(十周年纪念版后记)
明知发生了什么,却不承认真相,
我称之为残忍——也许是一切残忍之根源!
因此,我向声音求援,
向所有会发声人们那模糊、疏离、要害的部位呼唤:
尽管我们可彼此愚弄,也总该好好想想——
为的是不让我们共同生命的进程迷失于黑暗。
紧要的是唤醒人们保持清醒,
否则,一中断他们可能又重返昏睡中;
我们所发出的信号——是?否?也许?——
应该是清清楚楚,只因我们四周是黑暗的深渊!
——威廉斯塔福德《相互解读的仪式》
内心世界的运动模式——付诸实践
《教学勇气》最后一章粗略勾画出社会变革展开的运动图示,在过去的十年里,从未遇到任何反例挑战。更重要的是,这期间见证的许多事情表明,认真重视“教师生活内心景观”运动的势头与日俱增。
这些看法也许只证实我对自己的信念忠诚不渝!但我坚信,我们拥有真凭实据的证明,年以来,一个要求回归教师和学习者的内在生命的运动已经越来越明显、可信且更加迫切。
当然,该运动并非始于十年前。历史坚持不懈地——凡历史皆顽固——拒绝遵照所谓应该如何开展的模式进行。正如我在本书初版第七章论及运动的四个阶段中所言,“所有这些阶段都是‘理想模型’,真实运动并不像该模式所描述的那样整齐有序地展开:有时相互重叠,有时绕回头,又有时相互超越。但是通过命名划分阶段,无论如何抽象,我们总可以从混乱的能量场中提取出运动本质上的基本动力”。
在历史的杂乱无序中,我们仍然有可能对过去十年做个回顾,辨析出那些标志着朝本书所展望的教育转变的时刻。
例如,年月一次名为“教育就是转变”的会议上,我和教师学者们共享这个会议平台,他们来自的机构都各不相同,有麻省大学的阿姆斯特分校,安提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哈佛大学和南加州大学,主办赞助单位是威尔斯利学院,主题是探索宗教多元主义问题和高等教育里的灵性。要是再早年或年,假如真开这么一个会,主办机构、交流平台中的代表和听众中一定有很多人不愿意跟这个主题沾上边。
会上一位教育家公开说出了其他人私下交头接耳的话:“我到会是因为我知道有个运动正在开始。”会议集聚了来自个机构的名听众——有大学校长,大学教师,行政管理人员,学生,宗教生活管理人员,校董——在我做主旨发言时,我意识到她的话很有先见性。事实上,该次会议促成的一个名为“教育就是转变”的全国性组织,以追求这次大会的主旨为使命,直至如今。
这类探索教师和学习者内心生活的会议就是这个运动很有意义的标志,该运动跟本书的主题紧密相关。近年来举办的这类会议真多,若都细列出来,虽然能证实这一点,却显冗长乏味。所以我只想引用另外两个全国性的集会,标志这个运动的发展壮大和合法化的新阶段。
年月,在威尔斯利学院会议的鼓舞下,阿姆斯特分校时任校长大卫斯科特发起一个名为“工作和高等教育以灵性面向公众”的集会,在马萨诸塞州麻省大学阿姆斯特分校举行。这个集会很值得关注,因为跟韦尔兹利会议不同的是,主办单位是国家税收支持的大学,也愿意以灵性面向公众,一反历史上这类大学鄙弃灵性的倾向。
年月,另一场名为“发现高等教育心灵:在我们密切关联的世界为爱心行动而整合(身心灵)的学习”的会议,把来自多个机构的多位与会者集聚在旧金山,其主办机构包括全美大学院校协会、独立学院理事会、社区学院创新联盟和学生人事管理人员协会。这次会议也很值得关注,因为这类全国性的协会绝不会跟不合自己口味的主题沾边。
显示这个运动正在发展壮大的另一个重要标志,是致力于整合(身心灵)教与学的科研和出版的队伍在成长壮大,且有力地证明了全国范围的教育探讨正在扩展,已包括了对内在生命和心灵的探讨。
