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思考到思考之上(李天命作品集) 7300089046/978730008

配送至
$ $ USD 美元

《从思考到思考之上》(李天命作品集)前导篇即以机智幽默兼坦诚直爽的对话抛砖引玉,然后由主体篇、总览篇依次铺开。思考三式,招简功深;三大盲潮,一一剖驳。李天命博士面对曲解,“不动如山”;面对名关,“开心不变态”:面对生死,“神秘乐观”。 读前“忙、盲、茫”,读后“静、劲、净”。 一达到目标就立刻追逐下一个目标,而不懂得暂停下来慢慢享受,其愚蠢就像辛苦做好了菜肴便立刻倒掉一样。智者善于摄取别人智慧;能摄取天下人的智慧,就已经是大智慧。  追求不需要的东西,是谓贪婪。
编辑推荐
如何思考得确当灵锐?如何生存得愉快而有意义?如何可以面对死亡而不失宁定安然?此乃“思、生、死”三题——人生最根本、最切实、最重大的三个思想性问题。《从思考到思考之上》正是对此三题的奠基探讨。 香港哲学鬼才李天命作品完整版首次完整版首次面市大陆,牟宗三、金庸、倪匡、张五常众名流倾力推荐。他的著作奇少,却畅销不衰。《李天命的思考艺术》出版至今,单在香港就前后印了54次近10万册;《破惘》印了12次;新作《杀闷思维》于2006年7月出版后,四个月印了9个版次,创造了学术书的销售奇迹。
作者简介
李天命,他是美国芝加哥大学的哲学博士,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教授。 他讲授数理逻辑,专精思考方法与天人之学,把高深玄奥的哲理讲得如叙家常,通透易懂。 他幽默机敏,能言善辩,词锋犀利,常使人无处可藏而噤若寒蝉,人们称他为“小李飞刀”。 他剑走偏锋,其哲学思想与正统哲学大异其趣,不屑理会卫道者视之为出轨异端。 他的讲座一票难求,座无虚席,听众每每挤满演讲厅的楼梯过道,不得其门而入者只能望门兴叹。 他惜墨如金,著作奇少,却部部畅销,且历久不衰,屡创番港学术图书再版及销售纪录。 他的读者三教九流,既有社会名人、学者专家,又有贩夫走卒,升斗市民,传说甚至有职业杀手熟读其书。 他是冷锐的思想家,又是温柔的诗人;他的诗“天马脱羁,飞仙游戏”,清丽秀雅,风姿绰约。 他深居简出,不露行迹,谢绝一切不必要的应酬和曝光,专事思考,冷眼观世,透着几许神秘。
目录
序:思考之道与生死之道 注:不堪一读与不屑一顾 按:不劳而读与不劳而获 前导篇 与李天命论尽人生 一、“思、生、死”及其他 二、九一妙心及其他 思方解思结 一、语意暖昧 二、理性探讨 三、迷昧崇拜 主体篇 思考三式VS三大盲潮 引言 第Ⅰ部:思考三基式 一、厘清式 二、辨理式 三、开拓式 小结:招简功深 第Ⅱ部:当世三盲潮 一、第一盲潮:极端相对主义 二、赋能进路 第二盲潮:滥人权主义——思考三式VS三大盲潮(2) 一、走火人魔反歧视 二、关于女性主义 三、浪漫插曲 四、关于平等主义 五、结语:从思方到和谐 至高无上终极一谛——思考三式VS三大盲潮(3) 一、从思考逻辑到社科是非 二、首要一步:神秘乐观 三、再进一步:宇宙与上帝 四、最后一步:诸神东与西 这些校长是干什么的?——思考三式VS三大盲潮(4) 一、第三盲潮:伪专管理主义 二、学府春秋:四大颠倒 三、研究研究报告 四、从思想超离到维摩无言 天下大势,宇宙公民 欢迎辞 演讲辞 第Ⅰ部:天下大势 一、多元倾向极端相对主义 二、人权抬头滥人权主义 三、科技兴盛伪专形式主义 四、宗教延续宗教霸权心态  第Ⅱ部:宇宙公民 一、名利之心不可胀 二、情义之心不可缩 答问大会 一、赋能进路,逻温海姆定理及其他 二、白马非马?游戏规则及其他 总览篇 善思考 一、思考法式 二、思维模态 三、思想地图 善死生 一、机器进路 二、淡永自得 三、来去安怡 结束语 跋:《哲道十四阕》 附录 思考之余 明报出版社选辑 李天命的《寒武纪》 不可缺一的两大精神支柱——李天命教授谈思考艺术与诗歌创作 诗人李天命掀引众生思潮 思哲李天命——思考?诗考双向驰行 李天命的寒、武、纪 本书点滴
