钳工加工工艺及应用 作者 黄虹 张涛 黄鹰航 主编 国防工业出版社 正版保证 9787118072105

配送至
$ $ USD 美元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包装:平装-胶订
是否套装:否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118072105
所属分类:图书>工业技术>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全国三仓发货,物流便捷,下单秒杀,欢迎选购!

编辑推荐
钳工加工是一种伸缩性很强的工作,对场地要求有时严谨,有时宽松。可随工件加工、制造所需条件适时进行调整。钳工加工的机动性、灵活性非常强。有些使用机械加工不了的工件,必须用钳工。在单件或小批量生产加工时采用钳工加工,不但比机械加工效果好、效率高,成本也低。所以作为一名钳工,不仅要掌握好传统的钳工工艺技术和加工技巧,还要进一步学习和探讨现代化的钳工工艺方法。为了使读者提高基础理论水平和钳工的操作技能,黄虹等编著了《钳工加工工艺及应用》。本书介绍了钳工常用设备;常用量具;划线等基本知识。并通过实例、实图、操作要点、技术窍门以及工作经验实例等,详细地讲解了钳工加工工艺及加工方法。

商品详情

书名钳工加工工艺及应用

作者作者黄虹张涛黄鹰航 主编
出版社:国防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

字数
页码
版次
装帧:平装
开本开
商品重量:

目 录
绪论章 钳工常用设备 钳工桌、台虎钳和分度头 钳工桌 台虎钳 分度头 台式床 台式床的结构特点 台式床的操作 台式床的使用维护注意事项 立式床 立式床的结构组成及传动原理 立式床的使用操作要领 立式床的维护保养注意事项 摇臂床 摇臂的结构组成 摇臂床的操作要领 剪板机、砂轮机和带锯机 剪板机 砂轮机 带锯机第章 常用量具 长度单位及换算 常用量具 游标尺 使用游标卡尺的注意事项 千分尺 角度尺 百分表 标准量具 量具的保养第章 划线 概述 划线的作用 划线的名称 划线前的准备工作 划线步骤和基准的确定 划线步骤 划线基准的选择及类型 样冲冲眼的方法及目的 样冲冲眼的方法 打样冲眼的目的 找正和借料 找正及校正方法 借料及常用方法 划线用具及使用保养 划线量具 划线工具 划线实例图解 天圆地方展开图实例平面划法 箱体划线实例立体划线第章 锯削 概述 手锯的种类及构造 锯条的规格与锯路 锯条的正确使用 锯条的安装和选择 手锯的握法和起锯 站姿、装夹和锯削方式 站立姿式 工件的装夹 锯削的方式 影响切削力的主要因素 安全注意事项 锯条损坏原因 安全操作注意事项 锯削实例 棒料的锯削 板料及薄板的锯削 管料及薄管的锯削 深度的锯削第章 錾削 概述 淬火与回火 锤子 握锤和挥锤 握锤的方法 挥锤和锤击 錾削的站姿与錾削方法 站姿 平面錾削 薄板錾削 安全保护与錾削废品分析 安全保护 錾削废品分析第章 锉削 概述 锉刀 锉刀的种类 锉刀的选用 安全技术与文明生产 正确使用锉刀与锉刀的保养 锉刀柄装拆 正确掌握锉削方法 夹持与锉削 锉刀的正确握法 锉削姿势 平面锉削及检查方法 平面锉削和锉纹的清理 平面锉削和垂直度的检查 鸭嘴锤的锉削方法与步骤 鸭嘴锤的锉削方法 锤孔的锉削方法 倒棱角和倒圆弧的锉削方法 外球面的锉削方法第章 孔、扩孔、锪孔和铰孔 孔 孔机具 孔中常使用的头 麻花的辅助平面和切削部分 孔的方法 标准群 冷却润滑 孔时废品产生原因和防止方法 扩孔 锪孔和铰孔 铰孔 铰刀的种类及特点 铰削用量 铰削操作要点第章 攻丝和套丝 攻螺纹基础知识 攻螺纹刀具及辅具 攻螺纹工艺 攻螺纹的操作要点及丝锥的修磨方法 套螺纹的刀具及辅具 套螺纹工艺 攻螺纹、套螺纹时的废品分析和工具损坏的原因第章 精整工艺具 刮削 刮削概述 显点和刮削精度的检验 刮削工具 平面刮削方法 曲面刮削方法 刮削面的缺陷分析和安全技术 研磨 研磨概念 研磨工具和研磨剂 研磨工艺 研磨质量和研磨缺陷的分析 矫正和弯形 矫正 弯形 矫正和弯形的废品分析 铆接及黏结 铆接 黏结章 装配基础知识 装配工艺概述 装配的概念 装配工艺过程 装配的组织形式 装配工艺规程 装配时零件的清理和清洗 零件的清理 零件的清洗 工艺装备的组装及检查 固定连接的装配 螺纹连接的装配 键连接的装配 销连接的装配 过盈连接的装配 管道连接的装配 简单工艺装配与调试 带传动机构的装配 链传动机构的装配 齿轮传动机构的装配 蜗杆传动机构的装配 车床进给箱的装配与调试 进给箱组件清洗和检查 进给箱的装配 进给箱安装与调试章 常用金属材料的基本知识 钢铁材料 碳素钢 合金钢 铸铁 有色金属及其合金 铜及其合金 铝 滑动轴承合金 常用钢铁材料火花鉴别知识 火花的基本知识 几种常用钢火花的鉴别章 冷冲模具及模具的特种加工 冷冲模的结构种类及应用 冷冲压加工及冷冲压模具的应用 冷冲模零部件的选用 冷冲模的基本类型及结构 冷冲模模具维护 冷冲模零件常用材料及热处理工艺要求 模具的特种加工 电火花的加工原理、特点及应用 电火花线切割的加工原理、特点及应用 超声波的加工原理、特点及应用 低熔点合金在模具装配上的应用参考文献
显示全部信息

