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宽容 753604884X

配送至
$ $ USD 美元

商品编号: 647932 类别: 图书 哲学与宗教 哲学 综合
在《论宽容》中,作者概括了对卡拉事件的看法,阐述了他自己的宽容思想。《论宽容》中不仅批评天主教的狂热分子,而且批判宗教狂热。作者明白指出,这部著作中的原则同样适用于新教徒,他们也应该遵行理性和良心。
编辑推荐
《论宽容》是作者在为卡拉一家申冤报仇而四处活动的同时写成的,描述了让·卡拉斯事件及作者为卡拉斯辩护,为宽容辩护而顽强斗争的英勇事迹。
作者简介
作者:(法)伏尔泰 译者:蔡鸿滨 伏尔泰(Voltaire,1694-1778),法国启蒙思想家、作家。原名弗兰苏阿·马利·阿鲁埃。十八世纪法国启蒙运动的旗手,自由思想和自由主义的倡导者,被誉为“思想之王”、“法兰西最优秀酌诗人”。文学作品有史诗《亨利亚德》、《奧尔良少女》,悲剧《欧第伯》、喜剧《放荡的儿子》,哲理小说《老实人》等;重要历史著作有《路易十四时代》、《论各民族的风俗与精神》等;哲学代表作有《哲学通信》、《哲学辞典》、《形而上学论》、《牛顿哲学原理》等。其中《哲学通信》曾遭禁售,被誉为“投向旧制度的第一颗炸弹”。
目录
译本序/蔡鸿滨 第一章 让·卡拉斯身亡始末简述 第二章 处死让·卡拉斯的后果 第三章 16世纪的宗教改革思想 第四章 宽容是否有害,哪些民族容许宽容 第五章 怎样能使宽容为人所接受 第六章 偏执是否天赋权利和人权 第七章 希腊人是否经历过偏执 第八章 罗马人是否宽容 第九章 殉教者 第十章 不确实的传说和迫害的危害性 第十一章 偏执的流弊 第十二章 在犹太教内偏执是否属于神权,是否始终不容许宽容 第十三章 犹太人极其宽容 第十四章 耶稣基督是否曾教人不宽容 第十五章 反对不宽容的种种表示 第十六章 垂死者与健康人之间的对话 第十七章 1714年5月6日,一位享职俸教士致耶稣会会士勒泰利埃的信 第十八章 不宽容属于人权的仅有实例 第十九章 记一场在中国进行的争论 第二十章 让民众抱有迷信思想是否有益 第二十一章 美德胜于学识 第二十二章 论普遍的宽容 第二十三章 祷告上帝 第二十四章 后记 第二十五章 后记续及结束语 增补篇
序言
译本序蔡鸿滨 巴黎的名人公墓先贤祠里,伏尔泰和卢梭的墓遥遥相对。伏尔泰的墓前有一尊18世纪法国著名肖像雕刻家乌东制作的立像,虽然没有像卢梭露在墓外的手臂擎着的火炬,象征着他的思想将继续产生影响,但伏尔泰作为法国启蒙运动公认的领袖和导师,他的地位、声望和影响无疑都是卓荦冠群的。憎恨他和景仰他的人都有极突出的反映:国王路易十五把伏尔泰的启蒙思想视为莫大威胁,曾说:“难道不能让这个人闭嘴吗?”天主教会对他恨之入骨,巴黎大主教甚至不准埋葬他的遗体。直到18世纪末,保皇分子仍把伏尔泰看作是造成大革命的“罪魁祸首”。相反地,1778年初,伏尔泰回到阔别多年的巴黎,首都人民热情地欢迎这位“卡拉斯的保护人”;同年3月30日,法兰西剧院第六次上演他的最后一出悲剧《伊雷娜》,当舞台上摆出戴着桂冠的伏尔泰半身像时,全场观众起立,掌声雷动,热烈欢呼,他成为整个民族的希望的象征。1978年,伏尔泰逝世二百周年,他寄居了二十余年的费尔内镇连续举行两周纪念活动。直到今天,位于巴黎第七区伏尔泰码头大街的伏尔泰故居,
出版社花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