若在年前尝试研究宗教和灵性与教育的“相关性”,绝大多数学者会认为那简直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儿。如今,当你看到那本(由税收支持的大学的)同行评审的期刊《学院和性格》,就是因为跟我网上一样的热点话题“向内探索之旅:大学生灵性的形式和模式”,吸引了广泛的读者,你就清楚地看到:巨变已经发生。
当你读到阿瑟契柯陵——一位高等教育界备受尊敬的前辈——的领衔力作 “在高等教育中鼓励真实性和灵性”,你会看得更清晰:运动的浪潮在上升。当你看到享有声望的洛杉矶加州大学的高等教育研究所进行的系列研究,看到研究题目都是“灵性和教授职位:全美高校教师的态度、经验和行为研究”和“高等教育中的灵性:全美大学生的‘寻求意义和目的’研究”等,其首席研究者又是杰出的教育调研员亚历山大亚斯汀和海伦亚斯汀夫妇,你会清楚地看到:运动的高潮不会远了。
那么,这些发生在高等教育领域的一切,对于那些热切接受《教学勇气》初版、令我深感振奋的中小学的教育者们又意味着什么呢?意义太大了!高等教育和专业教育的许多改革努力都涉及始于中小学教育这个上游问题,因此,也需要那些在源头工作的教育者们协作。在各教育阶段中最有思想的人们都懂得,我们必须超越任何隔离我们的人为界限,以便我们在心灵上和实践中同心协力,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过去十年,在组建支持教师内心生活的运动中,美国幼儿园到高中年级的教育跟高等教育并驾齐驱,走过相同的历程。对我来说,这是非常了不起的,因为就是在这同一个十年里,公立教育被一个称为“不让一个孩子掉队”的联邦立法支配和驱动着。
这个立法有个致命又不容置疑的目标:通过让教育者对学生学习成功的问责,来确保公立教育能向所有的孩子提供成功学习机会。但是,“不让一个孩子掉队”的法案有严重的缺陷,不仅仅因为它是一套毫无根据的指令,实际上,我不时想到,“不让一个孩子掉队”的法案导致公立教育中如此大量失败,以至于愈来愈多的美国人认为教育私立化是个更有吸引力的选择。
即使是资金到位,“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的缺陷表现在一心只专注那种可以用标准化测试来度量的学习,这样一来,很自然就把所有那些对无助于求得高测验分数的科目和技能——诸如音乐和艺术所谓无用的科目,以及诸如在书本上或教师指南找不到答案的探索性问题的技能——都一律排斥在外了。
“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将沉重的压力加在幼儿园至年级中小学教师身上,迫使他们为测试而教,而不是满足学生的真实需求。这个法案还常常迫使教师们相互竞争,一旦他们的学生被这立法的过分简单化了的标准试题测定为不合格,教师们和其执教的学校都要受到惩罚。这不但破坏众所周知的、对学生学习很关键的相互信任的关系——即使只用标准化测试衡量——都足以令教师们的心变得如此狂躁、自私和不可信赖,以至于不管是独处还是与学生在一起,教师们内心对教学的投入,连浅表层面也不可能达到。
因此,自《教学勇气》面世以来的十年中,在毒素与日俱增的公立教育土壤中,一粒涉及幼儿园至高中年级教师们的内在工作的种子,竟然能发芽、扎根、成长并开始开花,而且在不少地方,由那颗种子生长的绿色植物正在帮助清洁土壤里的毒素,这一切对我来说真是个奇迹。
萨姆 因特拉托和罗伯特 昆兹曼发表于《教育论坛》 年秋季刊的论文,对从年到年间进行的关于“教师更新计划及其对教育者的影响”的例实证研究作了梳理和总结,其中包括教学勇气项目参加者们的几项研究。两位研究学者指出,关注教师的内在生活已经成为公立学校教师、学校管理人员和教师教育者的日常议程中日益突出的主题。
因特拉托和昆兹曼写道:关于支持教师内在生活的计划“我们仍然有很多东西需要学习”。他们接着说:
看来越来越清楚的是……教育者都拥抱、认同这一理念:即教与学必须体现个人的、精神的和情感的各个维度,正如广受欢迎的帕克 帕尔默、玛格丽特 惠特利、李 鲍尔曼与特伦斯第尔等作者的近作所证实的一样。这些理论家大多提倡关注教师生命内在领域的专业发展。有些教育期刊也推出强调全身心投入优秀教学重要性的专刊,例如,《教育领导》年月刊集中讨论了教育中的灵性,被列为该期刊一次最多需求的再版。
作为该期《 教育领导》引导论文的作者,我可以根据不断收到的评论证明,那教育中的灵性主题,加上编辑们坦然无私的处理,深深打动了众多读者的心灵。
……
编辑推荐
《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英文版)在出版年后,推出了十周年纪念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大夏书系再次引进了这版《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在旧版基础上修订了全部译文,使得整体译文更加完善,更加精良。
十周年纪念版的一大亮点是新增了作者亲自撰写的前言和后记,描述了这本书诞生前后的故事,增补十年教育改革对教师乃至其他职业的影响,对读者有新的吸引点,也使此部经典著作更加完美。
全新版式设计,封面设计,也使得这本鼓舞人心的著作以新的形态面对广大身处逆境却满怀希望的教师。
十周年纪念版增加了帕尔默创办的勇气和更新中心的简介和联系方式。
最后,本书译者吴国珍教授在“译者的话”中充满感情地描述了这本著作如何给予中国教师心灵成长的力量,让越来越多的老师有勇气去实现复兴教育梦。
容简介
《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十周年纪念版)建立在一个最普通的信念之上:优秀教学不能被降格为技术,优秀教学源自教师的自身认同和自身完善。在《教学勇气》中,帕克·帕尔默带领教师为重新点燃对人类最困难最重要的教育事业的热情,进行了一次心灵之旅。十周年纪念版做了全新修订。
教师为着心灵的自由选择他们的职业,深爱着自己的学生和课程。但是教学要求常常使得很多教师感到激情消退、心灵失落。我们可以再一次鼓起教学勇气,像优秀教师那样——把心灵献给学生吗?
帕尔默引导教师们进行了一次精神之旅,帮助我们建立了对教学的共同认识。他也号召有关的教育机构在这方面支持教师。教育是带领孩子们进行一次心灵之旅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学会用更真实的方式来看世界,在这个世界中生存。
帕尔默的书总是使人激动、令人感动。这是一本具有开创性的对教师生涯进行探索的书。教师、和教师相关的人,以及任何关心教育的人都应该读这本书。
作者简介
大卫·苏泽( ),教育学博士,现为教育神经系统学国际顾问,曾为中小学和大学主持过上百个关于大脑研究与科学教育的研讨班,曾获得由专业组织、学区以及布里奇沃特州立学院颁发的许多奖项。他拥有覆盖各个年级层次的教学经历,并从事过教育管理工作。他主编过多部科学著作,并在多家核心期刊发表了大量关于学生发展、科学教育和大脑研究的论文。
精彩书评
★你是否对人们津津乐道的“与人脑契合的教与学”感到好奇而欲一探究竟?那么本书或许恰好就是急你所需的入门书。
读完本书,你就能大体把握近年来教与学的知识宝库中有多少是汲取了神经系统学的研究成果,也能熟悉各种促使你的学生勤奋好学并学业有成的教学策略与技巧。
——大卫·苏泽
★我们要求儿童之脑完成的最艰巨的任务之一就是学会阅读。本章首先说明了大脑如何形成解读文字的各种途径,然后提出了各种阅读教学策略,比如强调读写拼相互结合、识别扩充词汇量的词形区、进行分解性单词分析。这些策略都建立在研究的基础之上,并已用于课堂教学。
