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市传奇人物北大演讲录 9787301133255

配送至
$ $ USD 美元

《中国股市传奇人物北大演讲录》作者谢百三,平民金融家杨百万、价值投资大师林园、市场资深人士陈钢、“中国股神”林园、技术分析专家倪勇、基本分析大师X先生、成功散户石开、后起之秀陈小明、著名律师严义明、他们先后来到北大和复旦为中国最优秀的大学师生介绍自己的投资理念和经验、研究方法和战略思路.这里既有洞察全局、入木三分的理论思考,又有在证券市场里摸爬滚打的实际案例。《中国股市传奇人物北大演讲录》还增加了谢百三教授的最新报告,如《毛泽东军事思想与中国证券市场》、《人民币升值及对房地产与股市的影响:兼谈从紧货币政策对资产价格的影响》等。其中还包括对巴菲特和索罗斯思想的研究及对中国投资者的指导。这些精彩讲座常常爆满,北大、复旦最大的阶梯教室被挤得水泄不通,他们演讲的笔记在同学中广为传阅,北京、上海等地的电视台、报纸、网站都进行过相关的报道。
编辑推荐
著名经济学家、金融专家、复旦大学博士生导师谢百三教授在2007年主持了“北大复旦,金融市场超成功人士讲座”,邀请了股市里的传奇人物赴北京大学和复旦大学演讲,《中国股市传奇人物北大演讲录》即是这次高含金量演讲的精彩辑录。
作者简介
谢百三教授,是复旦大学金融与资本市场中心主任、复旦大学管理学院财务金融系教授、复旦大学产业经济学金融产业与证券投资博士点博士生导师。 谢百三教授曾在证券之星网举办的“2007中国股市趋势大师排行榜”中,被全国投资者评为综合得分第一名。曾被新浪网评为国内对证券市场最有前瞻性的经济学家之一,长期从事中国当代经济政策和金融市场理论与实务研究,著作《中国当代经济政策及其理论》(1989、2001、2008)多次获奖,并由德国艾伯特基金会赞助出版了英文版。在金融市场研究方面,代表作包括:《中国市场上的国债、股票、基金和美元》(1995)、《十年一个亿》(2001)、《金融市场学》(2003)等。
目录
前言第一讲 毛泽东军事思想与中国的证券市场谢百三 一、分清战争的性质,决定是否要投身于商战股海 二、股权分置改革赢得全国人民信任与参与 三、敌强我弱时,认清形势,坚持游击战、运动战 四、紧紧抓住主要矛盾,倾全力攻克战略要点 五、在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 六、坚持十大军事原则,机动灵活地运用在股市之中第二讲 股市里首先要选的公司应该是一个赚钱机器林园 一、我计划用30年复制100个林园 二、投资股市的本质,就是投资中国最赚钱的企业 三、投资第一重要的事情就是赚钱的确定性 四、投资一个公司前,最少要跟踪三年 五、股市里首先要选的公司应该是一个赚钱机器 六、选股的三个技巧 七、我的经济利益是第一位的 八、现在买58倍市盈率的茅台,三年股价至少涨三倍 九、借鸡生蛋买招商银行 十、对优质、稀缺的资源股,我的策略就是不断地买进 十一、算企业的三年利润账,就把利润与收益锁死了第三讲 中国股市风雨兼程一路疾行谢百三第四讲 继续演绎成功散户的真实神话石开第五讲 熊市是杯苦丁茶——股市下跌期生存发展的心得体会谢百三第七讲 全球视野下的中国经济钱伟第八讲 平民金融家年的传奇经历杨百万第九讲 我是怎样在两年半内从万元变成万元的陈小明第十讲 精益求精的技术分析是炒股的法宝倪勇第十一讲 从一千四到一点四亿X先生第十二讲 人民币升值及对房地产与股市的影响——兼谈从紧货币政策对资产价格的影响谢百三第十三讲 绿色的认购证掀起中国第一场金融狂飙应健中第十四讲 惊心动魄的中国证券市场维权运动严义明附录 附录一 沃伦·巴菲特的金融投资思想与管理实践研究(节选) 附录二 索罗斯的投资实践、投资思想及其对中国的启示(节选)
序言
