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农本草经校注》的作者尚志钧先生不但对主流本草中保存的陶弘景整理的《本草经》文加以全面的辑复校注。而且对古书所引的陶弘景以前的《本草经》佚文也进行了堪称全面细致的辑校分析。并将50余年的学海探索所得,撰成说理有据、资料详实的源流考,以飨读者。
编辑推荐
《神农本草经校注》由学苑出版社出版。 目录
校注前言
辑校说明
辑校底本、主校本、参校本简称
陶弘景整理《本草经》药物目录考订
《神农本草经》校注目录
《神农本草经》校注卷第一 序录
《神农本草经》校注卷第二 上品药
《神农本草经》校注卷第三 中品药
《神农本草经》校注卷第四 下品药
古书所引《本草经》校注说明
古书所引《本草经》校注
《神农本草经》校注后记
《神农本草经》文献源流考
观其户寂若无人,披其帷其人斯在——记尚志钧先生的本草人生(代跋)
附一 尚志钧著作书稿简目
附二 尚志钧发表文章简目
附三 药物索引 文摘
陶弘景整理《本草经》药物目录考订
内容提要:本文揭示《唐本草》在编纂时,把陶弘景所并条的锡铜镜鼻、文蛤、薤、赤小豆四条分出,使《唐本草》中的《本经》药由365种增加为369种。后又把陶弘景分条的麻子归并到麻蒉条中,又误升麻为别录药,使369减少两种,就成367种。《证类本草》沿袭《唐本草》旧例,其白字《本经》药总数亦是367种。又由于三品位置移动,所以《证类本草》白字《本经》药三品位置皆不符上品120种,中品120种,下品125种的要求。本文以《本经》三品定义,对照《本经》各药条文内容,重新确定各药三品位置,拟定一个《本经》目录。
《神农本草经》(以下简称《本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药物学专著。原书久佚。它的内容,通过《本草经集注》、《唐本草》、《开宝本草》、《嘉裙本草》,保存在《证类本草》中。《证类本草》白字即现存《本经》的经文。明清国内外学者所辑的几种《本经》,其条文皆取之于《证类本草》白字《本经》文。
ISBN | 7507730638/978750773 |
---|---|
出版社 | 学苑出版社 |
尺寸 | 16 |