——帕梅拉·内维尔斯
★压力对学习有负面影响,因为压力使大脑关注点由如何学习转移到如何消除压力的来源。本章介绍一些业经证明有效的减压技巧,教师可用来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并提高他们的学习动力。
——迈克尔·斯卡丹
目录
《大夏书系·第三只眼睛看教育位海外华人学者的教育省察》
序 言
陈晚 卷
对美国人的总体感受
美国中小学教育中的几个话题
美国大学生和研究生的教育话题
海外育儿经验分享
沈安平 卷
自由成长
不懂音乐
回家作业
追求梦想
沟通理解
南桥 卷
幼子在,不远游
为什么们恨中文
走出教育的焦虑
如何失去校友捐赠
美国学生的社会实践
美国人如何做教材
衰而不败的美国教育
陈心想 卷
“关系型教育”:一种教育观念
教学是双向的
家有书香
岂可忽视“美盲”
归类人才谈教育
优秀生为何成群地来
“写作”拯救一所学校
儿童早期教育的几个观念
以思维训练为导向的高中课改
生命成长所需要的四种空间
用“努力”挖掘“潜力”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教育标签下的反教育
考试竞争是学生不爱阅读的理由吗
梁雷 卷
从我个人的求学经历谈教育
哈佛大学的教学特点
学养的标准
憧 憬
《大夏书系·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十周年纪念版)》
十周年纪念版前言
重温写书前的事
希望就在这里
致谢读者
中文版序
鸣谢
导 言 源自心灵的教学
教导自己认识自我
教师的内心世界和外部景观
少人踏足的小径
第一章 教师的心灵教学中的自身认同和完整
教学方法和技巧之背后
教学与真我
当教师失去心灵
启发引领我们心灵的导师
铸造我们的学科
教师的内心
第二章 一种恐惧文化教育和分离的生活
剖析恐惧
有问题背景的学生
教师内心的恐惧
令我们恐惧的认识方式
不要害怕
第三章 潜藏的整体教与学的悖论
全面认识世界
当事物陷于分离
自我的局限和潜能
悖论与教学设计
课堂教学中的实践悖论
把握对立的张力
第四章 认知于共同体中为伟大事物的魅力所凝聚
共同体掠影
现实是群体共享的
重温真理
伟大事物的魅力
认知与神圣
第五章 教学于共同体中以主体为中心的教育
第三事物
微观小宇宙的教学
医学院里的微观小宇宙教学
社会研究的微观小宇宙教学
开放空间与技术手段
共同体:多变与障碍
第六章 学习于共同体中共事切磋
关上门的教学
对话的新主题
对话的基本规则
需要领导
第七章 不再分离心怀希望教学
停滞、绝望与希望
不可分离的生活
志同道合的共同体
走向公众
精神奖励
呼唤新专业人士教育就是转变(十周年纪念版后记)
内心世界的运动模式付诸实践
制度变革:一个案例研究
我们需要一种新的专业人士
个人和机构体制
教育新专业人士
情感中的真相
最后寄语
作者简介
勇气和更新中心简介
译者的话
《大夏书系·西方教育前沿:教育与脑神经科学》
《大夏书系·程红兵文丛·“瞎子摸象”:书生校长的西方教育见识》
精彩书摘
呼唤新专业人士——教育就是转变
(十周年纪念版后记)
明知发生了什么,却不承认真相,
我称之为残忍——也许是一切残忍之根源!
因此,我向声音求援,
向所有会发声人们那模糊、疏离、要害的部位呼唤:
尽管我们可彼此愚弄,也总该好好想想——
为的是不让我们共同生命的进程迷失于黑暗。
紧要的是唤醒人们保持清醒,
否则,一中断他们可能又重返昏睡中;
我们所发出的信号——是?否?也许?——
应该是清清楚楚,只因我们四周是黑暗的深渊!
