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选论(《西方最新语言学理论译介》丛书) 7544416208/978754441

配送至
$ $ USD 美元

商品编号: 761359 类别: 图书 语言文字 语言学 语音学
《优选论》通过具体的实例讲解,全面系统地介绍了OT的基本框架和理论原则。全书的主要特点是脉络清晰,层次分明,内容翔实,材料丰富。在讲解OT的某个方面研研究时,作者通常是首先纪经典理论作对比,然后通过实例分析进行阐述,最后向读者交代OT在这一方面存在着的理论的原则和分析方法,清楚它与经典生成音系学理论之间的异同,并能充分了解到这一理论中的前沿性的问题及其发展趋向。
编辑推荐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优选论》在每一章之后都列出了与该章所探讨的各类问题相关的参考文献并配有相关的练习,这为读者学习掌握OT理论提供了极为便利的条件。
作者简介
马秋武,男,汉,1963年5月生,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学术职务包括:《当代语言学》编委、《南开语言学刊》编委、天津市语言学会理事、中国语言学会会员、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兼职教授、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科学评议组成员、学术带头人。主要研究方向为音系学和外语教学理论及应用。2004年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汉语方言连续变调的优选论分析》,近5年来,在《中国语文》、《当代语言学》、《中国外语》、《外语学刊》等期刊发表论文27篇,出版专著、译著6部。2002年,获得天津市第八界社科优秀成果奖三等奖;2004年,获得天津市语言学会2004年度优秀论文奖一等奖;2005年,获得首届“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优秀论文奖二等奖。 获选新世纪人才计划后拟开展的课题名称为“中国学习者英语语调习得模式的语音学及音系学研究”。
目录
第一章 导言 第二章 音系学论发展回眸 第三章 优选论的基本原则与操作方法 第四章 两类制约条件的交互作用(一) 第五章 两类制约条件的交互作用(二) 第六章 音系不透明现象 第七章 韵律结构 第八章 声调及连续变调 第九章 OT句法 第十章 OT语法的可学性研究 第十一章 语用学与双向优选论 第十二章 优选论的最新发展 参考文献 后记
文摘
第一章 导言 优选论最早是由著名音系学家Alan Prince和认知科学家PaulSmolensky两个人于上个世纪90年代初提出的音系学理论。这一理论的奠基之作《优选论:生成语法中的制约条件交互作用》(OptimalityTheory:Constraint Interaction in Generative Grammar)最先是一篇研讨会论文概要,1993年初完成书稿,但该书的出版却是在十年以后的2004年。优选论诞生后不久便很快风靡语言学界,这一理论奠基之作的1993年电子版在语言学界,特别是音系学界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语言学领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使生成语法理论研究又一次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优选论是生成语法的最新发展,是对经典生成音系学理论的改进、提高和发展。要全面了解OT的基本原则和分析方法,就必须搞清楚它与经典音系学理论之间理论发展上的渊源关系。因此,本书专设一章(第二章)介绍和说明生成音系学理论的发展进程,阐述0r理论产生的理论背景,同时也为一些对音系学理论不甚了解的读者提供必要的背景知识。 经典生成音系学理论是一种以规则为基础的、从底层到表层的串行推导理论。底层的设定,改写规则的表述,规则应用的排序,都是这一理论分析的基础和核心。所有这些均涉及了改写规贝JJ(rewriterule)是如何把底层输入形式一步一步地映射到相应的表层输出形式这一核心问题。0T虽然也遵循生成语法理论分析的明晰化(explicitness)原则,但与以往的经典生成音系学理论却有着本质上的区别:0T摈弃了改写规则,抛弃了串行处理模式(serialism),采用可违反的制约条件(violableconstraint),通过可违反的制约条件的等级排列,一次性为特定的输入形式选择一个“最优的”或“最和谐的”输出形式。OT把音系分析从推导的过程转向了表层体现形式。但应该指出的是,OT不是一种音系表征理论,它是把音系研究的重点从语音交替问题转向了交互性问题。
ISBN7544416208/978754441
出版社上海教育出版社
尺寸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