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跨文化交际学》以主题方式叙述,突出跨文化技巧或技术的方法与知识,亦强调跨文化交际或传播的原则与理论,帮助学习者了解跨文化交际的内涵。书中附有大量范例和个案,让学习者产生亲切感,真正体会跨文化交际或传播的精髓。跨文化交际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这门学科得到了快速发展。
编辑推荐
《跨文化交际学》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作者简介
陈国明,教授为美国肯特州立大学(Kent State University)传播学博士。主修跨文化交际与组织传播学,以及传播研究方法。为美国1987年国际与跨文化交际学杰出博士论文奖得主,目前任教于美国罗得岛大学(Universitv of RhodeIsland)传播学系。除了担任不同专业期刊编辑与编委之外,也是中华传播研究学会(Association for Chinese Communication Studies)创会会长。目前为国际跨文化交际研究学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Studies)执行长。著作颇丰,除了一百余篇论文,已出版了《简明英汉传播学辞典》(2002,五南出版社)、《文化问传播学》(2003,五南出版社)、《中华传播理论与原则》(2004,五南出版社)、《传播学概论》(2005,巨流出版社)、《媒介素养》(2005,五南出版社)、《传播研究方法》(2009,复旦大学出版社)、“Foundations of InterculturalCommunication”(1998,Allyn&Bacon)、“Chinese Conflict Management and Resolution”(2002,Ablex)、“Communication and Global Society”(2000,Peter Lang)、以及“Taking Stock i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Where To Now?”(2005,National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等二十余本中英文著作。 目录
序
自序(2003年版)
第一篇 基础篇
第一章 跨文化交际学一绪论/3
第一节 跨文化交际学的需求/3
科技的发展
经济的全球化
广泛的移民潮
多元文化的发展
邦国概念的模糊化
第二节 跨文化交际学发展简史/6
草创期(1959年之前)/6
基础期(1960—1969)/7
巩固期(1970—1979)/7
开花期(1980一现今)/8
第三节 跨文化交际学的内涵/10
第四节 跨文化交际的伦理依据/13
跨文化交际学的伦理原则/13
跨文化交际学的伦理准则/14
本书结构/15
结论/15
第二章 沟通(交际)与文化/18
第一节 沟通(交际)的本质与模式/18
沟通的定义/18
沟通的特征/19
沟通的要素/21
沟通的模式/23
第二节 文化的本质与特征/24
文化的定义/24
文化的功能/25
文化的特征/26
第三节 跨文化沟通的意义与特征/29
跨文化沟通的特征/30
结论/34
第三章 文化认知/35
第一节 认知的本质与过程/35
认知的定义/36
认知的过程/36
认知的特性/38
第二节 影响认知的因素/39
生理因素(PhysiologicalFactors)/39
社会角色(SocialRoles)/41
自我观念(Self—Concept)/43
第三节 文化与认知的关系/45
饮食(Foods)/45
颜色(Colors)/47
社交问候(SocialGreetings)/48
价值取向(ValueOrienations)/49
宗教信仰(ReligiousBeliefs)/49
其他影DrY/49
第四节 刻板印象/50
刻板印象(Stereotype)/50
刻板印象与信仰/51
刻板印象与事实的扭曲/52
刻板印象的多样性/53
第五节 偏见/55
态度(Attitude)/55
偏见(Prejudice)/55
偏见的多样性/56
第六节 媒体与认知的发展/58
结论/59
第四章 文化价值与沟通/60
第一节 文化价值的本质/60
世界观(WorldView)/60
文化价值(CulturalValues)/61
文化价值的种类/62
文化价值的比较/63
第二节 文化价值与沟通/65
价值观与符号行为/65
沟通行为受制于价值观/71
第三节 文化价值取向/72
第四节 文化价值取向的模式/73
Kluckhohn&Strodbeck模式/74
Condon&Yousef模式/75
Hall模式/79
Hofstede模式/79
Schwartz模式/81
第五节 文化价值取向模式的应用与局限性/82
文化价值取向模式的应用/82
文化价值取向模式的局限性/83
结论/84
第二篇 脉络篇
第五章 语言与文化/89
第一节 语言的本质与结构/89
语言学(Linguistics)/90
语言的结构/91
第二节 语言的特征/93
符号表征性(Symbolic)/93
规则性(Rute—Governed)/93
意义出自言说者
(MeaningsAreinPeopleNotinWords)/93
变化性(Changeand
ISBN | 9787561768884 |
---|---|
出版社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作者 | 陈国明 |
尺寸 |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