——威廉斯塔福德《相互解读的仪式》
内心世界的运动模式——付诸实践
《教学勇气》最后一章粗略勾画出社会变革展开的运动图示,在过去的十年里,从未遇到任何反例挑战。更重要的是,这期间见证的许多事情表明,认真重视“教师生活内心景观”运动的势头与日俱增。
这些看法也许只证实我对自己的信念忠诚不渝!但我坚信,我们拥有真凭实据的证明,年以来,一个要求回归教师和学习者的内在生命的运动已经越来越明显、可信且更加迫切。
当然,该运动并非始于十年前。历史坚持不懈地——凡历史皆顽固——拒绝遵照所谓应该如何开展的模式进行。正如我在本书初版第七章论及运动的四个阶段中所言,“所有这些阶段都是‘理想模型’,真实运动并不像该模式所描述的那样整齐有序地展开:有时相互重叠,有时绕回头,又有时相互超越。但是通过命名划分阶段,无论如何抽象,我们总可以从混乱的能量场中提取出运动本质上的基本动力”。
在历史的杂乱无序中,我们仍然有可能对过去十年做个回顾,辨析出那些标志着朝本书所展望的教育转变的时刻。
例如,年月一次名为“教育就是转变”的会议上,我和教师学者们共享这个会议平台,他们来自的机构都各不相同,有麻省大学的阿姆斯特分校,安提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哈佛大学和南加州大学,主办赞助单位是威尔斯利学院,主题是探索宗教多元主义问题和高等教育里的灵性。要是再早年或年,假如真开这么一个会,主办机构、交流平台中的代表和听众中一定有很多人不愿意跟这个主题沾上边。
会上一位教育家公开说出了其他人私下交头接耳的话:“我到会是因为我知道有个运动正在开始。”会议集聚了来自个机构的名听众——有大学校长,大学教师,行政管理人员,学生,宗教生活管理人员,校董——在我做主旨发言时,我意识到她的话很有先见性。事实上,该次会议促成的一个名为“教育就是转变”的全国性组织,以追求这次大会的主旨为使命,直至如今。
这类探索教师和学习者内心生活的会议就是这个运动很有意义的标志,该运动跟本书的主题紧密相关。近年来举办的这类会议真多,若都细列出来,虽然能证实这一点,却显冗长乏味。所以我只想引用另外两个全国性的集会,标志这个运动的发展壮大和合法化的新阶段。
年月,在威尔斯利学院会议的鼓舞下,阿姆斯特分校时任校长大卫斯科特发起一个名为“工作和高等教育以灵性面向公众”的集会,在马萨诸塞州麻省大学阿姆斯特分校举行。这个集会很值得关注,因为跟韦尔兹利会议不同的是,主办单位是国家税收支持的大学,也愿意以灵性面向公众,一反历史上这类大学鄙弃灵性的倾向。
年月,另一场名为“发现高等教育心灵:在我们密切关联的世界为爱心行动而整合(身心灵)的学习”的会议,把来自多个机构的多位与会者集聚在旧金山,其主办机构包括全美大学院校协会、独立学院理事会、社区学院创新联盟和学生人事管理人员协会。这次会议也很值得关注,因为这类全国性的协会绝不会跟不合自己口味的主题沾边。
显示这个运动正在发展壮大的另一个重要标志,是致力于整合(身心灵)教与学的科研和出版的队伍在成长壮大,且有力地证明了全国范围的教育探讨正在扩展,已包括了对内在生命和心灵的探讨。
若在年前尝试研究宗教和灵性与教育的“相关性”,绝大多数学者会认为那简直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儿。如今,当你看到那本(由税收支持的大学的)同行评审的期刊《学院和性格》,就是因为跟我网上一样的热点话题“向内探索之旅:大学生灵性的形式和模式”,吸引了广泛的读者,你就清楚地看到:巨变已经发生。
当你读到阿瑟契柯陵——一位高等教育界备受尊敬的前辈——的领衔力作 “在高等教育中鼓励真实性和灵性”,你会看得更清晰:运动的浪潮在上升。当你看到享有声望的洛杉矶加州大学的高等教育研究所进行的系列研究,看到研究题目都是“灵性和教授职位:全美高校教师的态度、经验和行为研究”和“高等教育中的灵性:全美大学生的‘寻求意义和目的’研究”等,其首席研究者又是杰出的教育调研员亚历山大亚斯汀和海伦亚斯汀夫妇,你会清楚地看到:运动的高潮不会远了。
