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项楚论敦煌学》主要内容:日前听到《大家论学》第一辑的编造整理已经完竣,很快即将付印问世,使我感到非常高兴。在这套丛书的策划过程中,四川师范大学段渝教授多次垂询我的意见,我也得以从他的讲述在获知这套书的设想,认识到这确实是很有学术意义的好书,值得向广大读者作一推荐。
《大学论学》是在所谓“国学热”日见升温的当口诞生的。这几年,由于参加《中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的工作,必须更多查阅学术界的资料,才发现“国学热”在不长的期间,竟已发展到出人意料的局面。仔细想来,这本来是理所当然的,国学就是中学,亦即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部分。随着中国国势走向振兴,人们自然会增加对传统文化的关注,要求知识、继承和阐扬其中的精华,并将之推向世界。
编辑推荐
《项楚论敦煌学》由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 目录
出版弁言
序
敦煌文学杂考
释亡名与敦煌文学
“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考
关于《地狱变文》
放猿绝句
关于《四兽因缘》
《破魔变文》与释典
《维摩碎金》探索
一
二
三
敦煌变文字义析疑
楧水蓬飞
旨拨
亡空便额、忘空便额
朋博
大照、斩候
游泥
……
令章大师李稍云
《庐山远公话》新校
王梵志诗论
《王梵志诗校辑》匡补
王梵志诗释词
《郭煌歌辞总编》佛教歌辞匡补举例
《老子化胡经·玄歌》考校 文摘
释亡名与敦煌文学
敦煌写卷伯3814号,写有白话五言诗若干首,未署作者姓名,目前学术界公认是王梵志诗。其中有如下一首(亦见伯3724号):
前死未长别,后来亦非久。
新坟影旧冢,相续似鱼(鱼米)(鳞)。
义绫(陵)(秋)节远,会逢几个春。
万劫同今日,一种化微尘。
定知见土里,还待(得)旧时人。
频口(开)积代骨,为坑埋我身。
乍睹此诗,似曾相识。原来在《广弘明集》卷三○下,收录周释亡名创作的宗教诗若干首,其中有一首《五盛阴》:
先去非长别,后来非久亲。
新坟将旧家(冢),相次似鱼鳞。
茂陵谁辨汉,骊山讵识秦。
千年与昨日,一种并成尘。
定知今世土,还是昔时人。
焉能取他骨,复持埋我身。
两相比较,不难发现所谓王梵志诗,乃是释亡名《五盛阴》的改写,只不过更换了个别字句而已。梵志诗第二句“后来亦非久”失韵,亦当依《五盛阴》作“后来非久亲”,“久亲”与上句“长别”正好为对。值得注意的是,在我们发现这首诗作是《五盛阴》的改写之前,竟完全没有感到它和这个诗卷的其他诗作有什么不同。换句话说,它和这个诗卷的其他诗作,在风格上是如此地一致,这一事实,难道还不值得我们在
探讨王梵志诗的渊源时,深长以思吗?
《敦煌变文集》卷四《太子成道经》(伯2999号),记太子四门游观,于西门见一病儿,有诗一首:
拔剑平四海,横戈敌万夫。
一朝床上卧,还要两人扶。
此诗又见《变文集》同卷《八相变》(北京云字24号),个别字眼不同:
拔剑平四海,横戈敌万夫。
一朝床枕上,起卧要人扶。
何以两诗相似如此呢?因为它们有着共同的来源。《广弘明集》卷三。下,还载有释亡名的《五苦诗》五首,其中《病苦》一首云:
拔剑平四海,横戈敌万夫。
一朝床枕上,回转要人扶。
壮色随肌减,呻吟与痛俱。
绮罗虽满目,愁看独向隅。
ISBN | 9787543934108 |
---|---|
出版社 |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作者 | 项楚 |
尺寸 | 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