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义感 清华大学出版社 9787302597759

配送至
$ $ USD 美元

商品编号: 6140947 类别: 图书 法律 法律实务
开本:32开
纸张:胶版纸
包装:精装
是否套装:否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302597759
所属分类:图书>法律>法律实务>司法实务
新华书店正版,关注店铺成为会员可享店铺专属优惠,团购客户请咨询在线客服!

编辑推荐
刘哲作品,法治启蒙的另一种可能

商品详情

目 录
第一章 观感
正义的观感
人性司法观是检察工作的努力方向
应废除前科制度的“株连”效应
为什么要羁押?
为什么有人会让家人酒后挪车?
危险驾驶与伪证
“顶包”问题及其治理
危险驾驶不敢轻缓化处理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危险驾驶增加的宏观原因和趋势
司法的理想主义
我们的正义感到底是什么?
第二章 思维
当我们谴责醉驾的时候,我们在谴责什么?第一章 观感
正义的观感
人性司法观是检察工作的努力方向
应废除前科制度的“株连”效应
为什么要羁押?
为什么有人会让家人酒后挪车?
危险驾驶与伪证
“顶包”问题及其治理
危险驾驶不敢轻缓化处理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危险驾驶增加的宏观原因和趋势
司法的理想主义
我们的正义感到底是什么?
第二章 思维
当我们谴责醉驾的时候,我们在谴责什么?
重刑主义的思维模式
司法解释的“法典化”是不是好事?
精神茧房与媒介选择
为什么说证据问题是难以讨论的?
执法方便与区别对待
办理与审理
司法错误与司法责任
辩护人与辩护律师的区别
想当然已不能解决实践问题
第三章 程序
正当防卫前移至侦查环节的程序建构
司法管辖权为什么要以审判为中心?
二审检察机关是否可以提讯?
不采纳量刑建议,就不是认罪认罚了?
部分罪名没有犯罪事实,部分证据不足,应作存疑不起诉还是法定不起诉?
规则本地化与“判例法”
认罪认罚的结构与前途
二审抗诉案件是否应该开庭审理?
第四章 机制
司法官要学会拒绝
阅卷实质化与出庭实质化
为什么不起诉书和抗诉书不署名?
知识产权保护的检察作为
为什么说阅卷并不能与办案划等号?
入额考试资格化与员额递补机制
检察官与助理的搭配问题
意志品质与职业成长
案例与库
法科生可以成为法律帮助的新生力量
办案是看不会的
后记

显示全部信息

作者简介
刘哲 北京市人民检察院首批入额检察官 曾办理山西溃坝案 设计并组织研发刑事公诉出庭能力培养平台 著有《检察再出发》《你办的不是案子,而是别人的人生》《法治无禁区》《司法观》《法律职业的选择》《司法的长期主义》《司法的趋势》《认罪认罚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