那么,这些发生在高等教育领域的一切,对于那些热切接受《教学勇气》初版、令我深感振奋的中小学的教育者们又意味着什么呢?意义太大了!高等教育和专业教育的许多改革努力都涉及始于中小学教育这个上游问题,因此,也需要那些在源头工作的教育者们协作。在各教育阶段中最有思想的人们都懂得,我们必须超越任何隔离我们的人为界限,以便我们在心灵上和实践中同心协力,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过去十年,在组建支持教师内心生活的运动中,美国幼儿园到高中年级的教育跟高等教育并驾齐驱,走过相同的历程。对我来说,这是非常了不起的,因为就是在这同一个十年里,公立教育被一个称为“不让一个孩子掉队”的联邦立法支配和驱动着。
这个立法有个致命又不容置疑的目标:通过让教育者对学生学习成功的问责,来确保公立教育能向所有的孩子提供成功学习机会。但是,“不让一个孩子掉队”的法案有严重的缺陷,不仅仅因为它是一套毫无根据的指令,实际上,我不时想到,“不让一个孩子掉队”的法案导致公立教育中如此大量失败,以至于愈来愈多的美国人认为教育私立化是个更有吸引力的选择。
即使是资金到位,“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的缺陷表现在一心只专注那种可以用标准化测试来度量的学习,这样一来,很自然就把所有那些对无助于求得高测验分数的科目和技能——诸如音乐和艺术所谓无用的科目,以及诸如在书本上或教师指南找不到答案的探索性问题的技能——都一律排斥在外了。
“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将沉重的压力加在幼儿园至年级中小学教师身上,迫使他们为测试而教,而不是满足学生的真实需求。这个法案还常常迫使教师们相互竞争,一旦他们的学生被这立法的过分简单化了的标准试题测定为不合格,教师们和其执教的学校都要受到惩罚。这不但破坏众所周知的、对学生学习很关键的相互信任的关系——即使只用标准化测试衡量——都足以令教师们的心变得如此狂躁、自私和不可信赖,以至于不管是独处还是与学生在一起,教师们内心对教学的投入,连浅表层面也不可能达到。
因此,自《教学勇气》面世以来的十年中,在毒素与日俱增的公立教育土壤中,一粒涉及幼儿园至高中年级教师们的内在工作的种子,竟然能发芽、扎根、成长并开始开花,而且在不少地方,由那颗种子生长的绿色植物正在帮助清洁土壤里的毒素,这一切对我来说真是个奇迹。
萨姆 因特拉托和罗伯特 昆兹曼发表于《教育论坛》 年秋季刊的论文,对从年到年间进行的关于“教师更新计划及其对教育者的影响”的例实证研究作了梳理和总结,其中包括教学勇气项目参加者们的几项研究。两位研究学者指出,关注教师的内在生活已经成为公立学校教师、学校管理人员和教师教育者的日常议程中日益突出的主题。
因特拉托和昆兹曼写道:关于支持教师内在生活的计划“我们仍然有很多东西需要学习”。他们接着说:
看来越来越清楚的是……教育者都拥抱、认同这一理念:即教与学必须体现个人的、精神的和情感的各个维度,正如广受欢迎的帕克 帕尔默、玛格丽特 惠特利、李 鲍尔曼与特伦斯第尔等作者的近作所证实的一样。这些理论家大多提倡关注教师生命内在领域的专业发展。有些教育期刊也推出强调全身心投入优秀教学重要性的专刊,例如,《教育领导》年月刊集中讨论了教育中的灵性,被列为该期刊一次最多需求的再版。
作为该期《 教育领导》引导论文的作者,我可以根据不断收到的评论证明,那教育中的灵性主题,加上编辑们坦然无私的处理,深深打动了众多读者的心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