文摘
插图: 前导篇 与李天命论尽人生 一、“思、生、死”及其他 香港中文大学新亚餐厅外的草地上,李天命先生与一群学生围坐着,谈兴正浓。形式与气氛,倒有点像苏格拉底的symposium。 李:这是理工大学的“木独”,这是香港大学的Jacky,这是科技大学的Ronald,这是中文大学的阿飞、阿燕……怎么样,大家都认识了吧?我感觉到今年你们这班学生(包括来自其他各大学的旁听者)甚有潜质,可以和你们多谈一些,所以课后大家聚在一起谈谈天,就当做非正式的tutorial吧。你们有什么问题,不管是课内还是课外的,都可以提出来讨论。 (A)不动如山  学生:我认为跟人相处,包容很重要。我自觉在很多方面都可以学习做到包容,但一旦被冤枉,便感到不能忍受,立刻就要爆发了,我应该怎样做呢? 李:我是你的话,我不会理对方说什么。 学生:如何可以不理呢?比如当你受到不合理的抨击时,你怎样面对?有人说“学生跟李天命学语理分析会变得骄傲自大”,又说你“手执逻辑的尚方宝剑,逢佛杀佛,不可一世”,还说你“以宗主自居,摆出霸主姿态,向天下公告自己是绝顶高手”,你听见这些话,也不生气吗? 李:这全看你的眼界。假如你的眼界够高的话,你就不会动气。打个比方,当你和朋友谈话时,他身边有个三四岁的小朋友,乱插嘴说你不对,你不会觉得很气愤的,对吗?那就是因为你的眼界比那小孩高。同一道理,即使对方是个大人,只要你心中的目标、价值观都超越他的话,无论他说什么,你都不必理会,无须让他“碰”到你。 你刚才提到关于我的那些情况,我是完全没有感觉的,而且不需要有任何勉强自己的地方,自自然然便可以无动于衷。以后当你碰到人家误解或造谣抨击的时候,想一想,只要你的人生境界够高,很多问题都可以不再是问题的。 学生:那么这种眼界是如何得来的?你是何时开始有这种眼界的呢? 李:在某些人这是培养的,在某些人这是天生的,我想我是属于后者。我从不理会什么潮流。人家时兴什么,我都不理。文艺腔一点说,这叫做忠于自己。这不是主观,不是自己认为“2大于3”那种盲目自信,而是我确定了自己喜欢的是真有价值的,那就不必理会人家怎样看了。 (B)诗与懒散 学生:李先生,有些人认为你喜欢嬉戏,好听一点说是潇洒,难听一点说就是不太认真。从某些人的角度看,你是个学问家。被称做学问家的人,自然应该做研究,但有些人认为你做得不够多,你怎么看? 李:我想我还不至于落到那种“学问家”的层次吧。我根本不会把那种学问看成我的目标。我不是说学问没有价值,但在我心目中这世界上有很多东西的价值都比那种“学问家”的工作高得多。 学生:那么你是如何自况的呢?人们称你为思想家、诗人,你自己如何定位呢? 李:我不认为诗或其他类型的文学是一种有非常大作用的东西。对于人类精神的方向,影响最大的是哲学思想、科学知识和宗教信仰…… 学生:但诗中也可以有思想的呀。 李:即使我的思想出现在诗中,也不是纯粹就思想而写诗。纯粹就思想而写的诗根本不是纯粹艺术。诗是艺术的一种(原属最受尊崇的艺术),但影响力不那么大。我最大的兴趣始终是在思想方面。 学生:你是何时开始写诗的? 李:从小就开始——但不是从小便开始。 学生:为什么选择写诗? 李:艺术之中我最喜欢音乐和文学,但我一向比较懒散,写诗刚好可以用最精简的文字表达我要表达的东西。假如我写小说,会花太多的时间,这不适合我的性格。我希望只花最少的时间,而且一个字也不浪费。心里这样想,就自然选择了诗这种最适合自己的文学形式了。 学生:我也相信思想不一定可以完全用诗表达出来,所以著书还是免不了,但感觉上你写的书远比你知道的少得多。 李:事实如此。嗯……(有点尴尬)我是比较懒散。比方说我有十件东西,我也只会拿一件出来,我觉得暂时够用了,就不会急于把其他的都拿出来,这主要还是懒散的缘故。
ISBN7300089046/978730008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作者李天命
尺寸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