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者的智慧(跨文化对话平台)(L'Intelligence de l'autre) 730114198X/978730114

配送至
$ $ USD 美元

《他者的智慧》第一部分探讨跨文化对话的必要性,着重思考当今文化交锋的各种重要问题,以及各方为了获益或自我保护而采取的策略;并集中探讨跨文化方面的重要关键词,如文化、跨文化、相对主义、普世主义等。第二部分从他者视角考察文化,对应于在异种文化中工作所面临的问题,凸显相关的理解和误解之处;例如在社会宗教与历史基础原则方面,对自然、时间、工作、金钱、平等观、等级制、知识等的态度。第三部分进一步探讨跨文化对话中至关重要的元素。如语言、词语的工具化与阐释、笔头与口头的状态等。
编辑推荐
《他者的智慧》一书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探讨跨文化对话的必要性,着重思考当今文化交锋的各种重要问题,以及各方为了获益或自我保护而采取的策略;第二部分从他者视角考察文化,对应于在异种文化中工作所面临的问题,凸显相关的理解和误解之处;第三部分进一步探讨跨文化对话中至关重要的元素。
作者简介
米歇尔·苏盖,法国著名社会活动家,现任巴黎治理与研究学院院长。生于法国巴黎,毕业于法国巴黎行政学院,先是在埃塞俄比亚山区从事培训工作,接着在法国科技交流研究小组研究第三世界的科技发展状况,随后出任联合国巴西办事处国际官员,1990一20H06年主管梅耶人类进步基金会出版工作,具有丰富的跨文化研究理论及实践绎验。
目录
引言 跨文化意识 第一部分 统一性、多样性、全球化:跨文化的必要性 第一章 从文化到跨文化,世纪转折之必然 第一节 文化:说什么 第二节 文化:做什么 第三节 永恒变化的各种文化 第四节 从文化到跨文化 第五节 面对多样性时态度的多样性 第二章 文化与全球化:解“统一性/多样性”方程式的策略 第一节 统一型策略 第二节 保护型策略 第三节 另一种策略 第四节 对话型策略 第五节 管理多元文化的国家策略 第二部分 考察他者的文化:认识不同的参照系 第三章 与历史、宗教的关系:传统与现代之间的组合 第一节 传统与现代性:互相无视、互相补充或是互相争斗的世界? 第二节 传统中集体的力量:“我”与“我们” 第三节 历史资本的问题与跨文化关系中的“历史债务” 第四节 宗教与灵修的影响 第四章 与自然的关系:宇宙进化论、世界观和面对环境的态度 第一节 宇宙进化论、世界观与不同的态度:控制vs共生 第二节 面对环境问题的威胁,关于人与自然间关系的概念 第五章 与时间的关系 第一节 过去、现在、未来 第二节 线性时间、周期性时间 第三节 时间使用方式:时间补贴方式与时间协调问题的差异 第六章 与工作、金钱的关系 第一节 与行动、行动结果、观念进展和成功的关系 第二节 与工作中不确定性的关系 第三节 与金钱、财富、贫穷的关系 第七章 与平等及等级制度的关系——人际关系、权力与知识的问题 第一节 关于平等概念 第二节 关于权威和等级 第三节 工作、私生活和个人“气泡” 第四节 与年龄、性别的关系 第五节 感恩问题:向谁汇报? 第六节 与荣誉及威望的关系 第七节 知识的平等与不平等:权力的跨文化赌注 第三部分 词语的玄机,语言的问题 第八章 词汇和语言的玄机:言与不言,理解与误解 第一节 词语和表现:可译与不可译 第二节 语言,在词汇之上:语言的建筑学,思想的建筑学? 第三节 可以在他者的语言中思考吗?应该说他者的话语吗? 第四节 语境与言语 第五节 只是说话时说话吗?非语言交流 第六节 在不同文化中文字与口语价值相同吗? 第九章 跨文化语境下国际政治话语中的三个术语:“民主”、“公民社会”和“公民性” 第一节 民主:在翻译时被假定为普世的概念,或是为了方便而保持模糊 第二节 不同文化中“公民社会”的概念:介于不理解与工具化之间 第三节 现代公民的神话 结论 做人、做事 接触另一种文化时的50个问题 参考书目点评与资料库 参考书目点评 第一节 关于文化、跨文化的普通概念与数据 第二节 从事跨文化与跨文化交流工作的跨国职业 第三节 按地理位置区分 资料库与杂志
文摘
第一章 从文化到跨文化,世纪转折之必然 20世纪中叶,两位美国人类学家,阿尔弗雷德?克罗伯(Alfred Kroeber)和克莱德?克拉克洪(Clyde Kluckhohn),总结并发表了他们所找到的“文化”一词的所有定义,至少有164种。我们完全可以想象得出,在那之后,这一数字又增加了多少! 由于我们在论述跨文化问题之前不能不提及“文化”一词,而且不能仅仅局限于某一单一的定义,所以我们将会先来简略地回顾一下几个主要派别,看一下“关于文化人们是怎么说的”,然后再探讨“关于文化人们是怎么做的”——在我看来,后者才是最重要的。 第一节 文化:说什么 在现有的关于“文化”的定义中,有上百个都与“遗产、家产、智力”概念相关,比如,西方国家从古希腊罗马以来积累了大量文化遗产,并在这一基础上形成各自的身份定位。一个世纪又一个世纪过去了,欧洲越来越看重个人的“教养”,霍布斯在《利维坦》一书中告诉我们,有教养的人拥有一种特权、一种文化,这一文化不是别的,正是思想的训练与提炼(the training and refinement ofmind)。 在其他定义中,“文化”被用来指代一些“后天获得的习惯”,因此,这种定位有些类似于“文明”的概念。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1871年对文化所下的定义,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具有权威性:“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人作为社会成员而获得的任何其他能力与习惯。
ISBN730114198X/978730114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尺寸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