这是股市传奇人物在北京大学第二次讲座原汁原味的记录稿。《中国股市传奇人物北大演讲录》是2001年全国经济类畅销书第二名《十年一个亿》的续本。 当年的这些金融界传奇人物受邀于近期第二次聚集在北京大学,在中国股市新一轮高潮中,做了一场场轰动燕园、震撼师生心灵的报告,于是就有了你面前的这本书。 笔者曾经在北京大学经济系攻读硕士研究生,后来又在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工作,因此,对这中国大陆唯有的三所亚洲级大学有很深的感情。 作为交流学者,我曾受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厉以宁院长之邀,为金融系四年级及七个MBA班上课。后来,我又受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毅夫、李玲教授邀请,为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经济学双学位同学上课。两次受邀来北京大学讲课都开设了“金融市场学”这门课。北京大学以及外校(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来选课的同学对此也报以十二分的热情,每堂课都场面热烈,人满为患。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开设的这门双学位课,给校內外同学共个听课名额,结果被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校同学一抢而空,每次在上课前几个小时,另外的100个座位也被抢占一空。同学们坐在地上、窗台上、讲台边,有的一站就是两三个小时。正如同学所言:听这些课与讲座本身就是一种享受,一种身处“淘金岁月”(golden rush)的理性享受和兴奋感觉。 讲座期间,恰逢中国股市在股权分置改革与人民币升值的双重推动下往上涨,人们如饥似渴地学习金融知识与投资理念;恰逢中国经济正处在高速成长期,面对着这些中国成绩最好、最优秀、最聪慧的同学(他们中的很多人将来一定是中国政界、经济界、金融界、企业界的领袖与栋梁之材),我觉得如果不备好课,不搞好教学,就愧对母校,愧对自己学习工作过的这三大名校,愧对祖国。为了改变一些高校部分优秀同学“只想出国不爱国,科教兴国兴美国——人才外流”的局面,加之也是上好本课程的需要,我决定再次邀请全国最高水平的金融证券界传奇人物来北大开讲座。还邀请这些传奇人物于同一学期在复旦大学开系列讲座。 我们照例又请到了“改革20年20个人”中的上海股市排头兵杨怀定(杨百万)先生;请到了价值投资高手、坚持以研究上市公司为特色的极成功人士林园(本人对他的报告反复学习,百看不厌,收获颇多);请到了对宏观经济与中国股市有深刻研究与思考的资深人士陈钢先生;请到了一身正气、极有思想深度、自费为受害的中小散户伸张正义的严义明律师(被美国《商业周刊》评为亚洲之星);请到了具有战略眼光、对宏观全局有深刻洞察力的钱伟;请到了在上海投资者中广受尊重、对技术分析尤其是波浪理论精益求精的倪勇博士……他们又一次来到未名湖畔和曦园讲学。他们的报告有的讲宏观,有的讲微观,有的讲基本分析,有的讲技术分析,受到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校同学的热烈欢迎和高度赞扬。 此外,笔者也见缝插针地作了两个讲座:《人民币升值及对房地产与股市的影响——兼谈从紧货币政策对资产价格的影响》及《中国股市风雨兼程一路疾行》,试图从宏观上为同学们作一些分析,引导大家继续探索。这两个讲座对中国股市和房市的内在特点和中长期趋势做了比较深刻的剖析,可以说读过这两文,就对中国股市、房市何以出现种种奇特现象豁然开朗了,它们是含金量较高的两场报告。 