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声鹤唳 全2册 彬凌 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新华书店正版书籍 9787020184323

配送至
$ $ USD 美元

商品编号: 6137043 类别: 图书 小说 军事小说
开本:32开
纸张:轻型纸
包装:平装
是否套装:否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020184323
所属分类:图书>小说>军事小说
正版全新书籍 正规发票 多仓就近发货 城市次日送达 关注店铺可享店铺优惠!

商品详情
作者彬凌 著
著彬凌 著 译
装帧平装
印次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开本开
印刷时间
语种暂无
出版时间
页数
外部编号
版次
成品尺寸暂无
《风声鹤唳上》

《风声鹤唳下》
彬凌,曾用笔名君不贱,知名网络悬疑作家,其想象力超绝、文风细腻、笔力恢弘,受到读者追捧,拥有百万级粉丝。善于观察、揣摩人性。年开始小说创作,代表作《死神的哈士奇》《探灵笔录》等在网络上受到广大读者的热烈推崇。现从事编剧工作。

年,第八局。
萧廷锴隔着单面镜凝视着审讯室里的人,那是一位风烛残年的老人,花白的头发梳理得一丝不乱,脸颊上每一道皱纹里都蓄满了岁月雕刻的沧桑,而那双眼睛却依旧澄澈,有着历尽千帆的从容淡定。 老人抬头,凌厉的眼神宛若鹰隼般犀利敏锐,落在萧廷锴的眼里,那老人不像是受审人员反而更像这里的主导者。 这间审讯室里装备有目前最先进的神经扫描监控系统,被审讯的人任何细微的神经变化都会被准确无误地捕捉到,而老人从进来到现在,所有生理指数都显示为没有丝毫起伏变化的直线。 萧廷锴记不清自己审讯过多少人,没有人能做到在这间屋里还能心如止水,而眼前的老人是他见过的唯一例外。这不由让萧廷锴暗暗惊诧,到底有过怎样的经历的人才能如此镇定。 反间谍侦查局,对外挂牌第八局,隶属于国家安全部。 作为中国最神秘也是戒备最森严的部门之一,主要行政职能是监管敌对势力在境内的间谍活动,在没有授权的情况下,别说是人,就是一只苍蝇也难飞进来。在局长萧廷锴的心中,这里俨然是一座密不透风,牢不可破的堡垒。 而这位不知名的老人,仅仅用了两个字便叩开了这座堡垒的大门——红鸠! 事实上,到现在萧廷锴也不清楚这两个字到底代表着什么,尽管在不久前,一封被破译的密电上,萧廷锴也看到过这两个字。
三个月前,第八局设在福建的监听站截获一段由台湾发出的加密电码,电码所采用的波段和加密方式都是第一次出现。
技侦局经过分析,确定电码是由一台英国型电台发出的。这种电台在“二战”时期是被使用最为广泛的间谍电台,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电台早已被淘汰,现在没有间谍会采用如此陈旧的设备来发送和接收情报。
基于这些情况,起初第八局认为这段加密电码仅仅是台湾某个无线电爱好者的个人行为,但在随后的三个月内,加密电码总是在特定的时间出现,并且定向向大陆呼叫,像是在主动获取接触。 职业敏感让萧廷锴感觉这段突然出现的电码有着不同寻常的含义。同时,机要处在尘封的机密档案中找到了相同的波动——竟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中社部建立情报传递的波动,而且这个波动的保密级别极高,直到现在都被列为绝密。 