作者简介
)挺刮法 将刮刀柄放在小腹右下侧肌肉处,双手握住刀身(左手在前,右手在后,左手四指自然弯曲握住刀身,手掌外缘处的肌肉压在刀身上面,距刀刃约左右处,右手拇指正压与刀身平面上方,其余四指自然弯曲并握住刀身,右手握的位置,当右小臂弯曲时,刮刀柄与肘基本平齐),刮削时,双手下压刮刀(右手主要任务是掌握刮削方向,刮削时,右手应向后有力,使刀柄牢靠的顶在小腹右下侧肌肉处,同时腰臀部和腿部发力还能控制刮刀的摆动。因此右手在向下压力就小些),右肩下沉,左肩抬起,右小臂至于刀身的上方并基本与刀身平面平行。左、右腿自然弯曲,用右腿部和臀部的爆发力(注意左腿略微摆动,不可与右腿有同样的摆动幅度),使刮刀对准研点向前推挤,在推动后的瞬间,右手引导刮刀方向,左手立即将刮刀提起,这样刮刀便在刮削面上刮去一片金属,完成挺刮动作。 有时会遇到正反两面都要刮削的工件,工件安放后又不允许翻身(例如车床导轨的下滑面),在这种情况下可将刮刀柄抵在右腿膝盖上部,刮削时左手四指向上按住刮刀,使刀刃顶住刮削面,拇指压着导轨面,右手握住刀身向上提起,利用腿力向前推动,推动一次,在刮削面上刮去一片金属。为了看清研点,可在刮削处的下面放一镜子,利用镜子照研点进行刮削。 手刮法中的推、压和提起的动作,都依靠两手臂的力量来完成,手臂容易疲劳。尤其是工件误差大,重复刮削次数较多时,就需有较大、持久的挺刮才能完成。 以上两种方法各有利弊,刮削中,可根据自己的体力和刮削面的大、小、高、低以及刮削面误差情况灵活采用。 刮削步骤 )粗刮 如在工件表面还留有较深的加工刀痕,工件表面严重生锈,或刮削余量较多(以上)的情况下,都需要粗刮。粗刮的目的:是用粗刮刀在刮削面上均匀铲去一层较厚的金属,使其很快去除刀痕、锈斑或过多的余量。因此刮削时可采用连续推铲的方法,刮削刀迹连成长片。整个刮削面上要均匀刮,不能出现中间高、边缘低的现象,同时,每刮一遍时,需方向刮削,刮第二遍时要交叉刮削,以消除原方向的刀迹。如果刮削面有平行度等要求时,应先测量以下,根据测量的情况,进行不同量的刮削,这样可加快刮削速度。当粗刮到每×方块内有个~个研点,粗刮即告结束。 ……
显示全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