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西藏生死书 7561333641

配送至
$ $ USD 美元

《图解西藏生死书》将为你揭开死亡的神秘面纱,破解轮回与解脱的生命密码。生为何事来?死往何处去?生死的课题自古以来便一直困扰着人类,神秘而悠远。关于生死学的研究在古老的西藏可谓源远流长。这部《西藏生死书》便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死亡旅程的指引地图,堪称生死学研究的巨著。 每个人迟早需要面对死亡。《图解西藏生死书》深入讨论了我们如何认识生命的意义,如保接受死亡,以及如何帮助临终者和亡者及地(她)们忧心守护在旁的家属们。通过上师或协助诵读的方式使临终者宁静地走完生命的最后一刻,最后安然度过肉体崩解的恐怖境相。 通过《图解西藏生死书》我们所要达到的最佳状态是让亡者或临终者因为得到了提示而得以见到明光,超越生死轮回,把握死亡所提供的永恒契机,进入涅槃解脱的圆满境相。
编辑推荐
《图解西藏生死书》:我们每个人面临自我或亲人死亡时的解脱之书。 死后我们的意识将往何处去?亲友的大限就在眼前,除了悲痛我们还能做些什么? 死后七七四十九天中阴旅程的行动指南 200幅精美手绘插画、150张简化图表,为您重新演绎。一千二百年前的藏传佛教生死学经典巨著。为您详细解构死后中阴世界的玄机与奥秘。 《图解西藏生死书》的原则与特点: 《图解西藏生死书》量大难度:准确的文字阐释,既要做到忠实原经内容,又要适合当今读者阅读习惯: 《图解西藏生死书》的核心:生动的图解说明,全新的图解方式为您解构抽象难懂的中阴教法。 《图解西藏生死书》所作的人文努力:精美的佛像插画.为您带来具体的形象感知和视觉的审美享受。《图解西藏生死书》思想告诉你:死亡并不意味着一切的结束,死亡应该被视为一个脱离生死与轮回的契机。这部古老的经典巨著《西藏生死书》将指导我们通过读诵和聆听的方式来了悟生死的本质.洞悉中阴世界的幻相与机遇.最终实现圆满而自在的解脱。 《图解西藏生死书》最值得推荐之处:将复杂的四十九天中阴历程简化为实用的“亡灵自助游”。 这是一本亡夏的“自助游”。 “生为何事来?死往何处去?”生死的课题自古以来便一直困扰着人类。关于生死学的研究在古老的西藏可谓源远流长。这部《西藏生死书》便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死亡旅程的指引地图,堪称生死学研究的巨著。 这是一本契合时代需要的临终关怀指南。 每个人迟早需要面对死亡。《图解西藏生死书》深入讨论了我们如何认识生命的真义,如何接受死亡,以及如何帮助临终者和亡者及他(她)们忧心守护在旁的家属们。通过上师或协助者诵读的方式使临终者宁静地走完生命的最后一刻,最后安然度过肉体崩解的恐怖境相。 这是一册通往解脱之道的实用秘籍。 通过《图解西藏生死书》我们所要达到的最佳状态是让亡者或临终者因为得到了提示而得以见到明光,超越生死轮回,把握死亡所提供的永恒契机,进入涅槃解脱的圆满境相。
作者简介
北京紫图图书公司:译有《圣母玛丽亚的故事》、《观音菩萨的故事》等。
目录
序: “生死”命题的另类解读 如何阅读本书 死亡历程的指引地图 Patr 1 打开解脱之门:你必须了解的 关于死亡的心灵指导教法:西藏生死书 这部经的渊源:莲花生大师与西藏掘藏师 这本书所能带给你的:从容面对死亡 生命的奇观:中阴与中阴的类型 生前、临终、死后:密宗的解脱之道 解脱后的成佛之地:净土 中阴世界的主角:意识 生命中的杂质与中阴世界的最大影响力:业力 中阴身的遭遇:光、色、声 死亡路上的神 :寂静尊、寂忿尊、忿怒尊 Part 2 死亡的那一刻:临终中阴 临终者家人和诵经者必知:《中阴闻教救度大法》的诵读方法与步骤 临终者死前那一刻的第一法文:“皈敬文” 生命结束时:四大分解 解脱的良机:第一明光的出现 获得解脱必经的秘密通道:生命之风 将意识引向净土的最殊胜法门:破瓦法 “昏迷状态”怎能看到明光:临终者的三种意识 领悟明光的密技之一:大手印 领悟明光的密技之二:空性与心灵的合二为一 领悟第一明光失败后: 意识脱离身体进入“净幻身”状态 解脱的第二次良机: 领悟第二明光 领悟第二明光的关键:母子实相的相遇 领悟心念本性的时刻: 红白明点在心轮相遇 觉悟死亡的最佳方法:禅定 临终中阴:即身成佛的最佳机会 Part 3 内在的光芒与晦暗:法性中阴 真的死了:开始了七七四十九天的死后历程 进入法性中阴前读诵者要做的: 对亡灵的重要提示 生命元素再一次显现:五蕴与四大的显现 法性中阴的幻相:陆续显现的诸神祗 第一天的幻相:与大日如来佛父佛母的相遇 第二天的幻相:金刚萨阿如来佛父佛母相遇 第三天的幻相:与宝生如来佛父佛母相遇 第四天的幻相:与阿弥陀佛父佛母相遇 第五天的幻相:与不空成就佛父佛母相遇 第六天的幻相:寂静诸尊的显现 第七天的幻相:诸持明主尊的显现 第八天的幻相:大光荣赫怒迦佛父佛母的显现 