机密档案中的资料显示,中社部最后一次启用这个波动是在三十年前,最后一封电码的内容是让接收人长时间静默,直至下一次被唤醒,但在被唤醒之前不允许接收人主动联系。 萧廷锴这才知道,在台湾还有一位潜伏长达三十年的同志。可奇怪的是,档案中除了最后一封电码外再无其他资料,加之当年负责此事的中社部同志都已辞世,现在没有人知道这位潜伏同志的信息。 萧廷锴意识到这段用“二战”时期电台发回的电码一定承载了至关重要的情报,以至于这位静默了三十年的同志,不惜违反纪律试图重新建立联系。 萧廷锴立即安排技术人员对电码夜以继日进行破译,就在一星期前,电码终于被译出——台重启“鸢尾花”计划,派红鸠前往大陆接触并取回萤火虫情报,请求被召回,明月! 从电码中提到的三个代号,大致可以推测,明月应该就是那位潜伏同志的代号,而红鸠将是秘密潜回大陆的台湾间谍,至于电码中提到的“鸢尾花”计划,萧廷锴一无所知。 而电码中的第四个代号——萤火虫——让萧廷锴震惊。 就在不久前,中央军委召开了歼的研制方案论证会,这种中国自主研制的高性能、多用途、全天候的第三代战斗机可达到国际同类战斗机先进水平。 而歼在北约的代号正是萤火虫! 因此从老人说出“红鸠”这两个字开始,萧廷锴就如临大敌般紧绷着神经。 从入境处得到的资料显示,老人是一名来自台湾的商人,无论是背景还是经历都异常干净,越是这样萧廷锴越可以肯定,老人的身份和背景都是经过精心伪造的,包括姓名在内的一切都是虚假的。 一名工作人员前来汇报,刚检查过老人随身携带的行李箱,里面并无异常物品,除了几套换洗衣服外还有两个盒子。 萧廷锴打开盒子,左边的盒子里是一枚黑色内盘加白色边缘形成的类似十字架形的徽章,下端刻有“”的字样;右边盒子的蓝色天鹅绒内衬中放着一枚金色五角星,金星的中央有一圈月桂花环,环绕着正中的银色五角星和金色的射线,背面刻有一串英文“”,翻译过来是“授予行动中的英勇行为”。 萧廷锴知道,一个是德国二级铁十字勋章,一个则是美国银星勋章。从年代来看,都是“二战”时期授予英勇作战人员的。 如果这两枚勋章的主人就是审讯室中的老人,那让人不解的是,“二战”时的两个敌对国,为什么会将代表无畏和荣耀的勋章授予同一个人。 “萧局,我外甥今天生日,特地请假提前下班,刚到门口就被叫回来,到底出了什么事?”一个浑厚的声音打断了萧廷锴的思绪。 “老陈,你来得正好。”萧廷锴指向审讯室中的老人对陈思源简短说明情况,“我观察了他一个小时。如果他是我们的敌人,绝对是一个难缠并且棘手的对手,到目前为止,我们对此人的身份、来历以及意图都一无所知。我需要一个与他旗鼓相当的人来负责审讯,所以我第一时间就想到了你。”陈思源是第八局情报分析三处处长,还有一年退休,主要负责港澳台地区情报收集和分析,有极其丰富的反谍经验。无论是年纪还是阅历应该都与审讯室里的老人不相上下。 陈思源走进审讯室,单刀直入道:“你既然来到这里,想必一定经过了深思熟虑……”“可以吗?”老人打断陈思源,扬扬手里的烟盒和打火机,嘴角泛起笑容,声音和笑意同样谦逊,举手投足间有一种笑看风云的儒雅。 萧廷锴在外面留意到老人的右手,小拇指从第一节处截断,伤口平滑,可推断是很久以前留下的。 趁老人点烟,陈思源瞟了一眼手表。 “你赶时间?”老人漫不经心地问。 “这取决于你。如果我们的交谈能取得实质性进展,那么我们就能尽快结束,否则……我想你应该清楚,离开这里远比进来要难。”陈思源面无表情直视老人,“我们可以开始了吗?”“可以。”“达成共识需要双方建立信任。我是第八局情报分析三处处长。你的身份是?”“我是一名间谍,隶属于台湾军情局,代号红鸠。”老人的开诚布公让陈思源和萧廷锴有些意外,从未有受审的特工间谍如此直白地暴露自己身份。 “那我该怎么称呼你?”陈思源不动声色。 “对我来说,名字是为数不多的真实,一个连名字都无法保守的间谍还能指望他保守什么呢?”缭绕的烟雾中,老人眼神坚如磐石,“我只会将名字告诉自己信任的人,可建立信任需要时间,很遗憾,你似乎更愿意把时间花在其他地方而不是我身上。”短短的交谈足以印证萧廷锴的猜想,老人远比自己预计的难以对付,原本指望陈思源能在审讯中占上风,现在看来老人自始至终都掌握着主导权。 不过,一个直言不讳说出自己间谍身份的人,会如此看重自己的名字,看来老人将获悉他的名字视为一种荣誉。 “他是一个在乎荣誉的人。换一个话题,从在他行李箱中找到的勋章切入。”萧廷锴通过耳麦与陈思源沟通,“问他那两枚勋章的来历。”“在检查你随身物品时发现两枚勋章,是你的吗?”“是的。”“你有收集勋章的爱好”陈思源故意露出轻蔑的神色,“多少钱买的?”“你习惯用钱来衡量荣誉?或者说你的荣誉可以用钱来兑换?”老人针锋相对。 “那就谈谈你的荣誉吧。”“年,我刚考入大学,因为数学天赋被国民党的中华复兴社招募,也就是后来军统的前身,随后被秘密派往德国军事谍报局受训。在受训的四年内,我打败了同期那群以血统为傲的日耳曼精英。这枚二级铁十字勋章是为第一名准备的,只是授勋的教官怎么也没想到,会戴在一个中国人的领口。”老人弹着烟灰,一脸平静。 “可能是我孤陋寡闻,我没有听过关于你的任何记载,或者你说的这些在我这里根本不存在。”陈思源极力想掌握主动。 “我的教官告诉我,我以后将要战斗的地方被称为寂静战场,没有硝烟也没有战火,同时也没有姓氏,我的荣耀和我的人一样将会寂寂无闻,这是一名顶级间谍的职业素养。所以从我跨入战场那刻起注定一生都会是不为人知的无名之辈。”老人嘴角的笑意轻而易举瓦解了陈思源的强势,“你没有听过关于我的一切,事实上就是对我最大的褒奖。”陈思源忍不住在心里重新审视坐在对面的老人。苍老孱弱的外表下有着深入骨髓的不屈和骄傲,但又让人感觉不到丝毫的傲慢无礼。 “你又是怎么获得银星勋章的?”陈思源从质疑慢慢变成好奇。 “日军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我被军统从德国召回,奉命对沦陷区日军谍报部门进行渗透破坏。年,我成功渗透进日军在上海的特高课。在整个抗日战争阶段,我截获大量日军作战计划和政治动向的情报,其中就包括日本海军秘密调动命令。根据后续获悉的气象数据,我分析出日军准备偷袭珍珠港。”陈思源大吃一惊:“你截获过偷袭珍珠港的情报?!”“这份情报军统转交给了美军,但未引起重视,不过从此美国情报机构开始重视军统的情报来源。”老人从容镇定的脸上早已是宠辱不惊,“我传送的那些情报,协助美军在太平洋对日军进行了精准打击,抗战胜利后就被美军授予银星勋章。”同样震惊到无言的还有外面的萧廷锴,他下意识看了一眼神经监控设备,每一项生理指标依旧显示为没有波澜的直线,这足以证明,如果老人不是一个极其善于编造谎言的间谍,那就是一个令人肃然起敬的传奇。萧廷锴一时间也无法分辨,因为第八局所有同事正严阵以待,通过老人话语中透露的线索从不同渠道全力核实,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得到任何关于老人的记载,这情景就像一个根本不存在的幽灵坐在你面前,又真实又不可捉摸。 “你参加过抗日战争,还做出过重大贡献,我能不能理解成,你其实是一位被埋没的英雄。”陈思源的声音有些缓和。 “英雄……”老人的神色中多了一丝惆怅,“我曾经见过太多为了民族存亡而付出生命的人,他们才是真正的英雄。”“曾经?”陈思源眉头皱起。 “对,曾经。”老人笑着点头,“从意识形态上区分,我是被你们视为恶魔的敌人。