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彼得的椅子》讲述自从妈妈生了小妹妹,爸爸把彼得过去用过的东西都全部漆成了粉红色,彼得觉得被冷落了,他非常难过,于是他决定带着自己的小椅子离家出走。当他想坐进小椅子时,发现自己已经长大,坐不进去了,于是他想通了,带着小椅子,高高兴兴地回家,跟爸妈和妹妹团圆了。跟着爸爸一起把小椅子漆成粉红色。
编辑推荐
从《彼得的椅子》中,小朋友可以学到分享的道理,同时《彼得的椅子》也描绘出当家中又有小宝宝即将诞生时,对原有的小孩心理的冲击,爸爸妈妈千万不可以忽略这一点。
媒体推荐
白的黄的粉红的 (梅子涵 )
彼得很小,是个小孩。他有多小,我们不知道,写书的人没有告诉我们。艾兹拉不是小孩,是个大人了。他有多大,我们不知道,书上也没有写。艾兹拉是谁呢?就是写这本书的人。以后也可以做个规定,写书的人,要写上自己的年纪,这样看了,会更加吃惊,会越发佩服:那么年轻,却写出了这样的曲折、这样的壮观、这样的丰富、这样的深刻;那么大的年龄,却写出这样的天真、这样的浅趣、这样的轻快、这样的一尘不染。
现在的这位叫艾兹拉的大人,又写出了一个这样天真的小孩。
彼得是天真,是可爱,我们根本不要把彼得心里想的那些,彼得拿起他的蓝椅子离家出走,看成是一个孩子身上的缺点。这些都不是什么缺点,而只是一个天真的孩子的心情,是一个干干净净的孩子心里的干干净净的想法。是啊,那本来是他的摇篮,怎么被漆成粉红色了呢?高脚椅也是他的,爸爸也在把它漆成粉红。他的东西都变成妹妹的,那么他还有什么呢?
彼得这么小,他的想法也就是这么小。他虽然不想把自己的蓝颜色漆成粉红,可是他觉得蓝椅子属于他的这个简单的想法其实也干干净净。不是干干净净的吗?
读这样的故事,读这样的故事里的孩子,我们总看见了“欣赏”,看得见书中没有出现的那个写书人的温柔、喜爱的眼睛。他们温柔、喜爱地看着孩子,欣赏着童年,所以他们能写得出这样的可爱,他们画出的孩子的眼睛里全是干干净净的幼稚,而没有一点点歪斜。你看看彼得的眼睛,那里面是没有歪斜的,那目光里的是幼稚,是天真,是他的最真实最合乎逻辑的看法。你再看看那个椭圆相框里的光屁股的小孩,他应该正是光屁股时的彼得。他看着现在的彼得,心里在想:“你怎么和我一样?”是的,一个孩子不会一下子就长大的,一下子就长大那生命显得多没趣!很长的时间,他们仍旧像光着屁股时一样。长大是慢慢的。
长大不是改正天真、改正幼稚。
长大就是忽然地知道应该那样做了。
长大不可以催促。
仍旧像光着屁股一样也不需要数落。
你看看彼得的爸爸和妈妈!
他们真懂得童年。所以他们满面笑容,一句多余的话也不说。
可是彼得自己会说。彼得说:“爸爸,我们来把小椅子漆成粉红色的,给苏西坐吧。”
什么是长大呢?
也许长大就是突然地这样说了。
这是一本从头到尾明亮、明媚、鲜鲜艳艳的书。白的颜色,黄的颜色,粉红的颜色……
孩子生命的颜色,孩子慢慢长大的颜色,很大很大的原因来自成年人心里的颜色。你是大惊小怪、满怀狐疑、自以为是的,那么就休想明亮、明媚、鲜鲜艳艳。那么就哇哇地哭吧,大声地喊吧,结果你的满头黑发全部提前深刻地变成了白发。
谢绝这样的深刻吧。
我们还是宁可笑嘻嘻的好。
作者简介
作者:(美国)艾兹拉·杰克·季兹 译者:孙晴峰
文摘
插图:
彼得把手臂尽量往上伸,好了,高高的积木房子搭好了。
“啪啪!”房子倒啦。
“嘘!”妈妈说,“以后你可得小声点玩,别忘了,我们家里有个小宝宝呢。”
彼得往妹妹苏西的房间里瞧,妈妈正在摇篮旁边,忙东忙西的。
“那是我的摇篮啊,”彼得心里想,“他们却把它漆成粉红色的。”
ISBN | 9787533258054 |
---|---|
出版社 | 明天出版社 |
尺寸 |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