此外,考虑到中国股市制度性、系统性风险较大,加之股市正面临着“大非小非”和战略投资者股票大量上市的局面,股市下跌的情况经常会发生,故本书增加了《熊市是杯苦丁茶——股市下跌期生存发展的心得体会》。文章总结了笔者向投资大师们学习如何在熊市里生存发展的经验。可以说如果没有这些经验(理念和纪律),我们早就在证券市场上巨亏,或完全被消灭了。希望此文在下跌市场中对投资者有所启迪。 遗憾的是,有几位传奇投资者,如石开始终未能有机会来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开讲座。石开与全国广大普通投资者的情况最接近。石开从1999年的4.8万元做起,几经坎坷,在大熊市里一年竟从4.8万做到24万,也从默默无闻变为名闻天下;之后,经过两年徘徊,他又从名人变成普通人,又回到几千万普通投资者中,而投资则取得了非常骄人的业绩。他近日写出的文章,实实在在地记录了他的经验教训,文如其人,水平很高。而作为笔者带教的硕士研究生陈小明(仅26岁),也早已从资产3万元,历经仅仅两年牛如醉如痴的研究、努力、搏击,达到了87万元,上了一个又一个台阶。他们是淘金大潮中的弄潮儿! X先生、应健中老师都是笔者十多年的挚友,他们水平极高,理念极深刻,但由于太忙,这次未能来北大、复旦演讲,但仍将他们的讲稿辑录于此。钱伟先生是笔者的同学,他多次来北大、复旦开讲座,对证券市场有入木三分之深刻见地。但由于种种原因,他未能发表最新讲座,故特以《全球视野下的中国经济》代之。这一文也分量很重。 《毛泽东军事思想与中国的证券市场》是笔者非常喜欢的一文。多年来笔者非常钦佩和敬仰毛泽东主席,非常敬畏他的哲学和军事思想。他的思想高屋建瓴,用于实践则势如破竹。本书中的X先生、钱伟、杨百万等传奇人物也都非常崇拜、钦佩毛泽东。我深信毛泽东的军事思想对投资者如何在证券市场运作影响极大、启发极大。相信放在本书开篇的此文,会让人们为之震撼、爱不释手。 本书最后还收录了两篇论文,一篇是蔡英明写的《沃伦·巴菲特的金融投资思想与管理实践研究》,另一篇是焦巍巍写的《索罗斯的投资实践、投资思想及其对中国的启示》。虽然市场上关于巴菲特、索罗斯的书刊、文章已林林总总出现了几十本,但笔者深信,本书辑录的这两篇,文字精彩、短小精悍、中心突出、论述清楚。读者如果能看上两遍,熟记于心,一定会对投资大有裨益。 本书中记录的北大、清华、复旦同学对投资大师们的感言。是肺腑之言,这种评价和感激是毫不为过的。也有同学对笔者有所夸奖,我只是做了一个老师应该做的组织工作,但出版社领导和责任编辑一再请求,认为这样才能使读者有亲临其境之感,体会当时的热烈沸腾场面,因此不得已也放了几条。 2005年5月9日股权分置改革及2005年7月21日起人民币升值及中国经济强劲增长引发的新一轮股市高潮,还在向纵深演进;当然,它今后一定也会发生大的震荡,甚至发生阶段性大跌……因此还有无数的喜悦、快乐,还有很多的辛酸、痛苦在等待着我们。我们要充分享受牛市的幸福,又要力免出现日本、韩国、台湾地区泡沫经济破灭后的灾难。 怎么办呢?还是那句老话:“学习,学习,再学习!” 让《中国股市传奇人物北大演讲录》成为新入市者的启蒙书;让传奇人士的警世醒语,成为你投资理财再上一层楼的座右铭、金钥匙。 谢百三 2008年1月28日初稿于北京大学 2008年3月8日定稿于复旦大学
文摘
今天我们请到了中国当今股市备受人们关注,也颇有争议,无论在祖国的南方还是北方大名鼎鼎的一位投资者,他的名字叫林园。他的传奇经历很简单,但又很震撼人心。 一直以来,有些市场人士对林园的事迹有怀疑,我也有疑惑。2007年1月初,我在一个报告会前第一次见到他,他说:“谢老师,其实没有牛熊市之分,我做那么多年股票,从来没有赔过一次钱。”我当时第一感觉是他在胡说,太狂妄了,世上哪有做股票不赔钱的人。但报告听了一半,我对他开始尊敬起来,他确实与众不同,竟然用贵州茅台股作抵押借了一笔钱,去买的招商银行可转债。这就达到了信用(放大)交易的目的,而且由于可转债是可以由上市公司还本付息的,而本利肯定在以上,这样的信用交易就完全没风险了,而只会大赢。