第九天的幻相:金刚部赫怒迦佛父佛母的显现 第十天的幻相:宝部赫怒迦佛父佛母的显现 第十一天的幻相:莲花部赫怒迦佛父佛母的显现 第十二天的幻相:业部赫怒迦佛父佛母的显现 第十三天的幻相:遇见忿怒诸女神 第十四天的幻相:遇见四位守门女神与二十八位瑜伽女 最后阶段的总结:影响中阴处境关键是生前修行 Part 4 选择,轮回与解脱:投胎中阴 进入充满痛苦与折磨的投胎中阴前: 对重新具备感官知觉亡灵的三个重要叮嘱 超常的本领:神通 投胎中阴的考验:七种险境幻相 大审判开始了:善恶的冥界审判 如何面对审判:一切都是空性 面对贪欲与嗔恨念头的态度:心存喜悦与善念 轮回六道业力的诱惑: 前生身形的微弱,来生身形的明显 如何抵制六道诱惑和避免投胎转世:关闭胎门 如果无法阻止投胎轮回:教导亡灵慎选胎门 进入轮回的世界:六道景象 不停的逃亡:索命鬼卒催逼入胎 对付索命鬼卒:五种必胜法门 最后的选择:转识前往清净佛土 真的要投胎了:审慎选择胎门 入畜生道时怎样转生人道: 逆转情势的最后法宝 总结一:根器差别的六种解脱层次 总结二:聆听是获得解脱的关键 总结三:给亡灵家属和读诵者的最后嘱托 Part 5 附录 《中有闻教得度密法》原文
序言
“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个问题。”这句经典的台词出自英国大戏剧家莎士比亚著名的悲剧((哈姆莱特》,同时也为世人留下了一个永叵的“哈姆莱特式命题”。关于生与死的命题,古今中外无数先哲圣贤都做过见仁见智的探讨,而其中对中国人思想影响最为深远的,莫过于儒、释、道三家。 儒家讲究“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其生死观中所重视的是生前,而非死后。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儒家主张人的生命虽然有限,但是却可以通过道德学问的修养使精神达到永存和不朽。只要人在活着的时候尽自己的最大努力为社会服务,那么当他离开人世的时候也可以安详自在、无愧无悔了。道家的生死观讲究的是“生死气化,顺应自然”。他们将生和死都视为一种自然现象。老子认为,如果人不太重视自己的生命,反而可以较好地保存自己的生命。庄子认为生、老、死都是自然而然的,死不过是安息,生死无非是气之聚与散。无论是儒家的重生轻死思想,还是道家的轻生轻死主张,都教导人们要不畏死亡、藐视死亡。尤其是儒家的生死观直接孕育了国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民族气节,千百年来其进步意义不可低估。 不畏死亡是好的,然而儒道两家的生死观又未免过于忽视死亡了。不了解生死的本质,不在生时认真思考死亡的意义,这实际上也是对死的不负责任。从这一点来看,佛教的生死观似乎更胜二筹。佛教讲究“明心见性”、“见性成佛”,认为人世是充满各种苦难的苦海,人们因为“无明”的缘故而在苦海之中备受折磨。其实佛性是人人皆有的,这种佛性便是每个人的本心。
文摘
插图: 中阴在藏文中念为Bard,它是指一个过程的“完成”和另一个过程的“开始”之间的过渡或间隔。中阴的这种间隔可以是时间的,可以是空间的,也可以是意识的。打个比方,我们耳熟能详的“黎明前的黑暗”这句话中的“黑暗”就是中阴状态,也就是说,日出前后之间的这段时间就可以算是一种时间概念上的中阴;再比如两栋建筑物之间的距离,即是空间中阴。还有我们内心瞬间可以产生一个接一个的意识,此起彼伏的意识与意识之间有极短的间隙,这个间隙也许只有十分之一秒的短暂,但它同样也是一种中阴。其实,任何一个状态到另一个状态之间的间隔都是中阴,而人类意识的经验便是由无数的间隔所构成。由此可见,生命就是由无数个中阴所组成。 六种中阴的类型 人的一生从出生开始到生命结束,进而转世投胎,一共会经历六种型式的中阴。即生处中阴,清醒的意识境界;梦境中阴,梦中的意识境界;禅定中阴,出神的意识境界;临终中阴,将死的意识境界;法性中阴,悟实的意识境界;投胎中阴,再生的意识境界。前三种是生命中的意识境界,后三种是在死亡与转生之间的意识境界。本书所要讨论的是中阴的后三种意识境界。这三种中阴境界决定了生命的升沉轮回。若是“得度”,便可轮入善道或是高一层次的道趣,否则就将轮入恶道或者更低一层次的道趣。亡灵在这三种中阴境界中将历时七七四十九天。 (1)生处中阴: 人活在世时的一切意识境界,人在这一段拥有的是清楚的意识,也包含人一生从生到死的所有的善业与恶业。因此又称为清醒的意识境界。 (2)梦里中阴: 它是指晚上睡着到早上醒来的这段时间所有的意识活动,它包含梦中的潜意识的活动,所以也称梦中的意识境界。
ISBN7561333641
出版社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达赫
尺寸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