如果重回当年,哪怕有半分机会你们的人也会毫不犹豫将子弹射入我的胸膛,事实上距离我心脏最近的两处枪伤就是你们的人留下的。”“你的讲述的确很精彩,但我也有一万个理由相信你在编造根本不存在的事情,至少你没有可以说服我的证据。”陈思源再次瞟了一眼手表,“当然,我承认你有过人的心理素质,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像你这样。不如我们节约时间,你能不能直截了当告诉我,你来这里的目的和意图。”老人不假思索:“我此次的任务是取回萤火虫核心参数情报。”陈思源笑了:“这个任务为什么必须由你来完成?”“萤火虫的情报太重要,重要到不容有丝毫差池。”老人依然面带微笑,“越是重要的任务越该由最优秀的间谍来完成,军情局找不出比我更适合的人选。”老人的笑容在陈思源眼中变成了嚣张的挑衅,在反谍战线工作这么多年,还是第一次遇到如此强大的对手。 “军情局有几斤几两我心里清楚。”陈思源和军情局明争暗斗了大半辈子,从未输过,“军情局干些小偷小摸的勾当还在行,可想要窃取歼的情报,未免是痴人说梦。你们是太高估自己能力了,还是太低估我们的防卫系统了?”老人的笃定突然让萧廷锴感到一丝担忧,倘若老人说的都是真的,这将会是一起灾难性的泄密事件,后果不堪设想。 联想到一周前破译的密电,老人承认自己就是红鸠,这与电码上传回的情报吻合。潜伏在台湾的同志已经发出示警,由此可见战机参数泄密并非无中生有。 萧廷锴再次看向神经监控设备,依旧是几条直线,说明老人是在陈述事实,越是这样萧廷锴心里越是没底。 “不是窃取。”老人吐了一口烟,“这份情报将会被送出来。”陈思源气势不输:“我倒是很好奇,谁有这么大本事,能将关系国防的绝密情报送出来?”“国民党战败撤离大陆之前,军统秘密部署了一个计划,一批经过严格训练的军统精锐特工被安排潜伏下来。和其他潜伏人员不同,这批人执行的是战略潜伏,被称为‘沉睡者’,在被唤醒的那天到来之前,这批人只做一件事。”“什么事?”“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那还真是难为他们了。”陈思源冷笑,“即便你说的都是真的,那也该是四十年前的事,这批人现在要么离世,要么行将就木,我不明白这个计划的意义何在?”“这批沉睡者会暂时遗忘自己的身份,甚至比一名真正的共产党员还要忠贞坚定。随着时间的推移,正如你所说,他们中有一批会被淘汰,但剩下的那些人却已经渗透到你们很多重要部门,甚至有一些还会身居要职,能轻而易举接触到价值无法估量的重要情报,其中便有战机的核心参数,这就是‘鸢尾花’计划。”老人在缭绕的烟雾中直视陈思源,“我也是这个计划中的人。”萧廷锴倒吸一口凉气,如果老人不是在虚张声势,那么他所说的这些话无疑是一颗炸弹。 陈思源说:“你说的这些,还是没有人能证明,对吧?”“一个能被证明的计划岂不是天大的笑话!”老人身子微微向前倾,目光犀利而狡黠,“你不应该想办法去证明我所说的话的真伪,你该设想一下,万一,哪怕有十万分之一的可能性,这批沉睡者同时被唤醒将会是怎样的局面。”“我更愿意设想你在危言耸听。”陈思源故作不以为然。 “就在一个月前,第一名沉睡者被唤醒。”老人慢慢重新靠回椅背,“根据约定,沉睡者将会在今天下午点,在嘉阳路的电影院与我接头。”萧廷锴看了一眼手表,。 不管怎样,老人会错过接头时间。 “那看来你来错了地方。”陈思源还是一脸不以为然。 “这名沉睡者会拿一份今天的《北京日报》,第三版的国际新闻会放在最上面。到电影院找座位,沉睡者会说,请问这里是排号吗?接头人会回答,不,这里是排号。沉睡者会接着说,那我应该在前排,而接头人会答,和我一起来的人临时有事,旁边的座位是空的。