现在招商银行已从他买进时的多涨到了,这笔投资又翻了7倍。而这个机会,是人人都有的,我们怎么没有想到呢?我开始逐渐地相信他了。 1989年深发展面值是,股市大跌,深发展也跌破了面值,林园用480多元买了5股。现在他已成功了。 林园老师年纪不大,他是从一个很清贫的,和我们在座同学差不多的境地起步,经过这十多年的努力,现在已成为中国证券界的传奇人物。今年1月底我和他一起在广州开讲座的时候,股市跌得很厉害,从3000点跌到2451点。我们两个都是坚定不移地看好后市,我看的是大势,他看的是个股。他在会上又说,对于他来说,没有熊市和牛市之分,他买的股票在牛市好,在熊市也好。他非常注重对上市公司的调研,做事情很踏实,有很多经验值得我们学习。 我不是老师,今天在北大、清华同学面前,我会把近20年自己的投资故事和投资体会讲一下,希望带给大家一些启发。 我首先介绍一下自己。1989年我们全家人给我凑了进入股市,刚开始以多元钱买了5股深发展。1990年年初我就赚到了第一桶金12万。当时我是国家的公职人员,1992年应该已赚到1000万了,我就辞了职,然后一直在股市上专职投资。这么多年,从中长期投资结果看,我没有一次赔钱,都是赚钱的。 20年来,每次投资最后都是赚钱的。我对我做的这个事非常热爱,之所以热爱,我觉得最主要的因素可能就是我一直在赚钱。(笑声)别的事我也做过,但是都没有兴趣。 一、我计划用30年复制100个林园 前两天我参加中央电视台组织的一个节目,讨论大学生是否应该炒股。我觉得,在校大学生也应该炒股。投资证券市场,最主要的是时间,我觉得越年轻进入越好。我现在有一个计划,随机性地在全国找100个人,不管他的学历、知识程度,只需要投资。我提出的口号是“10年内他的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上,20年变成有钱人,30年变成亿万富翁”。我要看这随机的100人能不能做到。 过去我办了一个公司,我们公司大概有七八个人,现在他们几个人的自有资产最低的也在七八百万。我的司机现在都有两千万。他们的资产如何积累的呢?都是我发的那点工资。我在西安给他们发的工资,在当地算是高的,每月约。所以我说年轻人,在投资这个行业中,时间一定是最主要的。我们追求复合增长,时间代表了一切,慢慢来,别急。在国外这也是一个规律,为什么说巴菲特52岁时才是两亿美元,因为积累需要时间。特别是在中国,又没有融资的渠道,只能靠我们原始积累,慢慢裂变。2006年我在媒体上说,我今年三个月赚的钱比过去那些年赚得还多。很多人说我吹牛,但是我没有。是因为雪球滚大了,一倍就是过去那么多年的总和。 大家说股市有风险,但是我认为股市没有风险,特别是对大学生来说,风险就是控制死的了。前两天我认识的一位朋友,他到我那里,拿了三万元想投股市,又觉得风险很大。我说这些钱对你有什么风险呢?你只要把你的风险控制死了,你拿钱的总量就三万元控制死了,没有什么风险。对于你们本身有能力赚钱的人,就更没有风险了。 我们公司的那几个员工,我要求他们每个月发了工资以后不准花,全部放进股市。我就是这样一步步地做的,开始的时候把每个月的收入都放进股市。我印象很深,当时刚毕业在深圳:正作,就认识在深圳发展银行工作的一个女秘书。她是重庆女孩,很漂亮。她用每个月发的工资,就唯一买了个洗衣机,然后买饭票,剩下的钱都买了自己公司的股票。这么多年,我一直没有见过她,但是我想她的这个思路是一个发财的思路,她一定发财了。资本的积累是一点一滴形成的。 所以我希望,在座的学生不要考虑股市的风险,你们有能力赚钱,就把钱全部投入到股市里吧。P14-16
ISBN9787301133255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尺寸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