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简介
《大鼻子情圣》讲述了:大鼻子情圣西哈诺既是一位锐不可当的无敌剑客,又是一位不拘一格的天才诗人,连斗剑时都能配合动作吟出漂亮的诗句。不过,恃才傲物的他却也有软弱的一面——那就是占了整张脸孔四分之三的大鼻子,令他自惭形秽而不敢向暗恋已久的表妹示爱。于是他帮助才华并不出众却英俊潇洒的情敌代写情书,促成表妹的姻缘,自己则始终隐身幕后,直到临终才向表妹吐露真情。
该剧以其无懈可击的戏剧效果,睿智诙谐的诗意语言,诚挚无比的浪漫深情,上演后即被誉为“法国人的骄傲与希望”,迄今仍是剧坛上最光彩夺目的珍宝。这个在法国妇孺皆知的人物曾先后八次被搬上银幕,并作为舞台剧改编电影的经典而载入了电影史册。
编辑推荐
《大鼻子情圣》是埃德蒙·罗斯丹编著的,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作者简介
作者:(法国)埃德蒙·罗斯丹 译者:王文融
罗斯丹(1868—1918)Rosmnd Edmond,法国剧作家。诗人。法兰西学院院士。1868年4月1日生于马赛,1918年1 2月2日卒于巴黎。1884年起在文学杂志上发表诗作,一生创作了七部诗剧。最早的《红手套》是出闹剧。三幕喜剧《浪漫情侣》宣扬真正爱情的诗意存在于心中。四幕剧《远方公主》中已见端倪的克己的理想主义与爱的哲学是罗斯丹剧作的基石。1897年演出的《撒马利亚女子》系根据《圣经》故事改编。五幕英雄喜剧《西哈诺·德·贝热拉克》是其代表作,它运用对照的原则,塑造了一个其貌不扬却才华出众的诗人形象,表现了具有强烈的荣誉观和自我牺牲精神的特殊个性。此剧演出的成功标志着浪漫主义的复兴和发展。六幕历史剧《雏鹰》讲述了拿破仑的儿子赖希施泰特公爵的故事。 罗斯丹的剧本充满浪漫主义的艺术魅力,论者认为他是“使浪漫主义重新焕发青春”的剧作家。
目录
前言
第一幕 在勃艮第公馆剧场内演戏
第二幕 诗人们的糕饼店
第三幕 罗克桑娜之吻
第四幕 加斯科涅的贵族子弟兵
第五幕 西哈诺的新闻报告
序言
《大鼻子情圣》的法文原剧名为《西哈诺·德·贝热拉克》,是法国诗人、剧作家埃德蒙·罗斯丹的一出五幕诗剧,1897年12月28日该剧在巴黎圣马丁门剧院首次公演,至今仍然是法国乃至欧美各国最常演出和最受人欢迎的戏剧作品之一。
1868年4月1日埃德蒙·罗斯丹出生于法国南部马赛,生长在一个文艺气息浓厚的商人之家,因为家道殷实,他受到了非常良好的教育。十六岁那年,他到巴黎名校斯坦尼斯拉斯中学就读高中,毕业后遵从父母的意愿攻读法律。他虽登记做了律师,但从未开业,因为他的志趣在于写作,而且很快便展露出这方面的才华。早在上学期间他就在文学杂志上发表诗作,1890年自费出版诗集《闲情》五百册,但只售出三十册,反响平平。同年,罗斯丹与女诗人罗丝蒙·热纳尔结婚。
他的戏剧创作始于1888年的《红手套》,这是一出闹剧,没有引起任何反响。1891年他写的独幕诗剧《两个皮埃尔》也未被法兰西喜剧院接受。但三年过后,他的三幕喜剧《浪漫情侣》在该剧院上演,赢得了热烈的掌声。该剧描写一对青年男女自以为他们的爱情受到双方家长的阻挠,其实他们的父亲是好友,利用儿女的浪漫心理,故意装成死对头,促使他俩成婚。真相揭晓后,两人一度非常失望,后经生活的教训,才领悟到真正的爱情无需人为设计便能产生,并经得起时间的考验,重要的是要有信仰和彼此忠贞不渝。
文摘
第一幕 在勃艮第公馆剧场内演戏
布景
台上是一六四。年的勃艮第公馆剧场大厅。它原是一个室内网球场,后经改建装修成演剧的场所。
大厅呈长方形,从台下看是斜的。一个侧面就是戏中舞台的背景,从右侧前方斜向左侧后方,与舞台形成拐角,台下看到的是舞台偶角的斜面。
舞台两侧幕后摆满了软垫长凳。幕是两幅挂毯合成的,檐幕上方缀着王室的徽章。舞台前面有宽阶梯通向台下。阶梯两旁是小提琴师的座位。台前有一排蜡烛做脚灯。
侧面楼座分上下两层,上层隔成包厢。正厅不设座位,本戏就在此上演。正厅尽里面,即右侧前方,有几张长凳排成阶梯座位。一道楼梯通往上层楼座(台下只看得见楼梯口),楼梯下有个食品柜台,上方点着小吊灯,台上摆着一些插满鲜花的花瓶、水晶玻璃杯、盘子盛的糕点、小
瓶子等。
剧场入口在后面正中央,包厢楼座下。大门半开着,让观众入场。两扇门扉上、食品柜台上方以及多个角落,张贴着红色海报,上写今天的剧目:《克洛丽思》。
幕启时,大厅里光线黯淡,空无一人。几盏吊灯降落在正厅中央的地上,正待点燃。
ISBN | 7020066941/978702006 |
---|---|
出版社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尺寸 | 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