沉睡者在确定暗号无误后,会留下手中的报纸离开。”老人的声音极其平和缓慢,“接头人会在沉睡者留下的报纸中找到一枚数据卡,里面存储有国安局所有的通信密码,这是取回萤火虫情报的第一步,从此军情局便可掌握你们所有的通讯内容。”萧廷锴越听越惊,忍不住想要立刻下令派人赶往电影院。 这时只听老人说:“巧了,你也有一份《北京日报》。”萧廷锴的目光落在陈思源旁边,一份叠的报纸正放在他手旁——《北京日报》第三版的国际新闻——萧廷锴突然记起,陈思源来的时候手里就拿着这份报纸,如此重要的审讯他都没放下。 “对了,这名沉睡者叫陈思源。”老人像是猜透了萧廷锴的疑惑。 “你的确是个很善于编故事的人。”陈思源一边苦笑一边鼓掌,“能信手拈来将看到的东西编进你的故事里,我的同事现在一定会赶往电影院,但他们什么也找不到。”“我刚才告诉过你,作为一名间谍,会质疑所有的可疑,即便只有十万分之一的可能也不会放过,无论我所说是真是伪,你的同事都会对你进行检查,他们会发现……”老人一边说一边从身上取出一张电影票,慢慢推到陈思源面前,“这是我的电影票,排号,而你的同事会在你身上找到一张排号的电影票,还会找到储存有国安局通信密码的数据卡。你从进来就在看表,因为你担心错过这次接头,你必须在点之前赶到电影院。事实上你什么都没有错过,我就是和你接头的那个人。你一直问我能证明什么,我证明不了自己的身份,可我能证明你的身份。”嘟、嘟、嘟……神经监控设备响起提示音,一直平滑的指针开始没有规律地大幅跳动,直线变成杂乱无章的波纹,各项生理指标在急剧升高。 示警音来自陈思源的监控,他的体温、脉搏、瞳孔以及神经末梢的各项指数都超过了常规值。几十年的反谍经验让萧廷锴很清楚这意味着什么,只是他不敢相信看到的一切,这毕竟是与自己并肩作战多年的同志和前辈。 警卫将陈思源带出审讯室,还没等萧廷锴开口,就见陈思源浑身抽搐,几秒后便倒地毙命。经过检查,陈思源牙齿中有氰化物胶囊。从他身上搜出来的电影票和数据卡在萧廷锴眼前异常醒目。 突如其来的变故让所有人不知所措。萧廷锴努力让自己冷静,一个资深间谍来指认自己的同伙,这背后隐藏的东西怕是深不可测。 萧廷锴摸了摸下巴,调整好情绪走进审讯室,同样也点燃一支烟,一言不发地注视着对面的老人。两人沉默良久。 “变节?投诚?你想从我们这里换取什么?如果你提供的情报有价值,我们会尽全力满足,当然,前提是不会违反我们的原则和底线。”还是萧廷锴先打破沉默。 “你不用质疑我的信仰,我和你一样对自己的信仰无比忠贞坚定,甚至可以为之付出生命。”老人收敛脸上的笑意,深邃的目光中透出坚毅。 萧廷锴示意他说下去。 “四十年前我有一个没有完成的任务。”老人取下手表推到萧廷锴面前,“我一生执行过无数次任务,都能出色完美地完成,但那些任务都没有这个重要。你可以认为是我不想留有遗憾,或者是我想兑现承诺,小时后,我将离开这里去完成我这一生最后一次任务。”萧廷锴斩钉截铁道:“我不知道你有什么遗憾,有对谁的承诺,但我很清楚,小时后你不可能离开这里,你暂时哪儿都去不了。”“一个能让我四十年都未完成的任务,不会轻松简单,我一个人无法完成,我需要有人协助。”“谁将协助你?”老人盯着萧廷锴的眼睛:“你。”萧廷锴一脸平静:“给我个理由,一个让我可以去协助敌人的理由。”“我可以先给你讲一个故事,如果你有兴趣听的话。”“我当然有兴趣,不过我不认为一个故事能改变什么。”“你可以听完之后再决定。”萧廷锴神色凝重:“希望是一个精彩的故事。”“年月日……”老人点燃第二支烟,声音和他讲述的故事一样沧桑久远,“我受国民党军统高层秘密指派,奉命打入上海地下党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