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忆录:1848年法国革命》是一本关于1848年法国二月革命的回忆录,《回忆录:1848年法国革命》作者以当事人、曾任第二共和国外交部长的身分回忆法国1848年二月革命后一系列重大事件,并对当时一些重要的政界人士发表评论,对其间许多人物(比如路易·菲力浦、路易·拿破仑、阿道夫·梯也尔、路易·勃朗等)的评述十分尖锐,用语几近刻薄。可能由于这个原因,该书在作者死后34年(1893年)才首次出版。
编辑推荐
《回忆录:1848年法国革命》为后人研究1848年革命史增添了一份珍贵的史料;同时书中也体现了托克维尔对政治和社会问题的敏锐目光和真知灼见,为后人研究托克威尔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素材。
作者简介
作者:(法)阿列克西·德·托克维尔
阿列克西·德·托克维尔( Alexis de Tocqueville,1805-1859),法国历史学家、社会学家。主要代表作有《论美国的民主》第一卷(1835)、《论美国的民主》第二卷(1840年)、《旧制度与大革命》(1856年)。
出身贵族世家,经历过五个“朝代”(法兰西第一帝国、波旁复辟王朝、七月王朝、法兰西第二共和国、法兰西第二帝国)。前期热心于政治,1838年出任众议院议员,1848年二月革命后参与制订第二共和国宪法,1849年一度出任外交部长。
1851年路易·波拿巴建立第二帝国,托克维尔对政治日益失望,从政治舞台上逐渐淡出,并逐渐认识到自己“擅长思想胜于行动”。
目录
中文版导言(刘文立)/1
序言“记忆之描绘仅为我自己”(克洛德·勒富尔)/12
第一部分/43
第一章《回忆录》的缘起和特点——1848年革命之前那一段时期的
概貌——这场革命的预兆/45
第二章宴会运动——政府安全——反对派领袖的忧虑——对大臣
们的指控/57
第三章2月22日骚乱——23日会议——新内阁——杜弗尔先生和
博蒙先生的感触/66
第四章2月24日——大臣们的抵抗方案——国民自卫军——贝多
将军/73
第五章议会会议——奥尔良公爵夫人——临时政府/81
第二部分/95
第一章2月24日事件起因之我见以及我对事件将产生的后果的
思考/97
第二章2月24日的第二天及此后的巴黎。新革命的社会主义特征/l04
第三章旧议员在作决定时态度犹豫不决——我对欲做之事的思考
以及我的决定/112
第四章我在芒什省的候选人资格——该省面貌——普选/120
第五章制宪议会第一次会议——该议会面貌/129
第六章我和拉马丁的关系——后者的踌躇/138
第七章1848年5月15日/144
第八章协和广场盛会以及六月起义的酝酿/155
第九章六月起义/163
第十章六月起义(续编)/181
第十一章制宪委员会/192
第三部分/209
第一章返回法国——内阁的组建/211
第二章内阁的面貌-—至6月13日暴动企图之后内阁初期的行为/220
第三章国内统治——内阁内部的争吵——内阁面对多数派及总统的
难处/234
第四章外交事务/248
附录/277
第一章古斯塔夫·德·博蒙眼中的2月24日/279
第二章与巴罗的谈话(1850年10月10日)——巴罗眼中
的2月24日/283
第三章1848年2月24日的印迹——杜弗尔先生及其朋友为阻止
二月革命所做的努力——梯也尔先生的责任,他使得这些
努力无济于事/286
第四章对1848年6月至1849年6月之问的《回忆录》撰写提纲
(1851年4月)——对约从六月事件起至我的内阁生活止
这一部分的注解/289
第五章对《回忆录》待写部分的几段笔记(1851年4月回国路上)/294
第六章1851年5月15日我与共和国总统的谈话(我从意大利归来
后第一次见他)/300
第七章宪法的修正——1851年6月21日我约贝利耶在家交谈。我
们俩都是修正委员会成员/303
第八章罗马事件(立法议会1849年10月18日,会议报告)关于对
罗马远征特别追加贷款之拨付的相关法案的辩论/306
托克维尔年表/322
译名对照表/324
文摘
书摘
“十八年来第一次,”我说,“你们试图对人民讲话,以期在中产阶级
之外寻求支持。倘若你们无法鼓动人民,我觉得这个结果可能性最大,你们
在统治者和中产阶级——他们中的大多数是支持统治者的——眼中,将变得
比现在更加可憎可恶,这样一来,你们反倒使你们希望推翻的政府变得更加
稳固;倘若相反,即人民被你们鼓动起来了,那么你们无法比我更能预见这
种风潮会把你们引向何方。”
随着宴会运动的继续,出乎我意料的是,后一个假设变得最可能实现。
领导这场运动的人自己开始感到某种不安,的确,一种难以名状的不安掠过
他们的内心,但却无法印在脑子里。博蒙,当时是他们的骨干之一,我从他
那儿获知宴会运动在国内制造的风潮不但超过了其始作俑者的期望,甚至超
出了他们的要求,于是他们不但不想再扩大而是想方设法去平息这场运动。
在两院会议后,他们已有意让宴会不但从巴黎销声匿迹,而且在全国各地均
不再举行。他们之所以这样做,其实是千方百计想从他们误入的歧途中走出
来。宴会运动最终是结束了,尽管这当然是他们不愿意看到的最后结果。此
前,他们或出于被迫,或出于冲动,尤其是为了挽回面子,都参与其中。政
府方面用激将法推动反对派采取这种危险的做法,以为这样会导致它的失败
。反对派为了不表现退却,硬撑起这一局面,两翼互相鼓动,互相刺激,于
是相互推搡着走向共同的深渊。深渊已近在咫尺,他们却视而不见依然亦步
亦趋[4]。
我记得,二月革命爆发前两天,我碰巧在土耳其大使家的盛大舞会上遇
见迪韦吉耶·德·奥哈纳[5]。我对他怀有敬意和友情,尽管党派思想所可
能有的缺点,他几乎都有,但他在缺点之中至少还加入某种存在于真正的激
情之中的无私和真诚,在我们这个人们除了狂热追求私利之外几乎没有其他
激情的时代里,这是两种罕见的优点;我们的关系允许我亲热地对他说:“
鼓起勇气,我亲爱的朋友,您在玩着一局危险游戏。”对此他毫无惧色,严
肃地答道:“请相信,一切都将顺利进行,再者,确实应冒些风险。不经受
如此考验就没有自由的政府。”这个回答将这位果断但却思想狭隘的人刻画
得入木三分,他虽狭隘但却才华横溢,以他的才华他对所处环境内一切都看
得既清楚又透彻,但却丝毫没有想到环境是会改变的。他博学,无私,热情
,暴躁,报复心强,属那种博学但又褊狭的人,这种人通过生硬的模仿、靠
对历史模糊的记忆来从政,他们常把自己的思想禁锢在单一的理念之中,在
其中热血沸腾,不辨是非。
P58-59
ISBN | 720805732X |
---|---|
出版社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尺寸 |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