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书是张新颖老师专门为广大中学生读者撰写的,关于为何读书,如何读书,读书的乐趣何在等一系列问题的著作。作者腹笥宽阔,庄谐并备,文字张驰有致,娓娓道来,令青少年读者感到平易亲切,同时又深获启迪。配有插图20幅,由上海延安中学高中学生孙正夷(现已毕业)手绘,构思新异,笔触轻灵,从中可见当代中学生的青春风华和奇思妙想。
编辑推荐
———为何读书?如何读书?读书的乐趣何在?按照作者的观点,当一个人抛弃企图心和目的性、放下功利意识、进入纯粹阅读的时候,才能快意地享受到读书的乐趣。当然,这并不是说要放弃个人的追求和目标,而是说,即使你有强烈的追求欲望,在读书的过程中,也应该怀着一颗平常心,充分吸收和享受读书给人带来的多方面多层次的丰富益处,而不只是要那一点点只跟目标有直接关联的东西,这样,说不定更可能接近和到达目的地。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读书本身变成了快乐的事,而不只是在经过漫长而痛苦的读书过程达到目的之后,人才快乐。
媒体推荐
书评
本书是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知名青年评论家张新颖老师应《上海中学生报》编辑之约,专门为广大中学生读者撰写的,关于如何读书、读书的乐趣何在等一系列问题的文章集。作者庄谐并备,娓娓道来,令青少年读者倍感亲切。
作者简介
张新颖:男,1967年出生于山东招远,文学博士,现任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理事,著名文学评论家。
目录
一“给我狭窄的心/一个大的宇宙”
二朝向自我
三不放弃人类特有的神圣权利
四不读书的种种理由
五很困难,所以很快乐
六书中的恒星
七“不懂”的召唤
八起死回生的一骂
九亲密与美妙
十普通读者
十一工具书不是工具书
十二“世界上有那么多我不要看的书”
十三书的侦探
十四重读
十五像这样的一篇读书笔记
十六网络时代的笨拙精神
十七读书的历史和网络时代的挑战
十八鲁迅在知用中学的演讲
十九十二种声音
二十阅读者从书中抬起眼来
后记
文摘
插图
ISBN | 7563344748 |
---|---|
出版社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作者 | 张新颖著 |
尺寸 | 32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